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到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795畝(旱地 3795 畝),人均耕地2.5畝,主要種植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3579.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3.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 .08畝,主要種植蘋果、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23.4畝;草地4012.5畝;荒山荒地4535.5畝,其他面積666.9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0萬元,占總收入的44.55%;畜牧業收入90萬元,占總收入的44.55%(其中,2006年內出欄肉豬1637頭,肉牛124頭,肉羊684頭);林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99%;第二、三產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9.41%;工資性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3.96%。農民人均純收入88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人(占勞動力的1.5%),在省內務工21人,到省外務工2人。
人口衛生
到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425戶,共鄉村人口1530人,其中男性823人,女性707人。其中農業人口1530人,勞動力 915 人。該村以汗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 漢族1343, 彝族185人,苗族2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65人,參合率95.75%;享受低保 5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
文化教育
到2006年底,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5466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172人,距離六哨鄉中學9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7人,其中小學生172人,中學生8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616.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4764個(勞均 5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全村委會居住分散,文化落後,交通不便,民眾生活困難,產業結構單一,有一半以上的自然村和人口的農副產品和農用生產資料買難賣難,民眾急需改善交通落後狀況,逐步改善民眾生活,建設新農村。。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努力發展文化教育衛生事業,提高民眾整體素質,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努力增加民眾收入,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農副產品賣難買難,逐步提高和改善民眾生活,建設符合實際的具有山區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總數59人,黨員中男黨員50人,女黨員9人。 團員1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