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麗[軍旅作家]

馬曉麗[軍旅作家]

馬曉麗,遼寧省瀋陽市人,七十年代入伍(19世紀70年代),曾當過炊事員、話務員、通訊員、護理員、護士、幹事。1995年開始從事專業創作。現為瀋陽軍區創作室創作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 長篇小說《楚河漢界》,馬曉麗入圍了今年的第六屆茅盾文學獎,根據這一軍事題材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將門風雲》目前正在地方電視台熱播。這位上世紀70年代入伍(19世紀70年代),1995年開始從事專業創作的軍旅作家,現(2008年)為瀋陽市軍區創作室創作員,至今(2008年)發表作品百餘萬字。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楚河漢界》獲第二屆全國女性文學獎、第十屆全軍一等獎、第六屆遼寧省曹雪芹文學獎;長篇傳記《光魂》獲第四屆全軍二等獎;中篇小說《雲端》獲第十一屆全軍一等獎及遼寧文學獎;短篇小說《舵鏈》獲第六屆全軍一等獎。馬曉麗《俄羅斯陸軍腰帶》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作品《閱讀父親》

馬曉麗——《閱讀父親》 馬曉麗——《閱讀父親》

“這是一位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中職務最高的烈士,犧牲時他的兒子才出生48天;年輕美麗的母親對兒子隱瞞了他的身世,一瞞就是18年;這是一個裝滿了父親遺物的鐵皮箱,從未謀面的兒子只能從鐵皮箱中的遺物感受父親的氣息,解讀父親。”本土作家馬曉麗與丈夫蔡小東新近推出的紀實性散文《閱讀父親》,

作品《楚河漢界》

《楚河漢界》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小說,是一部關注大局的小說。它的表層主要是寫部隊的現實生活,《楚河漢界》是一部將時代性、思想性與藝術性融合得很妥帖的小說,是性格表現非常豐富、結構語言很有魅力的小說,是從思想精神到藝術表現頗具感染力的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值得國家公務員撥冗一讀的文學作品。

作品《雲端》

馬曉麗的《雲端》,這是2006年裡特立獨行的一個中篇小說。小說寫的是歷史故事,而且是革命歷史的故事。馬曉麗在兩軍對壘的狀態中反思人們精神世界的文明積累。當解放軍的雲端把這一切當成資產階級情調否定掉時,國民黨軍官太太雲端的一舉一動又喚起了她內心深處對文明的記憶。這是一個很值得探尋的話題:我們如何對待革命進程中文明的丟失。

《楚河漢界》的創作

軍旅作家馬曉麗 軍旅作家馬曉麗

馬曉麗的長篇小說《楚河漢界》是一部很地道的描寫軍人生涯的現實題材小說———雖則作品以相當的篇幅涉足了“歷史”,且追溯到了遙遠的紅軍時期及長征之後的漫漫歲月,其中也包括當代史上的“路線鬥爭”與軍人景況的描寫,但這些牽扯到了人的歷史遭遇或命運的筆墨,都是作為一種“現實”相關的回憶而被置放在小說的敘述過程中的,甚至可以斷言,凡小說中的“歷史”即使是很細緻的描寫,回憶也罷,幻覺也罷,光榮自豪也罷,內疚懺悔也罷,其落點無一例外地都在“現實”———作為一種敘述方式,也作為一種“現實”的注釋,目的還在於傳達主人公,而且是兩代軍人所面臨的困境或命運選擇;當然,也是為了揭示“現實”與“歷史”之間的那種血親般的無可割裂的內在傳承關係,從而給讀者留下更豐富的啟示及回味其中奧妙的可能。

作為一部描寫軍人生存狀態的現實題材小說,《楚河漢界》是一部很獨特、也很有創見的小說:無論是對於現時軍營生活的感受或體驗,還是在敘述的和諧、巧妙、乃至敏銳與犀利方面,都顯示出作品“捲入現實”的深度及相當的衝擊力。在軍事文學,特別是描寫和平軍營生活及軍人精神處境的長篇小說領域,可讀與耐讀自然是一部好小說的前提或流行標誌,但更重要的或從更文學的意義上說,感受與判斷好小說的依據則在於閱讀對象是否擁有新鮮的提供,如獨特的生活發現、與眾不同的現實體驗或感覺、敘述方式的創造性等等……不言而喻,即便是獲得了諸如茅盾文學獎之類桂冠的名作,也不可能抵達至善至美的絕對境界,因為作品中難免會留下某些不盡如人意的,甚至經不起推敲或歲月考驗的可批評之處,更何況是剛剛問世的《楚河漢界》,且作者在中國文壇上又沒什麼知名度。倘論《楚河漢界》的缺憾,那也同樣無可避免,如某些非貫穿性人物的符號化或在故事推進中的突然出現與突然消失……但我特別看重及感興趣的,是這部現實軍旅題材小說的開創性。

讀《楚河漢界》的人,大約都會對作品中的兩代軍人留下難忘的印象。但所謂“兩代軍人”中的“代”,僅僅是一個大概念,因為作品中的第二代軍人決不是如某些軍旅小說所津津樂道的“軍人世家”的派生物。在讀者最終了解了“兩代軍人”的所作所為後,也就真正明白可以被稱為“鐵血軍人形象”的人物。而其中的共同點則在於真誠、激情、執著,那種實事求是、實話實說的品格,那種視軍隊前景為自己生命的理想主義精神;當然,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表達個性的方式,畢竟時代不同了,面對的“現實”及可能接受的考驗也不同。

《楚河漢界》的題旨可能性已超越了所謂的軍事文學領域,而作品所揭示的人的精神狀態———無論是困惑、煩惱、憂慮、無奈、焦灼,還是充滿了“鐵血”氣息的真誠、執著,那種忠於理想與信念的堅韌不拔,其啟示的張力也大大突破了軍人生活的“現實”。

社會評論

《閱讀父親》一出世,好評如潮,很多讀者都給馬曉麗發來信息說自己有一種被刺透的感覺。除了珍貴的史料,觸動讀者的則是該書的寫法———從兒子和兒媳的角度進行敘述,用散文串聯起歷史,文字中雖然沒有過於渲染氣氛,但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情感更能讓人產生心靈碰撞。

軍旅作家馬曉麗的文筆犀利,充滿英雄氣質,很有“巾幗不讓鬚眉”之勢。除了為讀者奉獻上了《閱讀父親》,去年(2005年),馬曉麗發表在《十月》期刊上的《雲端》是2006年最值得談論的中篇小說之一,小說突破了“軍事文學”構築的基本框架,在解放戰爭的背景下,將焦點對準了兩個女人的心理“戰爭”。

馬曉麗對網路作品給予她很大的衝擊,他們坦率、真誠的情感和寫作風格是值得讚賞的,不過說到自己的創作,馬曉麗笑著說:“我只能是我,如果加入了別人的元素,終究不是自身分泌出來的,學來的東西始終還是別人的,太過造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