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嘉泰會稽志》載:“馬鞍山以形似馬鞍也”,地乃以山名。據1989年發掘之仙人山、鳳凰墩兩個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活動,距今約4500年。傳說馬鞍山,又名晾網山,為越民漁獵之地。清康熙時,居民漸集,鎮區始成,為區北部沿海貿易中心。民國二十一年(1932)建馬鞍東南鎮、西北鎮,三十五年建馬鞍鄉。1985年9月,為建制鎮。1992年5月,新圍鎮、新二鄉併入,轄50個村、3個居民區,1993年有11045戶、35471人。鎮人民政府駐章村。
地理位置
馬鞍鎮地處紹興市柯橋區北部,面積53.1平方公里,人口3.7萬。東臨曹娥江,南接紹興城區,北與杭州市蕭山區接壤,距杭甬高速公路三江道口2公里,蕭山國際機場20公里,柯海快速幹線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
鎮域面積53.1平方公里,大部分系灘涂圍墾而成,屬平原水鄉,12個行政村,10個居民委會,1個社區,總戶數14316戶,總人口38063人,外來流動人口55115人。
經濟概況
2002年6月柯橋區成立濱海工業區,馬鞍鎮由濱海工業區託管。2003年6月行政村規模調整,縮減至26個村、3個居委會。改革開放以來,馬鞍鎮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經濟綜合實力位於全區前列。全鎮形成以化纖、紡織、印染為主,機械、五金為輔的工業體系,二○○三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5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01.43億元。全鎮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湧現出一批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省、市、縣級文明村和衛生村
所獲榮譽
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鎮”、“浙江省省級生態鎮”“浙江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鎮”、“紹興市衛生強鎮”、“紹興市食品安全示範鎮”和“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先進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