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德[中亞著名軍事家]

馬茂德[中亞著名軍事家]

馬哈茂德 (Mahmud,971~1030)伽色尼王朝蘇丹,著名軍事家。一譯“馬默德”。 出身於原突厥奴隸家庭,其父蘇布克特勤為伽色尼王朝的創建者。早期曾任軍隊將領,協同其父征服呼羅珊等地。998年他27歲時承襲父位,集軍政和司法大權於一身,實行君主專制統治。1008年在巴爾赫打敗喀喇汗王朝軍隊,阻止了其入侵。在首都伽色茲城興建壯麗的清真寺,創辦第一所伊斯蘭大學,建立圖書館和天文台,使伽茲尼城成為當時中亞的伊斯蘭文化和學術中心。他執政時為伽色尼王朝的鼎盛時期。

王朝崛起

阿巴斯王朝時的阿拉伯帝國正式開始控制中亞主要地區 阿巴斯王朝時的阿拉伯帝國正式開始控制中亞主要地區

古典時代,阿富汗人毫不起眼。在那段歷史時期,阿富汗人接連被波斯帝國、巴特克里亞希臘人和貴霜帝國統治。就連萬里之外的中國西漢王朝也通過代理人統治輻射了阿富汗的部分地區。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公元6世紀。隨著遙遠的阿拉伯半島吹起伊斯蘭教大征服的號角,新的命運之輪被推動起來。

皮膚黝黑,騎著駱駝的阿拉伯人突然從沙漠中衝出,讓君士坦丁堡的首席公民和泰西封的萬王之王,切身實地地感受到沙塵暴的恐怖威力。阿拉伯人占領了拜占庭帝國除了亞細亞半島和歐洲以外的所有的領地,而波斯帝國則全境納入其版圖。

此後,阿拉伯人東進的腳步很快就沖入了河中乃至中屬突厥斯坦,甚至最終和中國唐朝發生衝突,怛羅斯之戰中阿拉伯軍隊擊潰了高仙芝的唐胡聯軍。

怛羅斯之戰 怛羅斯之戰
後期的阿巴斯王朝日益腐化 後期的阿巴斯王朝日益腐化

但阿拉伯人的霸權也是盛極而衰。公元9世紀,阿拉伯帝國分崩離析。阿拉伯征服之於阿富汗的意義在於幫助掃除周邊了強權。不到百年,阿富汗本土就崛起了另一個強國。

伽色尼王朝的建立者阿爾普特勤最初以軍事奴隸的身份寄居於薩曼王朝。當他官至阿富汗的內沙布爾總督時掀起了反旗,擊潰原來主人薩曼王朝派來鎮壓的軍隊,占據阿富汗。

伽色尼王朝的建立者是阿拉伯人曾經買來作戰的突厥奴隸 伽色尼王朝的建立者是阿拉伯人曾經買來作戰的突厥奴隸
鼎盛時期的伽色尼王朝 鼎盛時期的伽色尼王朝

等到他的權勢接觸到阿富汗南部喀布爾,這座信仰印度多神教的城市時,又把印度教旁遮普派來驅逐的軍隊消滅了。旁遮普和薩曼的慘敗,標誌著伽色尼王朝的正式崛起。伽色尼第二任君主賽普特可勤又繼續東征呼羅珊西討旁遮普,極大地擴充王國的版圖。他死後王國版圖北起烏滸河,東至白沙瓦,西抵呼羅珊。在征討呼羅珊的過程中,王子馬哈茂德表現得尤為突出,打垮當地的波斯貴族和多神教勢力武裝,得到了霍拉桑總督職位。

奪取王位

不知為何,賽普特可勤的遺書里欽定幼子伊斯梅爾為王,但穆斯林國家的王位繼承注定不會像東亞國家那般循序。阿富汗人遵循的是大自然的法則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年富力強,聲名赫赫,又深得軍心的馬哈茂德當然不甘為牛後。他像自己的祖父一樣扯起了反旗坐虎皮凳子,自立為王。在接到父親死訊和弟弟在首都伽色尼登基的訊息後,立即聚攏親兵古拉姆,召集波斯封臣即伊克塔騎兵,徵募城鎮步兵。他還聯絡了一些河中的突厥部落,並僱傭了仍然滯留在霍拉桑附近的阿拉伯傭兵。

這樣一來,他的帳下匯聚了一支多民族軍隊。這支部隊有親兵古拉姆重騎兵1000,裝備精良的伊克塔封建騎兵8000。加上裝備鏈甲和長槍以及弓箭的城鎮重步兵5000,阿拉伯僱傭騎兵4000,突厥遊牧騎兵10000,總計28000餘人。兵貴神速,為了趕在伊斯梅爾整合國內勢力之前將其擊敗,馬哈茂德用騎乘步兵的方式運輸他的步兵。

當馬哈茂德所部飛奔到伽色尼城下時,伊斯梅爾尚未來得及召集他的全部力量。不過的伊斯梅爾方面已經聚攏到的軍隊據說將近其兄的兩倍:25000名印度輕步兵,16000名伊克塔騎兵,古拉姆親兵3000,甚至還有150頭戰象。

雙方的兵力都包括半數的輔兵。

10世紀左右 中亞地區的穆斯林-突厥風格軍隊 10世紀左右 中亞地區的穆斯林-突厥風格軍隊

在軍力強大的弟弟面前,馬哈茂德僅有的優勢就是他聰明才智和豐富的戎馬經驗。自信滿滿的伊斯梅爾選擇出城迎戰,這是印度-突厥式軍隊和波斯-突厥式的軍隊較量。兩軍在城外平原展開較量。伊斯梅爾將印度輕步兵和戰象布置在中央,兩翼是他的伊克塔騎兵,最後才是他的古拉姆衛隊。馬哈茂德採取了針鋒相對的陣型,將他的重步兵布置在中央對抗戰象,右翼是他久經征戰的伊克塔騎兵,左翼是強橫的阿拉伯僱傭兵和突厥遊牧戰士的組合,他自己和古拉姆衛隊呆在陣線後方充當預備隊。

戰鼓齊鳴,殺聲震天。最先交戰的雙方兩翼的騎兵,萬馬奔騰血鐵碰撞的場面好不壯觀。馬哈茂德的右翼那些能征慣戰之士成功壓制了敵人,可他左翼的阿拉伯僱傭軍和突厥遊牧戰士卻陷入了下風。那些裝備低劣,光憑個人技藝廝殺的牧民難以抵抗得住封建騎士的衝擊,他們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顯然馬哈茂德是希望僱傭軍和牧民充當炮灰能夠延緩出時間,以便他的右翼先擊敗左翼。

伊斯梅爾的印度輕步兵和戰象在兩軍騎兵交戰後也向前推進。密密麻麻的印度步兵環繞在兩人高的戰象四周顯得駭人無比,而馬哈茂德的中軍顯得無比單薄。戰象一旦鑿穿了馬哈茂德的中軍,屆時他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然而馬哈茂德早就讓他的人做好準備,他的波斯重步兵裝備得很好,身披鏈甲手執巨盾和長矛以及弓箭或標槍等遠程武器。見多識廣的馬哈茂德熟知大象的習性,早就讓他的弓箭手和標槍手在箭矢和槍頭上繫著易燃物。接下來事情的經過就如同羅馬人和皮洛士在阿斯庫路姆戰役的交戰一樣,暴風驟雨般的火焰遠程武器投射讓戰象發起了狂,這些龐然大物爭相往相反的方向,象腿踩死踩傷不知多少印度人。印度人嚇得魂飛魄散紛紛逃離佇列躲避大象的踩踏。戰象儼然變成自己隊友的大殺器,伊斯梅爾的中軍一片混亂。

關鍵時刻到了,馬哈茂德立即命令他的中軍出擊。兵敗如山倒的印度佬早已陷入混亂,波斯重步兵的出擊有如一隻鐵拳砸在兔頭上,印度人放棄了抵抗瘋狂地向後方逃竄。馬哈茂德又命令他的親衛隊乘勝追擊,眼看就要殺到伊斯梅爾帳下。

帶有印度風格的穆斯林軍隊 帶有印度風格的穆斯林軍隊

雖說中軍潰敗,但伊斯梅爾還沒有輸掉戰爭,他只要把他的古拉姆投入還能穩住陣線,兩翼仍然打得難解難分,鹿死誰手尚不好說。可惜伊斯梅爾看到他本來倚若長城的戰象的崩潰後喪失了全部的勇氣和才智,他拋棄了他的軍隊和王位逃跑了。

征戰天下

攻滅薩曼

擊敗了兄弟伊斯梅爾後,穆罕默德正式入主伽色尼,成為王國萬里錦繡河山的惟一主宰。那一年他才27歲。

加茲尼王朝的古拉姆重騎兵與戰象 加茲尼王朝的古拉姆重騎兵與戰象

第二年(999年),馬哈茂德又征伐薩曼奪取錫斯坦,並與中亞喀喇汗王朝聯合夾擊,滅薩曼王朝,以烏滸河為界,中分了薩曼朝的領土。在巴格達搖搖欲墜的哈里發朝廷為了籠絡馬哈茂德,派出使節恭賀承認他的勝利,使節還帶給他一件華貴的授權長袍,宣布哈里發賜予他國之右臂的頭銜。

蹂躪印度

擊敗西部強敵和得到哈里發的王國封贈書後,馬哈茂德就開始策劃入侵印度。他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給他留下豐厚的遺產:一支糅合波斯,突厥,阿拉伯,印度四個地區的特色的國際化軍隊。

伽色尼全國大概可以提供5萬名伊克塔騎兵,數千名波斯重步兵,200頭戰象。同時一有戰事王國還能徵召大批志願兵和招募北部的突厥部落,縱然數量龐大可紀律很差,這些人馬是以輔助軍的身份作為補充。同時統治者還擁有一支名為古拉姆的親衛隊,數量多達千人。這些人是後世馬穆魯克和奧斯曼禁衛軍的前身,訓練有素戰力強悍。另外,王國能夠僱傭仍然遊牧在內亞的阿拉伯戰士。

突厥風格的騎兵是伽色尼王朝的武力核心 突厥風格的騎兵是伽色尼王朝的武力核心

印度北部是傳統的大河農耕文明,地形平坦,雨熱同期,土地肥沃,盛產穀物,而在印度北部發達的農業基礎上的是高度繁榮的城市文明。像拉合爾,白沙瓦,德里這些名城更是其中翹楚,城中人口密集,商品交易繁華,手工業欣欣向榮,遍布亭台玉宇和輝煌壯麗的宮殿。

不幸的是,印度北部的政治版圖卻是四分五裂的,充斥各種大大小小的王公。王公們各自為戰互不統屬,兼之素有隔閡動輒互相征伐,他們注定無法抵禦即將到來的遠征。

公元1001年,馬哈茂德第一次遠征印度,目標是白沙瓦。白沙瓦被其碾碎,它的印度教統治者賈帕爾一世被裝進籠子裡送進馬哈茂德的王帳。痛哭流涕的賈帕爾跪在馬哈茂德的腳下親吻他的鞋尖乞求寬恕,終於獲得寬恕,改罰重金。玻璃心的賈帕爾無法接受自己的戰敗和被俘,沒過幾年縱火自焚。白沙瓦併入伽色尼王國。

公元1005年,馬哈茂德第二次遠征印度。這次他繞過旁遮普襲擊木爾坦。木爾坦的統治者嚇得驚慌失措,他向馬哈茂德搖尾乞憐,宣布放棄其的異端信仰改宗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並承認伽色尼王國的宗主權,每年繳納兩萬金狄爾漢姆作為貢賦。這個投降協定被接受。

公元1008年,馬哈茂德第三次遠征印度。驚恐萬狀的北印度王公結成了一個強大的同盟來反對他們的共同敵人。兩軍在白沙瓦附近再次交戰,這次馬哈茂德只有3萬人,他的對手卻號稱有10萬之眾和500頭戰象。

留在中亞的阿拉伯後裔也成為了伽色尼軍隊的一部分 留在中亞的阿拉伯後裔也成為了伽色尼軍隊的一部分

馬哈茂德毫不畏懼,他大膽地進行騎步分離,讓古拉姆衛隊和波斯步兵固守挖掘了壕溝的營盤,騎兵則在營外保持機動。當印度人發現了馬哈茂德的旗幟飄揚在營盤的上空,旋即發起了瘋狂的進攻。特別是他們軍中的3萬名科卡爾人給予了馬哈茂德軍很大殺傷。饒是如此,馬哈茂德依然冷靜指揮他的步兵和古拉姆衛隊打退了印度人的每次進攻。

兩軍相持不下,突然印度軍橫生突變,印度軍隊的戰象不知為何發起瘋來,擾亂了自己人的佇列。鬆了一口氣的馬哈茂德抓住了機會,下令反擊。營外的伽色尼騎兵伺機夾擊了印度聯軍的兩翼,印度人大敗了。馬哈茂德乘勝進攻了康格拉堡壘,繳獲了倉皇撤退的印度聯軍留在堡壘里的軍資。

印度教的克里希那 印度教的克里希那

公元1018年,馬哈茂德已經開啟了第12次遠征印度。此次他深入印度腹地,兵鋒直指葛那及和摩偷羅。摩偷羅這座誕生過克里希那的多神教聖地被化為廢墟,多神教廟宇盡數被破壞,無數市民淪為奴隸,全部金銀財寶都擄掠一空。據說運輸摩偷羅城的戰利品的牲畜就有數千頭。拉傑普特人的葛那及城幸免於難,因為他們的統治者及時撤出了城市,向馬哈茂德投誠並獻出城中的所有財富。這一仗取得戰利品需要上萬頭牲畜馱運,另外還有53000名俘虜被帶走,在河中拍賣。

馬哈茂德一生總共入侵了印度17次,劫奪古吉拉特富有的蘇姆那特城的濕婆神廟,焚毀曲女城,一直侵至恆河流域,大小戰不下百回,無一不以馬哈茂德勝利告終。馬哈茂德遠征印度獲得無數財貨成為阿富汗文化發展的第一桶金,使阿富汗進入了全面黃金時代。他雖以偶像的破壞者的惡名聲名遠播,但是他對文化和科學的追求一樣令人矚目:

他採用波斯行政制度,加強中央集權。

他重墾荒田,興修水利,獎勵工商業,在鑄造的錢幣上稱自己為“埃米爾”(即省督)。

他親自參加學術討論,以重金獎掖學術著述。

他資助波斯文學和繪畫,優越的詩人總能在他的宮廷得到優渥的薪金。

馬哈茂德·伽色尼發行的銀幣 馬哈茂德·伽色尼發行的銀幣

他在首都建設了阿富汗第一所大學,給予大學大量財政補貼。

他在位時期,阿富汗的清真寺,宮殿,公共建築例如慈善醫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巴爾赫、赫拉特、坎大哈等經濟文化名城就是在一時期興起的。

遠征河中和波斯

波斯手抄本上的古拉姆騎兵 波斯手抄本上的古拉姆騎兵

馬哈茂德在世時起,他的敵人除了南方的印度人,還有他的穆斯林競爭者。

公元1007年,馬哈茂德率領一支由阿富汗、突厥、波斯、印度人組成的混合軍隊發起了對阿姆河的遠征。這一趟征程對馬哈茂德最大的困難不是土庫曼人而是大自然。土庫曼乾旱的自然環境是其最大的屏障,一望無際的黃色荒漠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無疑都是很大的考驗。馬哈茂德以極大地毅力克服了土庫曼的乾旱的環境,用謹慎的手段保護了他的後勤補給線。歷經千辛萬苦,馬哈茂德才來到了阿姆河畔,在那裡他輕而易舉地用騎步象組合的混合軍隊打垮了土庫曼人的伊刺克汗。從此,土庫曼人的喀喇汗王朝就不再敢騷擾馬哈茂德的西北邊境了。

阿富汗北方的花剌子模也遭受了馬哈茂德的蹂躪。公元1017年,馬哈茂德的妹夫,花剌子模的國王因為過於仰仗阿富汗人的勢力被部下殺死。馬哈茂德出兵復仇,血洗了篡位者和叛徒,另立了一位聽話的突厥首領當花剌子模的國王。

馬哈茂德的兵鋒最西到達伊拉克。波斯化的阿巴斯王朝衰落以後,伊朗高原同樣和河中一樣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雄才大略的馬哈茂德要逆歷史的潮流,過去是興都庫什山脈以西征服以東,當下他要從山東打到山西去。

後世人所繪的馬哈茂德遠征波斯 後世人所繪的馬哈茂德遠征波斯

這時統治伊朗高原的布韋希王朝正值主少國疑的時候,主掌國政的是婦道人家。馬哈茂德派到波斯東部的雷伊要求納貢的使節卻被波斯太后嚴詞拒絕。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馬哈茂德直到布韋希王朝的少主成年主政才發動對波斯的遠征。公元1029年,馬哈茂德遠征波斯。過去不可一世的波斯人在久經戰陣的伽色尼大軍面前連戰連敗,雷伊和伊斯法罕都被阿富汗人攻占,阿富汗人還首次占領了兩河流域的一些土地。

一副19世紀的油畫:伽色尼的陵墓 一副19世紀的油畫:伽色尼的陵墓

征服波斯後的第二個年頭,垂垂老矣的馬哈茂德蒙聖召而去。但他的事跡迄今仍然在阿富汗山區和巴基斯坦到印度北部的很多地方,廣為流傳。作為阿富汗的標誌歷史人物得到代代阿富汗詩人的歌頌,並被印度次大陸的穆斯林所銘記。而他優異的軍事能力更是得到東西方的一致認同,《羅馬帝國衰落史》的作者吉本稱讚他是中世紀最偉大的突厥王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