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要點
1、計算機硬體設備由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5部分組成。
2、存儲程式思想——把計算過程描述為由許多命令按一定順序組成的程式,然後把程式和數據一起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對已存入的程式和數據處理後,輸出結果。
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最先提出程式存儲的思想,並成功將其運用在計算機的設計之中,根據這一原理製造的計算機被稱為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由於他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突出貢獻,因此馮·諾依曼又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體系結構
說到計算機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到美籍科學家馮諾依曼。從20世紀初,物理學和電子學科學家們就在爭論製造可以進行數值計算的機器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結構。人們被十進制這個人類習慣的計數方法所困擾。所以,那時以研製模擬計算機的呼聲更為響亮和有力。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籍科學家馮諾依曼大膽的提出,拋棄十進制,採用二進制作為數字計算機的數制基礎。同時,他還說預先編制計算程式,然後由計算機來按照人們事前制定的計算順序來執行數值計算工作。
馮諾依曼理論的要點是:數字計算機的數制採用二進制;計算機應該按照程式順序執行。
人們把馮諾依曼的這個理論稱為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從EDVAC到當前最先進的計算機都採用的是馮諾依曼體系結構。所以馮諾依曼是當之無愧的數字計算機之父。
根據馮諾依曼體系結構構成的計算機,必須具有如下功能:
把需要的程式和數據送至計算機中。
必須具有長期記憶程式、數據、中間結果及最終運算結果的能力。
能夠完成各種算術、邏輯運算和數據傳送等數據加工處理的能力。
能夠根據需要來控制程式走向,並能根據指令來控制機器的各部件協調操作。
能夠按照要求將處理結果輸出給用戶。
為了完成上述功能,計算機必須具備五大基本組成部件,包括:
1.輸入數據和程式的輸入設備
2.記憶程式和數據的存儲器
3.完成數據加工處理的運算器
4.控制程式執行的控制器
5.輸出處理結果的輸出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