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冠雄

馮冠雄,原名光遠,字本培,號谷源,1913年10月9日出生於常德縣(常德市鼎城區)長茅嶺鄉朱家沖村。父名疇九,以教書行醫為生,曾執教於本縣移資中學。母楊氏,生子女8人,冠雄排行第三。冠雄自幼聰穎過人,5歲入馮氏族校啟蒙,國小畢業後,考入桃源縣城中學,因家境貧寒,寄居親戚家走讀,嗣因學費支絀,中途綴學。

簡介

馮冠雄,原名光遠,字本培,號谷源,1913年10月9日出生於常德縣(常德市鼎城區)長茅嶺鄉朱家沖村。父名疇九,以教書行醫為生,曾執教於本縣移資中學。母楊氏,生子女8人,冠雄排行第三。冠雄自幼聰穎過人。

經歷

5歲入馮氏族校啟蒙,國小畢業後,考入桃源縣城中學,因家境貧寒,寄居親戚家走讀,嗣因學費支絀,中途綴學。

1925年馮冠雄考入湖南省立第二職業學校學習。1927年,湖南農民運動高漲,馮冠軍雄棄學回鄉,參加文甲區的農民運動,被選為兒童團長。“馬日事變”後,馮冠雄被誣為“暴徒”,脫險至桃源大和昌布店充當學徒暫避。因與當地駐軍某連長結為好朋友,部隊開撥時,該連長將他帶走,從此,馮冠雄開始了行伍生涯。1928年,馮冠雄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1929年5月畢業後,馮冠雄分配到第十九路軍任連長。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發生,馮冠雄隨第十九路軍參加淞滬會戰。由營長升團長。3月,上海停戰協定生效後,十九路軍被改編赴閩。馮冠雄深感國事艱危,悲憤填膺,自任“援馬抗日團”團長,於是號召部分熱血青年和編餘軍官,一同奔赴東北,支援馬占山將軍抗日。“援馬抗日團”出關曾在山海關合影,馮冠雄揮筆寫下誓言:“一馬占山,二馬占海,山海關前移山倒海!”“消滅倭奴,收復失地,還我河山!”

馮冠雄出關後,直達熱河、綏遠、黑龍江、察哈爾等地組織民眾,成立了東北蒙邊救國軍,在北滿一帶殺敵,屢立奇功,被推為東北蒙邊救國軍總司令。11 月4日,馮冠雄親率騎兵與日軍激戰數小時,日軍潰敗,收復泰來縣。1932年11月29日,他由哈伊托東進王子廟,主攻興安鎮車站,與日軍激戰,日軍畏寒向格根廟潰逃。30日,日軍向興安鎮發射數十枚炮彈,炸毀房屋數十幢,再此占領此鎮。馮冠雄以5000人駐守索倫,自己率部四面包圍敵不支狼狽潰敗,又收復興安鎮。

由於馮冠雄屢戰屢捷,四方義士雲集投奔,隊伍不斷擴大,數日內收復30餘座據點,三次圍攻偽滿都城瀋陽,親手擊落敵機,天津《大公報》曾在頭版連載馮冠雄的戰績和刊登他的英姿。他曾在自己的照片背面題詩一首曰:“手持長劍斬倭奴,誓為民族雪恥仇,英雄虎膽何所懼,救國保疆永千秋。”

南京政府不以國家民族存亡為重,對日實行妥協投降,放棄東北,不支持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反而重兵“圍剿”紅軍,馮冠雄對此極為憤慨。1932年12月18日,馮冠雄向國民黨三中全會遣詞激烈的請戰電文,云:南京三中全會諸委員鈞鑒:東北淪亡,轉瞬載余,而倭寇之侵略有進無已,人民之痛苦日甚一日。溯自事變之初起,舉國沸騰,方期我輩拚死於前,同胞效力於後,不意遠道阻隔,每感彈糧乏絕之苦。冠雄誓師抗日,矢志疆場,一心一德,敢不效忠黨國。一息尚存,此志不渝。惟痛倭寇不除,國亡有待;失地不復,葬身無處。雖此處冰天雪地,衣單食薄,猶能忍飢耐凍,袍澤互勵,與彼周旋也。而倭寇之侵略我國東北各地,本屬有計畫,有組織,有歷史之傳統政策。故我輩崛起。與彼赤手肉搏,本卵石不相敵也。前者,我部克復遼北之突泉、洮安、廣安鎮、東索綸、興安鎮、耶金山各地,相繼占領黑屬泰來、武興、景星等處。三度圍攻瀋陽,一次夾擊義縣,嗣因器少而崩潰,糧盡而不守,以致得而復失也!嗚呼!我數萬同胞,雖能不計一切而犧牲於毒瓦斯、大炮、炸彈之下,然功敗於垂成,良深浩嘆!……泣懇鈞會,一致主張,迅調大兵為我後援,殲彼倭奴,誅彼國賊,救我災黎,收我失地,臨電神馳,不勝迫切待命之至。但當局堅持不抵抗政策,對此毫無反應。此電文在《大公報》發表後,舉國振奮,同仇敵慨。工人、農民、學生紛紛募捐,支援抗日。

1933年,東北察綏多路義軍與方振武、吉鴻昌等抗日部隊聯合成立民眾抗日同盟軍,他率部參加。但國民政府對抗日同盟軍施加壓力,分化瓦解。馮冠雄被迫出走,義軍群龍無首,先後瓦解。1934年5月,馮冠雄回到湖南,何鍵曾留他任職未應允,隨即回常德,擬在常德、桃源、慈利一帶組織武裝再度抗日。他的正義舉動為當局所不容,桃源縣團防局長以設宴為名,將他誘捕關押。10月16日,馮冠雄在常德被殺害,年僅21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