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馮傑三(1901—1973)、秦腔劇作家,戲曲服裝設計家。陝西長安義井村人,自幼家貧,早年畢業於陝西省第一師範學校。後於國民黨陝西省政府秘書室供職,因酷愛秦腔,工余學習戲曲創作。
人物生平
三十年代,經同鄉謝邁遷(兼易俗社文牘主任)舉薦為易俗社編劇。他曾編寫過《投筆從戎》、《木蘭從軍》、《豪曹劍》、《新和氏璧》、《林沖》、《陸文龍》、《金玉奴》、《岳雲》、《草莽英雄》(四集)、《范睢相秦》、《乾元山》等戲。抗日戰爭時期,均由易俗社甲、乙、丙各班排演。他是一位愛國作者,劇目多宣傳愛國思想。《投筆從戎》,演出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寫漢章帝時,單于王入侵,賈忠、汪祥投敵叛國,班超等愛國之士,投筆從戎,打敗單于,斬除賈忠、汪祥;《木蘭從軍》是以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抗擊侵略為題材而編寫的,因而演出常受到觀眾的喝彩。
馮傑三除編劇外,還細心鑽研草木花卉、禽鳥蟲獸以及色彩圖案,從事戲裝、頭盔、髮式的設計與改進。他雖在社外上班,卻常住在易俗社內,他每晚到後台,早晨(上班前)到練功場、中午下午到排戲室,長期深入劇社生活,觀察、體驗,感到許多頭盔笨重、服裝圖案陳舊,應該改進,光憑老一套所謂的五靠五蟒,青披白裙,是不能適應眾多的新編劇目的演出,遂積極試圖改革。他把繡花匠師陳英、程三多、頭盔師張雲鵬都請到社內,共同研究,又常到城隍廟戲裝廠商議,繡制新穎的改良戲裝、頭盔,使易俗社常常有自己製作的服裝、道具、頭盔出現並使用,外地劇社也因之常到易俗社學習。他在花頭、配色上很有見識,喜愛色調均稱的服裝,花頭上厭惡花繁滿裝,他曾設計製造的八塊花團式服裝(即前後兩團,兩袖兩團,前後襟各兩團),清麗、大方,被推廣到全國各地。
馮傑三在易俗社還擔任過訓育主任、督管學生文化和技術進修,並擔任過劇務主任,對青年練功技訓管得很嚴,他說;“演員要把技術練好,你不能上舞台,不表演,光講大道理,那不行,觀眾到劇場是看戲的”。為了輔助青年上進,他破費給學生買書、買練功的刀槍把子、靴子、甩髮(梢子),鼓勵練好功,排好戲,保護好嗓子、演好戲。他還支持學生讀書、繪畫、寫字、養花,他說做一個演員沒有豐富的知識和觀賞能力是不行的;他為了關心一個演員的成長,還重視從品德情操方面給予誘導,甚至對有的青年的婚姻選配、住房環境,也熱心關注。人們稱他為鑿璞成器的良師。
1949年西安解放後,馮傑三長期於西安易俗社工作,1973年病故於西安,終年七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