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
帛書《周易》出土及整理概況帛幅高約48厘米,寬約85厘米,墨書。由於是摺疊後放置,腐敗後而成片狀。所以從後來的拼接復原後可以推知,其摺疊方法是:先將帛卷首尾對摺,並如法又對摺兩次,然後再上下對摺而成。顯然這種方法雖然減少了存放空間,但數以千年的埋藏,疊狀的帛卷確殘損了不少文字。
馬王堆帛易,有經傳及經文,六十四卦完整無缺,個別的字殘損,有一些通假字。帛書易傳諸篇是《二三子問》上下篇、《繫辭》、《易之義》、《要》、《繆和》、《昭力》。
關於帛書《周易》的整理髮表,卻是相當漫長的,完全可以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來形容。1973年帛易出土,然而此後經過了約十二年,即1984年的《文物》第三期才發表了帛書《周易》經文,即《馬王堆漢墓帛書〈六十四卦〉》。其易傳部分的整理公開就更晚了,其在帛易問世的30年後。1992年《馬王堆漢墓文物》刊載了帛書《周易》和《易傳》之《繫辭》部分的全部照片和圖版釋文。13年陳鼓應先生主編的《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刊發了陳松長、廖名春合釋的《二三子問》、《易之義》、《衷》、《要》傳文。1995年後,朱伯昆先生主編的《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又收錄了廖名春的《繆和》、《昭力》之釋文。
馬王堆帛書文字圖例
學界多年來的研究熱點
帛易是學界多年來的研究熱點,相關的論文論著一大片,輸入”帛書周易“、或”馬王堆帛易“等相關文字,網上論作信息是大批大批的,如此長期的學界熱點,如果在百度百科不夠資格做詞條,那么,中國文化領域還有幾個夠資格的?如果不相信,問問學術委員會就會了解。比較於傳本周易的特點
沒有根本的差別,但有重大的特色,一是,易經部分,卦序上異於傳本:傳本卦序是乾始、終為未濟,《序卦傳》談過其世界觀性質,是複雜性質的,帛易的不同,沒有這種複雜性,是表達其它認識:其卦序是,縱以乾艮坎震坤兌離巽,橫以天地山澤水火雷風,相疊而成六十四卦,清楚看到,縱是以陽一片陰一片,橫是以相對相錯構成。
另外,卦名有很多不同。
二是,易傳部分,有些內容是傳本沒有的,如《易之義》中孔子開宗明義之語“易之義,唯陰與陽”,很重要的資料。
馬王堆帛易經傳原文集圖
說明:雖然馬王堆一些文獻出版幾十年了,雖然詞條創立者幾十年前早就粗粗閱覽過鄧球柏帛書易經專著(應該沒有附錄易傳),雖然很多年來時不時地對馬王堆易傳諸篇突然出現興趣,雖然多年來不時想讀讀它,可惜,只看到某些研究文里的斷句引文,沒看到過其中某文的全篇,多次在網上搜尋總是不得。這次機緣好,不到一小時,居然找到了經傳兩系的文獻,而且是全篇而且是諸文,經過操作幾個軟體,幾次轉換,得到了帛易經傳文集,作為附錄吧,以享愛好者。興趣更高的容易找到相關書籍。1、帛易經文(續修四庫全書版)圖集:
2-1帛易《二三子》篇圖集:
2-2帛易《繫辭》篇圖集:
2-3帛易《易之義》篇圖集:
2-4帛易《要》篇圖集:
2-5帛易《繆和》篇圖集:
2-6帛易《昭力》篇圖集:
篇名依主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