馮式分類法

馮式分類法

計算機系統分類法的一種,是用最大並行度對計算機體系結構進行分類。

解釋

馮式分類法,即用最大並行度對計算機體系結構進行分類,最大並行度Pm是指計算機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能夠處理的最大二進制位數。

內容

1972年馮澤雲提出用最大並行度來對計算機體系結構進行分類。所謂最大並行度Pm是指計算機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能夠處理的最大的二進制位數。設每一個時鐘周期△ti內能處理的二進制位數為Pi,則T個時鐘周期內平均並行度為Pa=(∑Pi)/T(其中i為1,2,…,T)。平均並行度取決於系統的運行程度,與應用程式無關,所以,系統在周期

T內的平均利用率為μ=Pa/Pm=(∑Pi)/(T*Pm)。
圖中所示為用最大並行度對計算機體系結構進行的分類。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一點表示一個計算機系統,橫坐標表示字寬(N位),即在一個字中同時處理的二進制位數;縱坐標表示位片寬度(M位),即在一個位片中能同時處理的字數,則最大並行度Pm=N*M。由此得出四種不同的計算機結構:
①字串列、位串列(WordSerialandBitSerial,簡稱WSBS)。其中N=1,M=1。
②字並行、位串列(WordParallelandBitSerial,簡稱WPBS)。其中N=1,M>1。
③字串列、位並行(WordSerialandBitParallel,簡稱WSBP)。其中N>1,M=1。
④字並行、位並行(WordParallelandBitParallel,簡稱WPBP)。其中N>1,M>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