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自傳(第1卷)

”因此,在多次嘗試和數百頁的草稿之後,馬克?吐溫開始其“最終的正式計畫”,講述其人生故事。 ”馬克?吐溫遺囑要求他的自傳100年之後才能出版,當自傳出版的時候,他已經“死亡,沒有意識,事不關己”,所以可以暢所欲言“整個坦白的內心”。 ”同時,這本自傳也不乏馬克·吐溫對私生活的講述,他甚至用了很長的篇幅,抒發他對一個女人的憤怒。

內容介紹

“我震驚了!” 馬克?吐溫1904年寫信給一位朋友,“我會把這個告訴你。如果不嘗試一下,你將永遠無法知道口述傳記帶來的享受。”因此,在多次嘗試和數百頁的草稿之後,馬克?吐溫開始其“最終的正式計畫”,講述其人生故事。他的創造性方法——“選取的起點並不需要是你生命中任何特殊的時間。”他寫道,“自由暢想並縱覽一生,只講述你腦海中當時讓你感興趣的事情,當你對一件事興趣下降的時候就拋棄它。”很自然的,他無法抵抗使用喜劇和誇張的手法,“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明這種方法。”
馬克?吐溫遺囑要求他的自傳100年之後才能出版,當自傳出版的時候,他已經“死亡,沒有意識,事不關己”,所以可以暢所欲言“整個坦白的內心”。
2010年是馬克?吐溫去世100周年,在慶祝這個重要的里程碑時刻,美國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書,法律出版社引進中文著作權,經過艱苦的翻譯和編輯工作,現在為讀者奉上此書。
——————————
1910年4月21日,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因心臟病病發辭世。死前,他遺下5000頁的自傳手稿,因其間有對政治的尖銳批評,因而遺言“身後100年內不得出版”。在作家去世100年後,美國加州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11月正式出版他的完整權威版自傳。而法律出版社已高價引進中文著作權 。
馬克·吐溫有著高超的幽默、機智與名氣,被稱為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為“美國文壇巨子”。擅長寫具有諷刺意味小說的他將這種風格帶到了他的自傳之中,書中,這位睿智的學者嬉笑怒罵,談笑風生間將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展現給了我們。對與自己同時代的文學人物,馬克·吐溫沒有談及太多,但對批評家這一行當表達了自己的觀感:“我認為,批評家的工作是所有職業中最腐化墮落的,沒有任何真正價值。”“儘管如此,隨它去吧。”“這是上帝的旨意,我們必須要有批評家、傳教士、國會議員和滑稽演員,我們必須承受這些負擔。”同時,這本自傳也不乏馬克·吐溫對私生活的講述,他甚至用了很長的篇幅,抒發他對一個女人的憤怒。他似乎是以一種很隨意的方式在書寫自己的人生,想到了就說出來瞭然後記錄下來,可是,細細斟酌之下,字裡行間都包含著他的睿智。
除卻辛辣,馬克·吐溫日常生活中的“搞笑”天賦也可從自傳中覓得。自傳管理人赫斯特稱:“這份書稿我已經讀過無數次,但每一次都忍不住發笑。這個男人的言談笑罵皆成文學,而自傳則是高潮,是那種創作力的頂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