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馬格羅亞爾出生在海地韋雷特的一個軍人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將軍。馬格羅亞爾曾擔任過教師,1930年,馬格羅亞爾參軍,1931年晉升為了少尉,1933年又晉升為了中尉。1935年被任命為海地角軍區指揮官,1938年,馬格羅亞爾晉升為了上尉,1939年畢業於太子港法學院。1944年開始擔任太子港警察局局長。
政變上台
1946年1月,他參加了反對總統埃利·萊斯科的政變。扶植迪馬瑟·埃斯蒂梅上台。自己擔任政府國防部長當迪馬瑟·埃斯蒂梅企圖延長總統任期的時候,他在1950年5月同弗朗克·洛奧等人發動政變推翻了埃斯蒂梅政府。1950年10月8日,馬格羅亞爾正式當選為總統。
總統生涯
馬格羅亞爾當選為總統後,海地政府依然是美國和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重要的盟友。他的反共立場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統治期間,推廣了咖啡的對外貿易,修建了城鎮道路、公共建築以及一座水壩。另外他還負責監督婦女選舉權的機構。馬格羅亞爾很喜歡舉辦大型的儀式和社會活動,還豐富自身的社會生活。在他的任期內,世界衛生組織協助海地建立公共衛生系統,並推行廣泛的疫苗接種計畫,以消滅島上的瘧疾、黃熱病、天花和梅毒。
他上台後制定了發展經濟的五年計畫,並著重擴大旅遊業。馬格羅亞爾政府制訂了新憲法,鼓勵外國投資,並得到美國的貸款,修建了阿蒂博尼特河上的水電站,疏浚海地角的港口,並開始大規模開採銅、褐煤和礬土資源。1951年的農業五年計畫則擴大了甘蔗、咖啡和可可的種植,並獎勵糧食生產。 他在原”新工業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外資的優惠條件,是美國資本進一步湧入海地。他還改善同美國和多米尼加的關係,爭取美國的經濟援助。雖然這些措施有助於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但也給廣大人民和整個國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到馬格羅亞爾執政後期,美國壟斷集團幾乎完全控制了海地國民經濟的命脈。
在政治上,馬格羅亞爾鎮壓國內的民主力量。他雖然允許成立工會,但不允許他們舉行罷工;將反對派領袖關進監獄,並關閉反對派控制的媒體。他還玩弄兩面政治,討好混血人種重新將精英階層置於突出地位。此外,馬格羅亞爾政府財政管理混亂,揮霍浪費現象嚴重,貪污受賄事件不斷發生。馬格羅亞爾及其親信壟斷著海地的劍麻、水泥和肥皂產業。他們修建豪華公寓,貪污了大量的國際援助資金,腐敗程度震驚了所有的海地人。
流亡海外
1954年,當颶風肆虐海地和多米尼加時,救災資金被不明地盜竊,馬格羅亞爾的受歡迎程度開始下降。這些都激發了海地人民強烈的不滿。1956年,馬格羅亞爾將海地工會領袖丹尼爾·菲尼奧勒逮捕,引發了廣大海地人的抗議。同年12月,海地爆發了全國總罷工,馬格羅亞爾被迫下台。馬格羅亞爾先是逃往牙買加,後前往美國。他逃亡時捲走2000萬美元的公款。弗朗索瓦·杜瓦利埃掌權後,剝奪了他的海地公民身份。
回國後
1986年2月,讓-克洛德·杜瓦利埃下台後,馬格羅亞爾從紐約返回海地。兩年後,他成為一個非官方的軍隊顧問。2001年7月在太子港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