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地質公園

馬山地質公園

馬山地質公園(Mashan Geological Park)位於 即墨市區西郊約7公里,由4個相連的山體組成,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山”。山之西南部呈柱節理狀節理,筆直挺拔,排列緊密,形似一片密林,亦稱“馬山石林”。總面積7.7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33.1米。山體含有柱狀節理石柱群、矽化木群、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等豐富的地質遺蹟,約為1億年前岩漿湧出地表凝固而成。地質遺蹟豐富、獨特,有較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地質界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1993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為省級地質自然保護區。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風景介紹

馬山石林

馬山地質公園 馬山地質公園

馬山石林(Mashan Stone Forest)是柱狀節理石柱群,位於山之西南部,淺粗面火山岩柱狀。高26米,寬150米,單柱獨立,巍巍壯觀,是世界三大石柱群之一。可與美國的“巨人堤”、英國的“魔鬼塔”相媲美。柱狀節理群,多發育於玄武岩中,一般呈5棱或6稜柱狀。而馬山節理柱群發育於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在地質學中較為獨特 。

矽化木博物館

馬山地質公園 馬山地質公園

矽化木(Silicified Wood)俗稱木化石。現已發現並保存完好的有26處,直徑0.1米左右,高10米,其形狀、紋理與樹木無異。其數量、規模均為國內罕見。最大的一株為1983年發現,高13米,粗端直徑0.8米,細端0.6米的南洋杉木化石,屬白堊紀,整體有橫斷紋理,紋理明顯,年輪清晰,為中國發現矽化木的一種新類,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雲龍湖

雲龍湖 雲龍湖

雲龍湖(Yunlong Lake)位於馬山石林以西,宛如一條白堊紀巨脊恐龍橫臥層林,山頂藍天白雲,山底湖水蓄滿,雲、“龍”、湖三位一體,相依相稱,構畫出一副秀美壯麗的山水畫面。

接觸變質帶

馬山地質公園 馬山地質公園

接觸變質岩帶(Contact Metamorphic Rock Belts)分布在馬山東坡,馬山極頂下,為火山岩(上層)與沉積岩(下層)的接觸變質帶(中部)。由於岩漿的入侵及對圍岩的烘烤等諸因素,在接觸帶部位岩層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觸變質作用,形成了暗色接觸變質帶。長達幾百米的接觸變質岩帶,宛如一條“黑色長龍”,將火山岩與沉積岩截然分開,極其壯觀,具有非常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

宗教

馬山在歷史上一直為宗教聖地,道教佛教雲集。山前有明代光宗皇帝賜號“慧覺禪師”,劉仙姑為“白雲庵”第一代主持。明朝末年,道教“泥丸大師”李常明在山上建“玉皇殿”,山後建“聖母殿”、“無成殿”、“雪種殿”等殿宇15處。馬山民間故事多,狐仙顯靈、濟公井、將軍橋等美麗的傳說廣為流傳,香火不斷。濟公井位於山凹處,又稱“丹泉井”,泉水常年不涸,有“窟中疑滾千層浪,地底遙通一線天”。原有殿宇多毀於戰爭年代。1993年前後修復白雲庵、玉皇殿,恢復部分宗教活動。

植被

馬山山體植被大致可分為林木、灌叢、草甸和作物植被等四種類型。宜林地帶林木覆蓋率為50%,主要是針葉、闊葉混交林;灌木叢多由棉槐、竹子、酸棗等小灌木叢構成;草甸以山草為主的禾本科、菊科、豆科、莎草科等構成,覆蓋率達草甸區域的90%以上。

考證

據考證,馬山石林是1億多年前由火山岩漿冷凝而成,現裸露部分高達28米,厚約 30米,跨度達 150米。柱狀節理石柱群由無數根直徑一米左右、呈四棱、五棱或六稜柱狀的單個柱體緊密排列組成,氣勢雄偉,非常壯觀。柱體內含有許多安山岩氣孔晶洞,洞內有大量的方解石、冰洲石晶體,呈菊花瓣狀,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尤其在安山岩中,發現此柱狀節理在我國尚屬首列,是世界柱狀節理石柱三大奇觀之一,從規模和科研價值上,都可與世界聞名的英國玄武岩狀節理"巨人堤"和美國響岩體柱狀節理"魔鬼塔"相媲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