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30毫米,翅展60~65毫米,全體黑褐色。頭、胸部密生褐色鱗片,觸角黑褐色,近膨大處呈白色,複眼赤褐色,前翅中有黃色長方形大斑紋2個,近外緣有1個較小的黃色斑紋,後翅黑褐色,前後翅緣毛均呈白色。
卵
橫徑約2毫米,饅頭形,初散時黃色,後變為紅色,卵殼表面有放射狀白色線紋。
幼蟲
長50~64毫米,體表被白色蠟粉,頭部黑色呈三角形,前、中胸小呈頸狀,後胸以後漸大,腹部第3節以後大小相等。
蛹
圓筒形,體長36~40毫米,被白色蠟粉,口吻伸至腹部末端,其尖端與體軀分離。
生活習性
廣西一年發生2代,福建一年可發生4代。以老熟幼蟲在葉苞中越冬。成蟲白天活動,吸食花蜜,雌成蟲於交尾後一天開始產卵,邊飛翔邊產卵,每頭雌蟲可產卵30粒左右,卵散產於葉片上。幼蟲孵化後先取食卵殼,後到葉緣卷葉為害,早、晚和陰天伸出頭部食害附近葉片。幼蟲老熟後即在其中化蛹。在福州 4~5月開始為害,8~9月發生較多。
控制方法
①農業防治。人工捕殺,在幼蟲初發時摘除蟲苞,殺死其中蟲體;冬季與春暖前將枯葉殘株砍下,燒、漚作灰肥、堆肥,以消滅潛存的幼蟲和蛹。
②生物防治。赤眼蜂能寄生香蕉弄蝶卵,可加以利用。
③化學防治。在幼蟲低齡期,噴射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
藥用價值
【來源】
藥材基源:為弄蝶科動物香蕉弄蝶的幼蟲或成蟲。
採收和儲藏:夏季捕捉,捕後置瓦片上焙乾,研末。
【性味】苦;寒
【歸經】肝;膽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聤耳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吹耳。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志》: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能。治化膿性中耳炎。
【摘錄】《中華本草》。
【出處】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