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村情
2007年該村工農業總產值突破了23050.12萬元,比上年增長了31.2%,其中農牧業總產值為984.2萬元,上漲了6.9%,工業總產值為21818.18萬元,上漲了32%。村級可用資金247.74萬元,與上年相比翻了一倍,農民人均收入9189元,上漲8.2%,2007年共繳納稅收75.03萬元,同期增長45.7%。本村現有黨員33名,村民代表37人。
2005年榮獲寧波市園林式村莊、寧波市四星級民主法治村、寧波市文明村、江北區衛生村,江北區環境整治示範村等稱號;2006年獲得江北區三星級文明村、江北區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等榮譽;2007年創建成功市級文化活動中心、衛生室、江北區三星級衛生村和江北區先鋒工程黨支部;2008年獲得寧波市科普示範村和江北區四星級文明村稱號。
歷史名人
一句流傳百年的民謠俗語“童姚馬徑張,銀子好打牆”,足見馬徑張氏家族當年的聲望。張氏一族的歷史,從宗譜記錄上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建築形制保存現狀歷明清至民國。而在張氏祠堂的一廂房崇德祠里,還記載著不少有名望的張氏族人。
馬徑張氏家族“亦儒亦官、亦農亦商”。清代嘉慶十年(1805)杭城赫赫有名的“張同泰國藥號”登上了歷史舞台,延續至今。其家廟宗祠也從此開始改建擴大,戎昌虜、前新屋、乾坤房、後新屋等接踵鼎立於祠堂周圍。“張同泰”第五代傳人張魯庵,還是西泠印社早期代表人物,善制印泥“魯庵印泥”,收藏曆代名家印章印譜,被譽為“海內第一家”。
在寧波乃至浙江,該家族最引以為豪的是出了中國近代史上聞名遐邇的一對兄弟外交官——張斯桂與張斯栒,他們都是從寧波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其時正值五口通商,西風東漸,他們敏銳地感覺到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勢,最終成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載入史冊的中國出色外交官。
無論做官經商務農,傳統文化在張氏家族世代傳承。如通儒型人物張斯桂遺留著作《海寧塘末議》《使東詩錄》《使東採風集》中,就處處可見其“自識處似儒家克己語,自解處似禪家參悟語”的傳統文化底蘊。“耕讀文化”成為馬徑張氏的“家族坐標”:宋、元、明立有私塾,清代始設義塾,民國時期還辦起了馬徑國小,這在當時的寧波可謂鳳毛麟角。此外還有民國女詩人、天台宗高僧張汝釗,其著作《綠天簃詩詞集》《般若花》《海鷗集》《煙水集》均為後世寶貴的文化財富。
張氏祠堂
重修於清光緒二十八年的祠堂坐北朝南,由前進、左右廂房、戲台和大廳主體建築所組成。該建築布局規正、傳統,做工精細,地方特色鮮明,是江北地區晚清宗祠的典型之一。位於祠堂中心的戲台比其他各地的古戲台高大,台口寬度達4.82米,而深度竟有6.4米,高1.57米,戲台由高達6米的石柱承托歇山翹角的亭頂,依稀可見當年的場面。
張氏後人張惠康老人說,他小時候看戲,戲班多從寧波、上海請來,台上旌旗招展、刀槍閃光,武打跟斗輕輕鬆鬆,至今還記憶猶新。然年久失修,這座祠堂已顯破敗之跡,甚至部分結構岌岌可危。因此,當天除了祭祖儀式,張氏族人討論最多的就是如何修繕古建築。
52歲的張國健這次專程從美國舊金山趕來,為了“留住家族的根”,他和弟弟共同出資百萬作為祠堂修復經費。“圖紙已經出來,需要再完善,政府也給予了專業指導和資金支持,接下來會和政府進一步商討方案。”張國健說,“祠堂是文化遺產,更是海內外張氏族人的精神家園。”
來自廣州的大學退休老師張立法2010年偶然機會從族長處得到1926年修編的張氏族譜複印本,燃起了其修編新家譜的鬥志。看到張氏後人不少已是耄耋老人,為了不讓他們留下遺憾,也為了日後更多年輕後人能夠找到“家族的根”,張立法耗費三年編撰了新家譜。“儘管不完整,但看著家譜,根的感覺更強了。”張氏族人紛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