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理論研究:兼論中國農地產權制度改革與創新

一、土地產權制度變遷理論 五、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演化理論 六、土地習俗產權制度理論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裝: 5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10094845, 9787010094847
條形碼: 9787010094847
尺寸: 23.8 x 16.4 x 2 cm
重量: 680 g

作者簡介

洪名勇,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貴州省省管專家,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重點學科農業經濟負責人(帶頭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貴州大學學術委員,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省級教學團隊帶頭人,“211工程”重點學科帶頭人和負責人。主持國家科基金(2項)、國家軟科學基金課題1項、中國科協、教育部、國家統計局、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3項)、省社科基金課題、省軟科學課題等省級以上課題20餘項,參與完成世界銀行課題一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三項、省社科基?等省級課題10餘項;獲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省部級社科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三次,三等獎三次,獨立或者以第一作者出版專著5部。
在《民族研究》、《經濟學家》、《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經濟問題》、《高校理論戰線》、《中國軟科學》、《農業經濟問題》等多種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60餘篇。

內容簡介

《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理論研究:兼論中國農地產權制度改革與創新》研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是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問題之一,農地產權制度改革不僅是關係到“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課題之一,而且為發展馬克思土地產權理論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資料。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選題意義和價值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二、選題的意義及價值
第二節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主要觀點、創新、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主要觀點和創新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理論框架
第一節 馬克思產權制度理論框架
一、馬克思分析產權制度問題的方法
二、馬克思產權制度理論框架
第二節 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理論框架
一、土地產權制度變遷理論
二、土地產權權能理論
三、馬克思的土地產權權能結合與分離理論
四、馬克思的土地產權商品化、配置市場化理論
五、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演化理論
六、土地習俗產權制度理論
七、土地產權制度多樣性理論
八、土地股份制理論
第三章 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理論在中國的發展
第一節 土地革命時期馬克思土地產權理論的發展
一、農地產權制度安排的特點
二、毛澤東的土地革命思想
三、毛澤東的農民土地所有制理論
四、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合作社思想
第二節 土地私有向公有變遷時期馬克思土地產權理論的發展
一、土地制度的產權特徵
二、對馬克思公有產權理論的繼承和發揚
第三節 改革開放至今馬克思土地產權理論的發展
一、農地家庭承包制對馬克思土地產權理論的發展
二、科學發展對馬克思土地產權理論的發展
第四章 馬克思的土地制度變遷理論與中國農地產權制度的變遷
第一節 馬克思的土地制度變遷理論
一、原始的土地公有產權制度
二、奴隸制、封建制土地私有產權制度
三、資本主義士地私有產權制度
四、社會主義土地公有產權制度
第二節 建國前我國外在農地產權制度的變遷與演進
一、原始社會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
二、奴隸社會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
三、封建社會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
四、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
第三節 建國至改革開放前農地產權制度變遷
一、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1949-1953年)
二、50年代中期的初級農業合作化(1953-1956年)
……
第五章 國家與土地產權制度變遷: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分析及套用
第六章 利益集團、利益衝突與農地產權制度演化理論
第七章 馬克思土地產權制度多樣性與我國農地產權改革的多樣性
第八章 馬克思土地習俗制度理論與我國農地習俗制度研究
第九章 馬克思土地股份理論與中國農地股份制度改革
第十章 馬克思的土地產權配置市場化理論與農地產權市場的培育
第十一章 用馬克思土地產權理論指導我國家地產權制度創新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