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七評

馮七評

馮七評,四川蓬溪人,漢族,黨員。現任北大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執行長、江蘇蘇鋼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名譽副主任委員,常委。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馮七評執行長帶領北大國際醫院集團進行管理模式及運營模式創新,引進國外醫療集團管理理念,並積極參與新醫改,在醫院運營模式、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創建了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獨特的運營管理模式,為國內公立醫院改革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北大國際醫院集團依託方正集團和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豐厚資源,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涵蓋醫療及醫藥行業的集團型企業,擁有集醫院管理、醫療信息系統、醫療護理、健康管理及醫療後勤服務為一體的醫療產業集群和集醫藥研發、醫藥製造、醫藥物流、及醫藥銷售平台為一體的醫藥產業集群,是擁有醫療醫藥全產業鏈的控股集團。

馮七評藉助北大國際醫院項目的強大運營體系,創建了醫療產業及醫藥產業的資源整合平台,通過北大國際醫院項目在北京及全國的拓展,為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的醫療產業群及相關醫療服務、產品提供戰略發展基礎,並結合醫藥產業的研發、製造、銷售平台形成緊密合作關係,成功搭建出北大國際醫院集團醫療醫藥全產業鏈格局,為推進中國衛生體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改革實踐經驗。

個人經歷

起止時間 公司名稱 職務
1986.07-1997.08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講師
1997.08- 2002.05 河南心智實業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
河南銀鴿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常務副總裁
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總經理
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 執行總裁
廣東健力寶藥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
2002.05-2003.07 中國高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
2003.08-至今 江蘇蘇鋼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6.09-2008.10 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裁
2008.10 -至今 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 高級副總裁
2007.01-至今 北大國際醫院集團有限公司 執行長

主要貢獻

馮七評 馮七評

2003年進駐蘇州鋼鐵集團,提出“鋼鐵是科技練成的”蘇鋼發展理念,並開創“鋼鐵+滑鼠”的管理模式,使蘇鋼改制2年內盈利能力翻兩番。

2004年-2010年曾發表《鋼鐵是科技煉成的》、《整合資源-打造產學研新型商業模式》、《打造方正集團健康產業旗艦》等多篇鋼鐵企業改制及新醫改實踐文章。

2010年參加中國衛生人才發展論壇,並做了北大國際醫院集團醫改戰略探索專題報告,在醫院運營模式、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為公立醫院改革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2011年出任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名譽副主任委員,常委。通過參與民營醫院改革及經營模式創新,為推動全國民營醫院規範經營、科學管理和健康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2010年出席“方正企業家名校行”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專場,為高校大學生進行“知識、資本雙驅動 打造醫療醫藥產業鏈”專題演講,為在校大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及規劃提供了寶貴社會經驗。

人物觀點

馮七評 馮七評

“鋼鐵+滑鼠”的管理模式

馮七評認為:在冶金行業,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非常重要,管理產生效益在鋼鐵企業里已經十分明顯。作為高新技術行業入主傳統行業,就是要用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營理念來整合傳統行業。因而馮七評在轉制過程中,果斷提出了打造“鋼鐵+滑鼠”的管理模式。

這裡的“滑鼠”不是單純指計算機管理,而是指科技、人才和科學的管理方法。馮七評從一上任,就確立了企業管理的“三不”原則:一是不搞“政治”,就是不允許各自為政、拉幫結派;要求各級幹部每時每刻關注企業的經濟效益;二是不辦社會,按照市場化運作,主輔徹底分離;三是不養閒人,提高勞動生產率。為加快技術創新,馮七評還建立了決策、人才、資金、激勵四種機制,將創新成果與個人利益掛鈎,投入與收益掛鈎,並建立一套考核體系,充分調動起員工們的積極性。

技改是“生命工程”

作為老企業,蘇鋼原有的技術、設備等已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在完善內部管理的同時,技術改造顯然成了蘇鋼生存、發展和提升的關鍵,這一點,馮七評有深刻認識,馮七評形象地把技改比作蘇鋼強身健體的“生命工程”。

對於技改,馮七評有獨到見解,他強調通過技改要把企業“做實、做強”,並非“做大、做強”,就是說要根據蘇鋼實際情況來組織實施,目的是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後勁,而不是一味追求“做大”。為此,他把技改分成三個階段:一是“生存式技改”,二是“發展式技改”,三是“競爭式技改”。當前蘇鋼正在進行技改,主要是解決現有矛盾和企業生存問題,在此基礎上將進行恢復性和提升性技改。

頭腦清晰:明確企業經營思路和發展方向

對於企業來說,“頭腦清晰”是決策者的經營思路要清楚,企業的發展方向要明確。“我做企業的基本理念是:不盲目求大、求全、做規模,而是要做精、做細、做實、做健康”。馮七評認為:大的企業不一定強,北大國際醫院集團要構建的是一家可持續成長的健康企業。

“我們思考的出發點是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如何與國家醫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大趨勢相契合。因此我們在制定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的發展思路時,不是把如何擴大規模作為唯一考慮的因素,而是著眼於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企業這一目標。”

馮七評經常強調的一句話是:“企業進步一定要依靠科學技術與管理體制創新。”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已被廣為接受,體制創新則作為一個新的理念始終貫穿於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建設的始終。馮七評指出:體制創新實質就是要積極主動地調整各種生產關係,縱觀人類歷史與跨國企業的每一次巨大進步概莫能外。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中國醫療衛生產業的矛盾日益凸顯。一方面中國醫療醫藥產業前景廣闊,另一方面中國醫療醫藥產業效率低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鮮有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藥產品,業內還沒有一家企業或集團躋身世界500強,這個現象促使我們思考和探尋其深層原因,思考的結果反過來指導我們的產業布局與企業架構的最佳化。因此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的產業鏈打造既不是簡單的上下組合,也不是單純的外延擴張,而是基於產業發展與改革趨勢判斷基礎之上的提前布局,是有選擇性地有所為有所不為。因此我們提出打造創新型的產、學、研新商業模式。

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馮七評表示: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將按照既定的戰略方向前進。“我們規劃了未來的醫療醫藥產業鏈,目前已經開始著手實施了”。在馮七評所說的這個醫療醫藥產業鏈里,北大國際醫院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圍繞該核心,構建了一個醫療服務產業圈。

體格健壯:有條不紊展開產業布局

馮七評認為:要實現打造持續健康發展的醫療醫藥產業集團的預定目標,關鍵是構建合理的產業鏈,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必須“體格健壯”。

經過幾年的精心準備,目前以北京為研發、醫療產業基地,以重慶為生產製造基地,以上海為海外銷售平台,以華東地區為基礎打造醫藥物流基地的產業布局已逐漸成型。

北大國際醫院是與國際接軌的醫教研一體化的非營利性大學醫院,能夠為北京醫保患者、商業保險患者、公費醫療患者及外籍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醫療綜合樓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床位數1800張,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單體醫療建築。現在,北大國際醫院正處內裝修階段,馮七評表示:“我們正在對設計方案進行詳細審查和進一步最佳化。如果一切順利,北大國際醫院將於2012年底開業”。

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是以北大國際醫院為依託,以當代健康管理理念為指導、先進的健康管理技術為手段、以會員為主體,開展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務的會所式醫療機構。怡健殿已於2007年底開始運營。“怡健殿是我們切入醫療市場的第一個項目,我們以怡健殿為依託,正在進行醫療行業市場資源的積累。目前,已有近兩萬人次接受了怡健殿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務,他們將成為未來北大國際醫院的部分資源。”

在醫藥領域,以方正醫藥研究院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型企業已於2008年正式掛牌成立,輔以西南合成獨家擁有的省級技術研發中心,構成了整個方正製藥體系的動力引擎。目標是為企業奠定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良性發展軌跡。

隨著西南合成定向增發成功,重慶作為醫藥製造基地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夯實。正在規劃設計中的西南地區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基地,目前正在重慶按著從能源、環保、循環經濟等方面全面符合規範的高標準在抓緊實施。

“我非常看好方正集團在醫療行業的發展前景”,馮七評說,“第一,中國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隨著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醫療市場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第二,進入醫療醫藥市場的門檻比較高,而我們已提前多年開始布局,在人、財、物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資源。”

對於可能存在的風險,馮七評表示與以往企業在醫療醫藥行業的併購不同,方正醫藥產業鏈的打造不是謀求單一領域內的市場獨占,而是採用縱深配置,以產業互補的形式參與市場競爭。因此在行業信息傳導上會更靈敏,反應更快捷,更具有抗風險能力,這應該是方正集團在產業整合過程中的另一次創新。

血脈通暢:積極打造企業的旺盛活力

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活力在哪裡?關鍵是要打造企業良好的微觀環境,只有血脈通暢企業才可能具有旺盛的活力。因此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從成立伊始就確定了自力更生、積極合作的指導方針。

“在資本合作方面,股權多樣化是我們的一個方向,它有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在打造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的過程中,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是我們一貫的基本原則,同時我們也不放棄與巨人攜手,積極引進新鮮血液。”馮七評說:“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的股權現在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北京大學、方正集團、北大科技園這樣的股權結構決定了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的性質源於北大,同時融合方正集團的企業優勢,進行現代化的市場化運營。應該說,我們真正做到了校、企結合。”

對於旗下醫療產業的運作,馮七評表示:儘管北大國際醫院現在還沒有落成,但前期的籌備工作早已緊鑼密鼓地展開。“為了在醫院管理上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我們成功引入了新加坡保健集團;在資本層面上,我們正在嘗試與美國醫院尋求合作。”為了實現強強聯手,將來也可能吸收兼併一些優質的醫療資源,“北大醫學部準備在北大國際醫院旁邊新建一個中國精神病研究中心,對此我們很歡迎,它能夠跟國際醫院相得益彰。”

在別人看來,醫療和醫藥是完全不相關的兩個產業,對此馮七評認為:“雖然醫療與醫藥是兩個具有截然不同特性的行業,但它們在資源層面是相互支持的,相互間具有緊密連線的紐帶,在產權關係和資本層面也可以相互促進。”今年,以武漢國藥為代表的醫藥物流企業已完成了前期的調整與磨合,這意味著在方正醫藥的版圖上,又一塊重要的拼圖已經成形。它在醫藥製造與醫療產業兩個平台間搭起了一座無形的橋樑。特別是在西南合成成功實現定向增發之後,在方正醫藥的產業鏈上,就構成了一個層次豐富的產業生態鏈條,彼此間形成映照關係,相互支持。

“我們做企業的終極目標是要回饋社會,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由之路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對於這個問題,馮七評進一步闡述說:“企業實現長期穩定盈利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標誌,但不同的行業盈利可能通過不同的形式體現出來。獲得現金流,賺取真金白銀這是最直觀的表現形式,但還有別的表現形式。在有些行業,資源勝過資金,所以我認為盈利的第二種表現是獲得資源。盈利的第三種表現形式是獲得資產,這個比資源更具體。第四種表現則是獲得產權或股權。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從一開始就按照這樣的盈利思路進行產業布局,一度市場各方對方正集團涉水醫療醫藥產業產生質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多種資源匯聚,基礎紮實的產業集團開始再度引起市場的關注。”

“孤立地看,我們現在的企業規模與產業規模還不大,但聯繫起來看,這種資源的多樣性使企業具備了快速擴張的基礎。我們謀求通過企業健康發展來不斷壯大,那種通過稀釋自身資源,盲目攤大規模的做法已被市場證明是行不通的。北大國際醫院集團成立8年來,一個布局相對合理、聯繫緊密的產業框架已經確定,後續各項工作正按戰略規劃有序落實。我相信,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將伴隨著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而步入成長的快車道,我們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希望能為中國的醫療改革事業貢獻力量。” 馮七評對此信心滿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