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我血之血》 | 電影 |
2012年 | 《沉睡的美人》 | 電影 |
2010年 | 《不是姐妹》 | 電影 |
2009年 | 《征服》 | 電影 |
2006年 | 《婚禮大導》 | 電影 |
2003年 | 《再見,長夜》 | 電影 |
2002年 | 《信仰時分》 | 電影 |
2001年 |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 電影 |
1999年 | 《奶媽》 | 電影 |
1997年 | 《洪堡王子》 | 電影 |
1994年 | 《蝴蝶的夢想》 | 電影 |
1991年 | 《判決》 | 電影 |
1988年 | 《安息日》 | 電影 |
1984年 | 《亨利四世》 | 電影 |
1982年 | 《眼睛和嘴巴》 | 電影 |
1980年 | 《虛無縹緲》 | 電影 |
1977年 | 《海鷗》 | 電影 |
1976年 | 《凱鏇進行曲》 | 電影 |
1972年 | 《以父親的名義》 | 電影 |
1967年 | 《中國是近鄰》 | 電影 |
1965年 | 《怒不可遏》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我血之血》 | 電影 |
2012年 | 《沉睡的美人》 | 電影 |
2010年 | 《不是姐妹》 | 電影 |
2009年 | 《征服》 | 電影 |
2006年 | 《婚禮大導》 | 電影 |
2003年 | 《再見,長夜》 | 電影 |
2002年 | 《信仰時分》 | 電影 |
1999年 | 《奶媽》 | 電影 |
1997年 | 《洪堡王子》 | 電影 |
1994年 | 《蝴蝶的夢想》 | 電影 |
1991年 | 《判決》 | 電影 |
1988年 | 《安息日》 | 電影 |
1984年 | 《亨利四世》 | 電影 |
1982年 | 《眼睛和嘴巴》 | 電影 |
1980年 | 《虛無縹緲》 | 電影 |
1977年 | 《海鷗》 | 電影 |
1976年 | 《凱鏇進行曲》 | 電影 |
1972年 | 《以父親的名義》 | 電影 |
1967年 | 《中國是近鄰》 | 電影 |
1965年 | 《怒不可遏》 | 電影 |
製作影片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06年 | 《婚禮大導》 | 電影 |
2003年 | 《再見,長夜》 | 電影 |
2002年 | 《信仰時分》 | 電影 |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歐洲電影獎 |
|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
義大利大衛獎 |
|
人物評價
馬可·貝羅奇奧和貝納爾多·貝托魯奇一度被譽為義大利電影的“兩大脊樑” ,馬可·貝洛奇奧導演雖然在中國觀眾心目中的知名度比不上貝托魯奇,但在歐洲觀眾的眼裡,他和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的地位一樣崇高 。影片《怒不可遏》是他本人的成名作。他擅長兩類題材,一類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剖析資產階級倫理道德的“崩潰”,另類是具有政治色彩的影片或“政治電影”,他的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人性和現代社會新舊勢力的對照 。 (網易娛樂評)
馬可·貝羅奇奧的作品以撻伐建制及它對個人的壓抑聞名,他的作品特別揮灑著一股怒不可遏的力量。教會、學校及家庭等在他的鏡頭下,不乏傾軋內哄、畸情怪態,既荒誕似馬戲表演,又冰冷如人格屠場,並且以小見大,把整體社會的質素暴露無遺。貝羅奇奧無疑左傾,但他對“革命”的反思十分精闢獨到,他的作品中的新舊衝突雖多以年青人的勝利或毀滅一切結束,可是他們往往勝在手段更為野蠻無情,看似這些流露黑色幽默的政治寓言,觀者不難品味到超現實的奇想或布努埃爾式的機鋒 。 (新浪娛樂評)
馬可·貝羅奇奧曾與貝納爾多·貝托魯奇並列為義大利新電影的兩大棟樑,後者作品流麗詩情,他的風格則是冷傲激烈並存,靜觀熱諷,自然地餚入象徵暗喻 。 (Mtime時光網評)
馬可·貝羅奇奧回歸劇情電影后,近二十年除了經敘演繹文學歷史外,更突出的是視野包攬人性的原始地帶,他擅於營造情慾遊戲和建制的弔詭關係,選材時敘驚世駭俗,特別是涉及女性心理和現代社會的兩性衝突,而從性的曖昧和新舊勢力的並置對照中,展現出種種旖旎紳遂的感思,贏來了維斯康蒂“繼承人”的稱譽 。與義大利導演的貝托魯奇不同的是,馬可·貝洛奇奧對於“外面的世界”並不感興趣,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關注義大利的歷史、政治與現狀,以及義大利人如何生活。雖然貝洛奇奧的作品在本國頗受歡迎,但一旦到了國際電影節上卻始終與大獎無緣 。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