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強迫學生獻血事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東區“強迫性”組織數百名將於明年畢業的本科生獻血。該校校醫院方面甚至表示,對符合獻血標準卻拒絕獻血的學生將依校規進行處罰。

事件概況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東區“強迫性”組織數百名將於明年畢業的本科生獻血。該校校醫院方面甚至表示,對符合獻血標準卻拒絕獻血的學生將依校規進行處罰。校醫院書記在表述這一做法的法規依據時,卻出示了一份已於1998年經衛生局認定廢止的《工作辦法》。

事件詳情

不獻血須近視1000度以上

記者中午12點在該校圖書館看到,校醫院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正在組織經濟、安工、企管三個系的2001級本科生獻血。醫生安排學生們首先驗血,驗血合格的學生髮給一張獻血單。企管系學生王一青拿到獻血單後愁眉不展,他雙眼近視達800多度,同仁醫院醫生勸他不要獻血,但校醫卻以“近視1000度以上可免獻血”為由,拒絕了他不獻血的請求。直到下午獻血結束時,校醫院讓王一青交了50元化驗費,才同意他不獻血,並告訴他“要不是學校獻血任務完成了,肯定不允許這樣”。

不獻血就不發學位證

事實上該校因拒不獻血而受到處罰的學生並不鮮見。2001級一位學生介紹,去年該校曾有一名預備黨員因不獻血被取消了入黨資格。企管系兩位老師也說,在獻血動員會上系裡說,不獻血就不發給學生學位證。

對此校醫院書記趙文漢的解釋是,學校《關於學生獻血的規定》規定:“對健康適齡的學生拒絕獻血體檢以及符合獻血體格檢查標準而拒絕獻血的學生,各院、系要進行批評教育。對經過批評教育仍拒絕獻血的學生,取消其各類榮譽稱號的評選資格,取消獲得各類獎學金、貸學金和公費醫療的資格。”

依據的竟是過期檔案

趙文漢拿出市政府和市衛生局1993年頒發的《北京市公民義務獻血組織管理工作辦法》作為依據,其中規定:“大專院校學生在校期間獻血一次。”

北京市衛生局法規處陳小姐表示,該辦法已於1998年10月1日廢止,新條例將相關條款修改為“提倡18周歲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現役軍人和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率先獻血”。而一位知情人透露,北京市大專院校按規定都有65%的獻血任務,學校完不成該任務就得不到“精神文明單位”的稱號。

學生反應

首都經貿大學組織學生獻血的第一天。數百名學生按照程式依次完成獻血。然而,許多大學生獻血之後的反應卻出人意料:“這是‘強制’獻血。”理由是,在之前的動員會,教師曾宣布———不獻血就要扣學分。學生們紛紛向記者表示, 這樣做太不合理了

學生:扣學分太不合理
12月16日上午,首都經貿大學西校區組織學生獻血的第一天。11時30分左右,第一批學生在校醫院體檢完畢,來到圖書館一樓大廳等待獻血。中午12時剛過,血站的工作人員趕到了圖書館。在學校校醫院、各系領導及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兩三百名學生有條不紊地排隊,採血完成後,分別領取200元營養費後離開。

一名大三學生完成獻血之後對記者說:“獻血是光榮的事情,我們都支持。可是學校不該強迫我們獻啊。”

誰在強迫獻血?———這名學生解釋說,系裡老師曾宣布,符合條件而不獻血就要扣學分,甚至影響到能不能按時畢業。

另一名統計系男生也告訴記者,12月9日,系老師召集全體學生開會動員大家獻血,並宣布:通過體檢符合獻血標準的每人獻血200cc,學校補助每人200元並免費提供早餐。如果符合獻血標準而不獻血,就要扣除該生綜合素質學分1分。這名男生還說,每年組織大三學生獻血已經是該校的一個慣例。

而前幾年的懲罰更嚴厲,不獻血就不發給畢業證。

隨後的採訪中,記者詢問了許多學生對這次獻血的看法。有一點是大家共識的:獻血本身是利人利己的好事,應該提倡和鼓勵。但是,對於學校規定“處罰措施”,他們大都表示了不理解,認為這樣的做法打擊積極性:“本來挺願意獻血的,但學校規定不獻血就要受到懲罰,讓人不舒服,有一種自願變成被強迫的感覺。”學校:只為完成指標 。

令這些獻血學生不甚理解的,是校方制訂的《學生獻血規定》。據了解,2001年以前,該校曾經規定,“在校期間符合獻血標準但不獻血的同學,畢業時不授予其畢業證”,之後在有關部門的干預下取消了這條規定。但不獻血便取消其榮譽評選資格、獎學金、助學貸款和在校醫院就醫的醫保等規定保留了下來。此外,今年還增加了扣學分的處罰規定。

校方態度

首都經貿大學校醫院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解釋說:此規定是為了保證完成北京市獻血辦分配下來的獻血指標。如果不能完成這個指標,校醫院就拿不到獻血辦發的血證,以後學生和教職工在校醫院看病需要用血時,就不能用平價血而要用高價血,連學校也有可能受到批評。所以學校歷年來對此事格外重視,每年獻血時都成立“學校獻血辦公室”,由專人負責指揮協調。然而,面對獻血指標,很難保證學生都願意獻血,因此,學校在積極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制訂了《學生獻血規定》。

首都經貿大學宣傳部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學校的學分制中增加了10分的綜合素質分,畢業時修不滿這10分就不能畢業。為了鼓勵和約束學生獻血,學校在10分中為獻血特設了1分,凡是符合獻血標準不獻的都要扣除這1分。這位負責人說:“1分是很難得到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他還表示,拒不獻血的學生在學校填寫其畢業鑑定和向用人單位推薦時,都可能受影響。這位負責人說,據他所知,不只首都經貿大學,北京許多高校也把獻血和學分聯繫了起來。

事件性質

媒體剛剛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東區“強迫性”組織數百名將於明年畢業的本科生獻血一事進行了報導。媒體剛剛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東區“強迫性”組織數百名將於明年畢業的本科生獻血一事進行了報導。媒體剛剛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東區“強迫性”組織數百名將於明年畢業的本科生獻血一事進行了報導。我國目前的醫療用血來源為個體供血、義務獻血、無償獻血。除個體供血外,義務獻血和無償獻血都屬“無償”性質。為確保病人用血,政府依法動員和組織適齡的健康公民開展無償獻血活動,然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強迫學生獻血、首都師範大學外語學院與美術學院部分大三和大四的學生停課義務獻血並讓來例假的女生都必須在校醫院內脫衣檢查,以決定是否獻血的做法就是非法的行為,更是不人道的做法,對這種強迫獻血的做法在高校必須喊停。

《光明日報》的評論指出,高校這種強迫獻血、讓女生脫衣檢查是否獻血, 是一種非法的行為,是一種高校的特權。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二條規定:“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作為高校的大學生,也是公民,他們正在高校接受高素質的教育、學習,也有義務獻血的權利,可獻血是公民自願的選擇,大學生也有自願獻血權利,然而學校利用特權強迫性讓學生獻血, 有違背獻血法的規定,這種做法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