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手獅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馬橋手獅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馬橋手獅舞源於獅子燈,是上海市的傳統民俗舞蹈之一。當地元宵燈會時人們愛提燈行街,而鎮上街道狹窄,觀者擁擠,提燈人便用竹竿撐起獅子燈,以利炫耀,手舞足蹈,以示歡樂,成為別出心裁的民間舞蹈。

簡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馬橋手獅舞 項目保護單位: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文化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手獅舞揉燈彩、雜技等為一體,用手舞獅,形式獨特,技藝性較強。馬橋地區傳人吸取了舞龍的翻滾、跌扑等基本技巧,發揮了獅舞的粗獷勇猛又剛柔相濟以及注重細膩動人的表演風格。由於手獅舞舞蹈場面熱烈,充滿自娛、娛人的生活氣息和喜慶祥和的藝術感染力,因此深受人們喜愛。近百年來,一直是當地民間主要的歲時節令習俗舞蹈之一。手獅舞凝聚著當地人文歷史和風土人情,在流傳和發展中,使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深切地感悟到前輩的智慧和美德,自覺地去傳承獨特的地域文化,從而產生著深遠的社會影響。

2007年6月,馬橋手獅舞被列為上海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6月,又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示名錄。

馬橋手獅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馬橋手獅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特色

手獅舞,又叫手帶獅舞,本地俗稱調獅舞、獅子燈。一般用於新春元宵燈會、迎神賽會和喜慶節日時的廣場表演。主要流傳於本區馬橋、北橋、老閔行及松江葉榭和新橋等地區。江蘇南京的浦口和浙江某些地區也有流傳。據當地民間藝人回憶,手獅舞的流傳在當地至少有三、四百年歷史。1911年前後,民眾為慶賀辛亥革命,在北橋地區(時為上海縣縣治所在地)集燈示慶。而北橋警署嚴令禁止,引發眾憤,舞獅者將燈具扔進署庭,引起一場大火。這“火燒警署”之舉,成為手獅舞傳人的佳話。

當地還流傳雲牌獅舞,又稱太獅雲牌燈,是傳統手獅舞的延伸,由馬橋鎮鈕姓望族首創。相傳,明末清初時,有一個矮子逃難來到馬橋,遇到當地鈕家的老爺。矮個子自稱姓宋,鈕老見他不俗,便聘其為兒孫教書。矮個子99歲那年元宵,鈕家小公子(傳說即是國民黨元老鈕永建)吵著要其領去看燈。矮個子便抱起公子出門。公子頓見各式花燈,興奮異常,勝似腳踩雲端,伴獅起舞,誰料一個趔趄,跌坐在先生懷裡。公子驚醒,卻發覺矮個子雙目緊閉已無聲息了。鈕公子長大後,喜拳術,好俠義,曾扎了一隻太獅燈,其大如牛,又做了八塊雲牌燈,在馬橋鎮上出會賽燈時,就展示了“太獅雲牌燈”,成為燈中魁首。後來,鈕公子成了辛亥革命主將,鄉親們節慶時專為他舞起“雲牌太獅燈”。20世紀20年代鈕永建曾在南京出任國民黨江蘇省省主席,因此手獅舞也在南京地區有流傳。鈕永建辭職後,在故鄉創建了省立俞塘民眾教育館,民眾文化活動頗為活躍,逢元宵燈會,當地舞獅者自發組隊,匯同龍燈、蚌燈、馬燈、盪湖船、高蹺、絲竹班等列隊行街表演。有觀者鳴放鞭炮,表演者便留步獻藝。如此盡興歡樂,持續到清明前節後,方才出“白燈”(白天出燈),把獅子燈燒毀而告結束。因此,馬橋、北橋、老閔行等鎮上,向有彩扎高手,獅子燈大多出自其手。他們又往往是舞獅者。

獅舞,在中國民間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而手獅舞以其手帶獅的獨特形式,明顯地區別於地獅舞,成為一種頗具特色的舞蹈。馬橋手獅舞形態的特色,主要體現道具上。道具分大手獅、中手獅、小手獅。用竹、蔑、麻、彩紙(絹)作材料,獅頭、獅尾分別制扎在兩根直徑四、五厘米的竹竿上,高1.8米(連桿),寬1米,長3米,頭尾間用一塊長約80厘米彩綢(絹)相連作獅身。耳尾、四爪捧一個雙層彩球,口唇上下能開合,球、頭、尾、身內均可燃燭火或安裝電燈。整個彩扎酷似真獅,長須飄拂,凹面凸眼,蒜鼻方口,前爪捧球,後腿擺動自如。獅子燈重量不一,輕者30市斤,重者七八十斤,也有過百的,故調獅者不但要有熟練的舞技,還需要具有強壯的體格和過人的臂力。彩扎工藝講究,據說當年鈕家扎燈時,總要請幾個老人做它一頭半月才完成。

伴奏用鼓、鑼、釵、鈸、小鑼等打擊樂。舞獅者隨著輕重疏密的鑼鼓即興發揮,有時聲隨舞,有時舞促聲。常用曲譜有《七記頭》、《三記頭》、《蛇脫殼》、《流水》等打擊樂曲,追求節奏熱烈、明快、流暢。舊時舞獅者無規定服飾,只求輕便利索,一般是便服束腰。改良後的舞獅者一般身穿白色中式對襟百腳鈕上衣,暗紅馬夾,燈龍褲紮腳,藍白相間的彩帶綁腿。束金黃色腰帶,頭系白色有紅鑲條、絨彩球的頭巾,系藍白相間的綁腿。腳穿布鞋或草鞋,現腳蹬圓口黑布鞋,鞋上飾彩球。

舊時手獅舞表演無一定程式,以行街表演時即興發揮為主。通過對獅的模擬,體現“文獅”溫順的神態和“武獅”勇猛的性格,更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人舞獅、獅擬人的情趣,把人的歡樂情緒融在手舞足蹈之中。手獅舞揉燈彩、雜技等為一體,技藝性較強。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吸取了舞龍的翻滾、跌扑等基本技巧,發揮了獅舞的粗獷勇猛又剛柔相濟以及注重細膩動人的表演風格。因鄉鎮的街道都較窄,兩旁屋檐較低矮,當手獅行街表演時時常容易發生碰撞,便形成了以“矮蹲步”為基礎的橫移、直進、三進三退等步伐和貼身繞獅等技法。經過歷代藝人提練和豐富,手獅舞表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基本套路。

手獅舞的表演風格可分為文獅、武獅和看獅三種。文獅,分大小兩種,大的二人一獅,動作緩慢穩健,幅度較小,自然靈活,手腕擺動獅燈桿,使獅身頭尾、耳瓜、毛髮顫抖飄拂,作出嬉戲、祝福、逸樂等姿態。小獅體積小,重量輕,舞時靈活,主要動作是矮步調獅,並結合出手高拋等技巧表演。文獅一般適合行街表演,而武獅適宜廣場表演。武獅動作幅度大,速度快,有氣勢,以騰、翻、跌、滾撲動作為主。也有的把獅子燈制扎得身大如牛,形態奇特,重量過百,有一人一獅,也有兩人一獅,以顯示舞者強壯的體魄和過人的力量。看獅,又叫太獅,常與雲牌相伴表演,稱雲牌太獅舞。獅身內燃燭光,夜裡表演時,雲牌圍住太獅魚貫穿梭,雲飄獅躍,時而“雲逗獅”,時而“獅逐雲”,人隨燈轉,邀游嬉戲。據當地楊仁書(1923年生)老人說:太獅雲牌燈出燈時,太獅燈是前後兩個人擎著走的,八塊雲牌四個人繞著太獅兜轉碌轉舞的。證明太獅大而重,調動雲牌舞,襯托太獅雲騰獅躍的畫面,確有獨到之處。據曹世雲老人說,後來北橋出的太獅燈勝過了馬橋。

中、小獅的靜止姿態有弓步亮相、馬步亮相、點步亮相和逞雄亮相。中獅主要動作有大步登場、雄獅下山、雲里行獅、單跪行獅、雄獅怒吼、眾獅捧月、吉獅祝福(獅子三點頭)、八字繞獅、俯身追球、倒掛金鉤、獅子嬉球、躺身行獅、舉獅轉圈、馬步獅樂、滾翻行獅、盤頭雲獅、單跪繞獅、單跪盤頭、躺身繞獅、擺尾、弓步沖球、托獅觀四門等20多種。小獅動作與中獅大多相仿,另有矮步行獅、元寶獅、雲里翻滾、高拋獅、小獅添毛等特色動作。大獅的特色動作有逞雄嬉球、大步行獅、蹉步行獅、八字繞獅、前滾翻騰、圍身盤獅、疊身舞獅、醒獅出洞、晃頭擺尾等。

20世紀50年代後,因當地燈會、廟會相繼停辦,手獅舞漸被人遺忘。1983年,上海縣文化館在馬橋鄉採風時訪得,即在鄉文化站聚集舞獅傳人和民間舞蹈愛好者加以整理,重新排演。1984年2月,上海縣組織手獅舞表演隊赴嘉定縣,參加上海市農村元宵燈會的行街表演,引起廣泛關注。9月底,馬橋鄉手獅隊登上了上海市國慶文藝晚會的舞台,獲得好評。1992年11月26日,馬橋鄉《手獅舞》赴北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三等獎。馬橋手獅舞已作為重點舞蹈列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上海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