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寧老師被全國各省市邀請執教示範課程並指導各省市幼教老師幼教知識和經驗,深受各省市幼教同仁的好評和關注。
馬建寧老師深詣教育藝術,並善於創造性地加以運用。她熱愛教育事業,具有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知識觀,具有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能和積極創新的開拓能力。她在教書育人的數十載中,對待班級工作勤勤懇懇,面對全體孩子滿懷愛心,對待教育科研不斷反思,面對青年教師孜孜教侮。
一、敬業愛生,師德高尚
馬建寧老師在幼兒教師的崗位上已經工作了23年,她把教書育人做為自己一身追求的目標。她善於抓往幼兒特點,憑著自己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啟發引導孩子,同時把自己的愛心播灑到每個孩子的心田。當家長因出差任務急,無人照料孩子時,她主動把孩子接回家,不計任何報酬,使家長深受感動。當遇到性格內向的孩子時,馬老師積極與家長聯繫,循循善誘,採用了多種教育方法,終於使孩子愉快地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同時,馬老師很注重發揮家、園、社區一體化的環境教育作用,在班級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受到家長、孩子們的喜愛。
馬老師教育教學的科研能力強,在實踐中她深深感到有了正確的理論導向,才能更好的指導工作。於是她抓緊一切時間,刻苦鑽研教育理論,並將新的教育觀念整合運用於幼兒教育實踐,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大膽創新不斷進取,特別在幼兒語言、美術教育教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教育教學的新成果。
二、勤學善思,形成特色
從教多年來,馬老師在南師大幼兒教育專家、教授的指導下,積極探索,努力實踐,參與了由南師大教科院、教科所所承擔的國家、省級幼兒教科研課題《學前兒童綜合藝術智慧的發展與研究》、《語言網路研究》、《學前兒童整體性智慧的發展與研究》和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重點科研課題《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課程體系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注重教育科研與教育實踐的緊密融合,積累了較深厚的教育教學的功底,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將“異質同構”的教育理念自然地融合進教師具體的教育行為中。
“異質同構”的理念是指在精神和物質的世界中,任兩種事物可能其表面存在著差異性,但都可以通過一定的認識途徑尋求出它們之間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從而達到對主觀及客觀世界更科學、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馬老師深刻地認識到:在幼稚園的課程中,語言和數學、體育和遊戲、日常生活和集體活動……雖然它們的外部所表現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間接或直接地表現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科學研究表明,幼兒的認知特點具有同構性、整合性的規律。幼兒在認知活動中的思維符號轉化會使幼兒認知過程表現得更靈活、更敏感,更有趣味性,更為他們所接受。馬建寧老師就是靈活的運用了“異質同構”的理論,充分的利用她在語言、美術方面的優勢,將學科教育融合進幼稚園的課程活動中,對幼稚園學科教育進行了較為深入、細緻的研究。自然有序地同構了課程中的目標、內容、程式。她通過研究,可以將一節語言活動整合進音樂、美術、科學等方面的活動內容;融合進認知、情感、態度、道德、倫理諸方面的因素。而且這種融合愉悅、自然,容易激發起幼兒的需要和興趣。而這些因素的融入又幫助她預知了不同幼兒在認知、情感和社會性方面新的需求,根據幼兒的需求,又滾動成若干個不同認知要求的活動,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形成了自己教育教學的特色。
三、投身科研,成果豐碩
馬老師努力鑽研,大膽創新,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受到孩子及家長的普遍歡迎,並獲得省、市、區級多項榮譽稱號。在投身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她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在教育實踐中,運用科學的教科研方法,進行多項教改實踐專題的研究。同時,注重經驗的積累與成果總結與提升,借鑑現代心理學、教育學、審美感知心理學等理論,撰寫了多篇具有一定價值的教科研論文,其中有8篇論文分別發表在全國、省級的核心刊物上,還有些論文獲得了市級獎項。
四、學科帶頭,勇於實踐
馬老師在幾十年的教育實踐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作為南京市幼教學科帶頭人,她勇於實踐,還通過觀摩、學習的機會與幼教同行共同切磋、研究,從1999年至2000年對全國、省級、市級、區級公開課、示範課13課時;對全省開公開觀摩示範課5課時;對全市、全區開公開,示範課7課時。聽課人數達2830人之多。
馬老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幼兒認知與情感的同構,以此激發起幼兒主動發起學習的動機;特別是在語言活動中注意把幼兒帶入語言活動所設定的特定的情感中去,帶入具有審美意義的情緒中去,喚起幼兒對學習的主動認可;同時注重認知策略和社會性的同構,使幼兒會學愛學,使社會性發展的培養貫徹在活動的始終,使認知活動不僅表現為一種對客體的認知,而且表現為對自已認知能力的再認知;此外,她更注重教師在活動中的主導性和幼兒主體性的同構,使師幼關係融洽,特別注重活動中師幼的互動作用,她在班級中進行“每日新聞播報”、“談論我最喜歡的人”、“我對你提提意見”等活動,啟發幼兒進行自由的討論。
通過不斷地對教科研實踐的理性思考和實踐,她將“異質同構”的理念升華到了更高的層面。隨著研究的不斷精深,“異質同構”的理念在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內涵更為寬廣,“異質同構”的意義不僅僅表現在各學科、各種知識結構、門類;各項知識技能的綜合,而在於將教師本身也納入到由兒童、家長、教材(媒介)、社會、自然、人及環境所組成的生態圈中去,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尋求自己、他人、他物、環境的共同的可持續發展,共享學習、成長的快樂。
五、培養青年,率先示範
馬老師作為一名幼教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名教師,她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她相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幼教的明天關鍵還在年青教師身上,因此多年來她把培養青年教師同樣作為自己教書育人的責任,一直承擔著省、市、區青年教師的學科教學的培養工作。
在幼稚園里曾帶領17位年輕教師開展了幼稚園語言教育教學及社會性審美方面的教育實踐的研究,有10人15次分別獲得語言、心理學等方面市級、區級論文的獎項。輔導青年教師進行公開觀摩課10次,均獲得好評。她在擔任南京市幼稚園語言教研組組長時,對全市的骨幹教師進行了培訓。她輔導青年教師指導幼兒繪畫,在1999年全國少兒書畫比賽中,獲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12名。同時協助南師大教授指導研究生進行幼稚園教育實踐的研究工作。馬老師通過公開觀摩及公開講座的形式,與全國、省、市、區同行進行切磋,並充分發揮教育示範的作用,在縣級,其它地區縣級幼稚園進行了有關課程,幼稚園語言教育教學方面的講座6次,受到幼教界同行的一致稱讚,認為馬建寧老師的講座既生動活潑,又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給人以啟迪。
相關詞條
-
建寧方言與客家方言
建寧方言與寧化方言中,許多常用詞相同或相近。客家地區的方言大體相同,又各有差異,差異程度也各不相同。建寧方言使用範圍主要為建寧境內,縣內鄉間與城關話又各...
名稱 相關信息 -
建北村[山西省高平市建寧鄉下轄村]
建北村 位於山西省高平市建寧鄉中部,距高平市區20公里。東臨東廟村和筱川村,南與建南村一街之隔,西與陳區鎮迪陽村隔魚仙山相連,北與北社村接壤。 全村有農...
人口情況 歷史沿革 古建文物 村名典故 歷史人物 -
霍建寧
霍建寧(英文名:Kin Ning Canning FOK)1952出生,本科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約翰大學(Saint John's Universi...
經歷 家庭 榮譽 慈善 職務 -
建寧府
地處福建省北部。南宋高宗紹興32年(1162 年),升建州為建寧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隸屬江浙行中書省杭州,15年(1278年),改為建寧路...
-
馬忠
馬忠(?-公元249年),本名狐篤,字德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建安末年被推舉為孝廉,任漢昌長。最初與劉備交談,被他稱讚為賢才。...
人物生平 歷史年表 歷史記載 家族成員 回朝故事 -
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
爨[cuàn]寶子碑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碑質為沙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於雲南省曲靖市揚旗田村,1852年移置曲靖城...
歷史 碑文 歷史典故 藝術特色 結字特點 -
建寧鄉
筱川村)、馮莊村等6個村莊,合計23個村莊。這個時期,建寧鎮與寺莊鎮、馬...地理環境地理區位 建寧鄉政府駐地衛星地圖 建寧鄉地理坐標為北緯35...。(2)董建公路:南起北詩鎮董莊村,北至蘇莊村,途徑北詩、建寧兩個鄉鎮...
地理環境 人口情況 山嶽河川 歷史沿革 村名典故 -
《建寧浦城李頻行祠》
《建寧浦城李頻行祠》是宋朝詩人周弼的作品。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馬忠[三國時期東吳武將]
馬忠(?-公元249年),本名狐篤,字德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建安末年被推舉為孝廉,任漢昌長。最初與劉備交談,被他稱讚為賢才。...
人物生平 歷史年表 歷史記載 家族成員 回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