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馮安榮(1912~1951),乳名安娃,藝名筱艷秋,山西省新絳縣人。晉南蒲劇界較有聲望的男角正旦演員。“馮派”創始人,在蒲劇界,人們口頭稱之為“安娃師傅的唱法”。 他是瘦高個,身材很好,長臉,眉清目秀,扮相很漂亮。20世紀中葉活躍在山西、陝西以及西北各地蒲劇舞台。
學唱蒲劇露頭角
蒲劇基礎堅實據行樂賢、李恩澤所著《蒲劇簡史》記載,馮安榮出生在山西省新絳縣宋村人。他的父親是皮影戲藝人,馮安榮從小耳濡目染,熱愛藝術,加之生性聰明,很快就學會了皮影戲的各種唱腔、皮影技術操作和打擊樂中的鼓板,為以後的學習蒲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家境較好,曾經入學讀書,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記載不一,《蒲劇簡史》中說是上過高小,朱秀英說是中學畢業。)
馮安榮有皮影戲班正規學習了一年,改投太平縣(今屬襄汾)“牛席娃娃班”學唱蒲劇。因為有皮影戲基礎,又精通鑼鼓經,馮安榮在蒲劇班進步很快,並且形成了板眼紮實的特點。不久,便以小旦青衣兩門抱,在戲班中嶄露頭角,在晉南的戲迷觀眾中,獲得了一定的聲譽。
蒲劇的唱工,講究大小嗓結合,小嗓一般稱為“複音”。馮安榮的“複音”比較差,不太適應當時蒲劇高度跳躍的陡峭唱法。而流行於晉中地區的中路梆子(晉劇)相對好唱一些,馮安榮遂另謀生路,北上晉中,搭中路梆子戲班唱青衣。這一時期,他起了藝名“筱艷秋”,在晉中地區和太原市等地走紅,名噪一時。在演唱中路梆子時,馮安榮不忘蒲劇,一直在鑽研揣摹適合自己的新唱法,實驗成功後,立即返回晉南,搭趙城縣“黑廝班”,重新以蒲劇青衣的面目出現。
唱腔表演特點
抗日戰爭開始後,馮安榮和大部分蒲劇藝人一起,西渡黃河,奔赴西安謀生。在西安,蒲劇藝人和秦腔、豫劇、京劇等劇種藝人廣泛交流,互相學習,並激烈競爭,藝術得到普遍的提高。馮安榮也不例外,這一時期是他的藝術成熟期,他的唱腔特點是高唱淺吟、吐字清晰、聲情並茂、入耳動心。最讓同行和觀眾讚嘆的,是他的唱腔有“交口”,這主要是指節奏感強烈、突出、變化豐富。在西安成名後,馮安榮又遠赴蘭州等地演出,所到之處,均大受歡迎,極負盛名。除唱工外,他的表演也極有特點,與其聲腔相統一,表演動作節奏分明,刻畫人物抒發感情時有深刻細膩等特點。
代表劇目
他的代表劇目有《賀後罵殿》《三擊掌》《祭江》《白玉樓》《三上轎》《明公斷》《玉娥訓子》《金水橋》等。
1949年,正在蘭州演出的馮安榮被故鄉新絳縣人民蒲劇團高薪聘回,擔任主演,並參與導演,演出了新編劇目《巧團圓》《正氣圖》等,在家鄉深受歡迎。
病逝
1951年,年僅39歲的馮安榮正值施展才藝之時,不幸患病逝世,他的唱腔也沒有留下唱片資料。
其妻馮銀娥,是蒲劇早期的女演員,也享有盛名,1952年從西北回省,加入永濟虹光蒲劇團,1986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