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觀山

據香爐觀前石碑“廟建魚山”之載,可證香爐觀山原稱魚山。 在香爐觀山西邊百支峽溶洞的陰河中,經常可見群魚上下。 為感魚祖之德,人們曾在山頂建成“魚山寺”,後來掘得的“石香爐”,就是魚山寺的遺物。

結構

香爐觀一峰崛起,四野廣闊,山巒重疊,溪流縱橫,林海浩瀚。橫斷山、亮埡山、剩頭山、獅子腦等諸大山脈,環繞四周,綿亘起伏,凜屏如城。站在香山腳下仰望山頂,方覺得香山秀美柔和,沒有直插雲霄的陡峭,也沒有飛崖陡壁的險峻,山上古木蔥鬱,廟宇猶隱若現。
登上山頂,近處,雜樹生花,楊柳吐綠,千絲萬絛隨風舞動,桃花綻放,落英在風中翩翩飛去,星星點點撒落草叢。清風撲面,芳香濃郁,令人神清氣爽,格外舒適。遠眺,高瞻遠矚,目擊千里,心胸豁然開闊。只見鷹擊長空,雲霞掩映,遠山連綿起伏,若隱若現,“四面青山低環抱”的感覺頓在眼前。

景觀

香爐觀一帶,頗多奇景異物,如長梯隘(3A級景區)。百支峽溶洞,千孔百穴,奇妙異常。瓜子洞的鐘乳石,形態優美多姿。牙齒洞的古人牙齒,拾之無窮。還有神龍噴魚、犀牛潮水、仙女鑿光諸奇。鷂兒岩的獼猴、黃石江的娃娃魚、趙家界的梭羅樹獨具特色,大為可觀。
(按:“魚從洞中來”的奇觀,在石門多處可見,並有各自不同的規律。有的一年出魚數次,有的常年游魚不斷,有的只在雷雨交加的前夕才有陽魚流出,有的經過聲音或其它震動才從洞中湧出。原因可能是因為境內岩溶地貌發育,過去地殼抬升產生了一些地塊間的斷裂、錯位,給地面留下漏斗、溶濁窪地、落水洞、乾谷等,因而出現多處暗河、陰洞、冒泉、沼澤,魚就生活在這些地方,一有機會或氣候變化,便尋找出處從洞中流出,從而形成“魚從洞中來”的處處奇觀。)

歷史

香爐觀山古有香爐觀,故名。該寺始建何時,尚無考據,僅存石香爐一隻,且雕刻精緻,完整無缺。傳說是清初一隅和尚在山頭(即現在學校的小操坪)掘出這隻香爐後,遂於清康熙30年修建廟宇,定名“香爐仙剎”,簡稱“香爐觀”,今人亦稱“香山寺”。乾隆24年達雲僧再次引領瑤台,完善寺場,寺場及附近所屬廟田廟地共250餘畝。寺宇華麗,雕樑畫棟,佛像神器,琳琅滿目,石雕、木刻、泥塑佛像100餘尊,無不生動活現。還有石質五層塔式化錢爐,直徑1米,高達4米,晨鐘暮鼓,一應俱全。四時香火不斷,朝佛者絡繹不絕。
建廟後,佳持僧一隅和尚親植杉萬株,林蔭蔽日,古木參天,甚為壯觀。至民國初年,有石門縣遠洋留學第一人劉孔階先生在此將廟宇改建成校舍,辦學興教,推動了石門縣西北山區文化教育的發展。但廟中神器佛像在歷次變革中毀棄殆盡,現尚存化錢爐、石香爐和古杉二株。其中一棵古木已是枯枝光桿,老態龍鍾;左邊的一棵卻還蔥蔥鬱郁,生機盎然。
據香爐觀前石碑“廟建魚山”之載,可證香爐觀山原稱魚山。山麓有魚泉和神龍泉。每年雷雨季節,魚泉有陰魚隨泉噴流躍出。在香爐觀山西邊百支峽溶洞的陰河中,經常可見群魚上下。這裡高山峽谷中的野竹溪,由於四面高山堵塞,僅有氽洞引流,常年有奇魚暢遊其中,俗稱“土洋魚”。傳說山中紅魚洞曾有紅魚自洞口飛上紅魚溪安家落戶。魚山底下奇魚數出,民間以為此山是魚鱉發源之地,故名魚山。還說魚山底下是水府龍宮,內有魚祖——魚龍王,專司魚鱉的繁衍生息,並由犀牛侍衛。每年魚祖打發一批子孫自龍門(魚泉)奔向江河湖海,繁衍於世界。為感魚祖之德,人們曾在山頂建成“魚山寺”,後來掘得的“石香爐”,就是魚山寺的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