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籙巷

馬大籙巷,是蘇州一老地名,全長僅240米。

馬大籙巷是蘇州一老地名。小小的馬大籙巷離“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有一段距離,和城東北絲織行業雲集的“萬戶機聲”則離得更遠。 全長僅240米的小巷裡,卻也集中了不少的工廠和作坊,似乎是蘇州舊時代經濟活動的一個縮影。從東往西依次過來,10號和平里(太平天國軍械所內)的大廳是幛絨廠,後來規模擴大了,搬遷出去。這裡又成了木器廠,主要製作盆桶和壽器,成品就堆放在備弄里,小孩在裡面鑽出鑽進捉迷藏,走過時冷不丁棺材裡會升出個小腦袋,把大人都嚇一跳,惹得小鬼們哈哈大笑。14號的門廳是牙刷廠,規模不是很大,全憑手工操作,但人不可貌相,它竟然是全市牙刷行業同業公會的所在地,所以每月總有幾天特別熱鬧。過去各戶的漿水配方是一門絕活,也是作坊主的吃飯老本,輕易不會外傳。19號最里闕鳴皋家是辣製品作坊,常常跟著大人去買辣醬。對門35號的南洋電池廠可能最象一家“廠”了,有新式機器,過去小巷裡沒有動力電,廠里有一台小柴油機,產品也是正經八板的電池,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以後,發展很快,遷到廉溪坊白蜆橋堍,改名蘇州電池廠,在蘇州輕工業中也不算很小。90年代拓寬干將路,後來又體制改革,電池廠下落不明。隔壁30號的傅家開了織布廠,依稀好象是有4台手工織機,因為那時大人看管緊,不讓隨便串門,記憶也不是很清晰,織布廠的卡他卡他聲什麼時候消失的,竟然回想不起來了。除這些“廠”以外,馬大籙巷還有三家成衣店。17號張姓、35號王水福和37號老裁縫,巧的都是朝北門面。
朝南門面卻有兩家同為朱姓、同為外科醫師的診所。東頭4號朱少琴擅長治療栗子頸,也即今天的頸淋巴結核病。16號朱葆良在蘇州有點名氣,祖傳秘方利彤丹可以治療慢性闌尾炎,其他癰瘍瘡癤痘都有獨到之處。過去病人從東頭梃船橋上岸,只知道找朱醫生,少琴捷足先得,兩家為此不和。民初顏文粱大師在國際畫展中得獎油畫“廚房”,就是以16號朱家為藍本,已近百年,但至今仍是廚房,只是知者已甚少。朱葆良去世後,診所由兩個兒子執掌,但長子早逝,次子朱小良名聲鵲起,後進入中醫院,現在是中醫外科專家,朱小良續弦夫人陸秀玉,是周圍一帶著名大美女。此老屋現仍為朱家居住。
半個世紀彈指一瞬,馬大籙巷物是人非。因為有許多控制保護建築,巷裡大興土木,舊貌盡換新顏色。諸多老鄰居也僅26號內尚有幾許熟人。偶然外出,均特意穿巷而過,孩童皆要“笑問客從何處來”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