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馬紋銅簋 mǎ wén tóng guǐ基本信息
西周 通高30.6、座長20厘米桃江縣連河沖金泉村出土
詳細信息
敞口,鼓腹下收,腹下有長方形座,座內有懸鈴舌之紐,鈴舌已失。肩部飾四匹昂首伏臥的小馬,小馬間飾捲曲的雙身龍紋,腹部飾卷眉凸眼的大獸面,獸面間有垂長冠、長尾的鳳鳥四隻。器座較長兩邊鑄立馬,每兩匹一組,頭向相背,昂首豎耳,頭較小,頸較長,身較短,蹄較粗,長尾下垂,尾毛根根可辨,座身兩長邊浮雕馬身,馬高馬長均為16厘米。器座較短兩邊飾獸面紋。此簋的器形和座上的獸面紋,都可以在中原地區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器形和紋飾,應當是受到了周文化的影響,但器身所飾臥馬和器座的立馬,在其他地方少見。還有鑄造工藝上,馬紋簋的胎壁較薄,器身凸出的馬紋和獸面,器內也隨著內凹,而同樣的鑄造工藝,在湖南地區商代青銅器上早已出現,表現出明顯的地方特點。聯繫到桃江還出土有西周時期的夔龍紋銅鼎,器型高大,這些銅器都應當為湖南本地所鑄造。
關鍵字
簋
古代食器,古籍內寫作“簋”,古文作“匭“軌”,1950年河南洛陽西宮秦墓出土的一件,寫作“軌”。《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宋代人誤“簋”為“敦”,清代錢坫和黃紹箕等人才糾正此誤。簋是盛黍、稷、稻、梁之器,相當於現在的大碗,形狀一般為圓腹,侈口,圈足,有無耳、兩耳、三耳,甚至四耳的。商周社會,簋與鼎等器物一樣,都有標誌奴隸主身份高低的作用。據《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說明,簋常以偶數出現,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八簋和九鼎相配。簋的形態變化最多,商代簋多無蓋、無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帶蓋,有二耳、四耳;還出現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戰國以後,簋已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