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平縣黃岡鎮

饒平縣黃岡鎮

黃岡鎮地處南海之濱、閩粵交界,是饒平縣城所在地和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廣東東大門”之美稱。這裡依山傍海、一河南岸,鍾靈毓秀、物華天寶。黃岡河由北向東南貫穿鎮區注入南海,地勢北高南低,副熱帶海洋性季風帶來了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雨量和均等的日照,使這裡四季如春,是宜居、宜業、宜游的人間勝地。擁有“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省鄉鎮企業百強鎮”、“技術創新專業鎮”、“廣東省城鎮經濟綜合發展力廣東百強、粵東十強”等十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全鎮總面積96.6平方公里,轄仙春、碧崗、碧春、霞東、霞中、霞西、山霞、新霞、新厝、新合、獅頭寨、下埭仔、洪西寮、薛厝寮、山美、後港、和石、東峽、嶼山、大澳、碧洲、汛洲、里和睦、大畔寮等24個村委會和龍眼城、上林、寨上、城北、紅光、聯光、河南、西門、石埕、南門、楚巷、下市等12個社區居委會及1個綜合場共37個村(居)民自治組織。2012年戶籍人口19.7萬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旅居海外僑胞約2.6萬人。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黃岡 歷史悠久,創建於宋淳佑乙巳年(公元1245年),古稱瓮城。相傳此地古為黃土崗,故名黃崗,因“崗”與“岡”相近,易名黃岡。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置黃岡巡檢司,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屬宣化都黃岡堡。民國十七年始立政區,1940年建鎮,民國時期一直為饒平三鎮之一。1951年8月縣人民政府在黃岡鎮設立辦事處,1953年1月饒平縣治由三饒鎮遷此,黃岡鎮成為了饒平縣縣城鎮。1958年黃岡、鳳江、井洲、聯山合併成立鳳江人民公社,1959年6月又從鳳江人民公社析出,成立黃岡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黃岡鎮人民政府建制,1986年9月,東界的仙春、碧崗兩鄉和鳳洲區併入黃岡鎮。政區至今不變。鎮政府駐地原置於丁未路黃岡蔡厝祠內,1997年改駐地於黃岡鎮沿河北路。

地理環境

黃岡鎮位於東經116°6′,北緯23°4′,東鄰福建省詔安縣,西連錢東鎮,南至南海,北接聯饒鎮,處於汕頭和廈門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歷來是閩粵兩省物資交流的一個重要集散地。陸路距廈門197公里、汕頭58公里、深圳328公里,距潮州港20公里,距建設中的廈深鐵路饒平站場7 公里。汕汾高速公路、國道324複線、省道坑海線和進港公路、黃三線、豐柏線以及建設中的環城北路、擴建中的迎賓大道等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為綱、縣道村道為目,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陸上交通網路。位於縣城南端柘林灣的潮州港是國家對外開放的一類港口,港口距台灣高雄186海里,至香港192海里,貨輪可直航各大港口。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地理位置,使黃岡鎮成為粵、閩、台經濟輻射的交匯點。

自然資源

優越的自然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造就了黃岡鎮物產豐饒。全鎮共有園地2682畝、林地25532畝、淺海灘涂10933畝,形成了糧食、水產、水果、蔬菜、禽畜五大農業生產基地。10.5公里長的岸線,孕育出了豐富的水產資源,對蝦、鰻魚、大澳泥蚶、疊石赤蟹等水產品飲譽海內外。黃岡鎮先後獲得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省水產養殖萬噸鎮”和“ 全國農牧副漁豐收獎”。 201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6.0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915元。

人口民族

2012年戶籍人口19.7萬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旅居海外僑胞約2.6萬人。

經濟概況

黃岡鎮現已建成一個省級台商投資區、二個縣級工業園區。2012年,全鎮共有工業企業89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為25家。產品種類涉及水族機電、電子元件、糧食機械、運動器材、木器加工、塑膠製鞋、化工香精、醫藥保健、水產品、茶葉等食品類加工、毛織服裝、工藝飾品、金漆木雕、印刷包裝、陶瓷建材、食品飲料等近20大門類4000多個花式品種,產品遠銷香港、台灣、東南亞和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以工業為主體、外向型為重點的經濟發展格局。黃岡鎮工業龍頭產業——水族機電,列入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以廣東海利集團、博宇集團、日生集團、恆通集團等為代表的高新科技型民營企業異軍突起,“海利”、“博宇”、“日生”、“恆通”等著名特色水族品牌產品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水族機電產品重要的生產出口基地。全鎮擁有著名商標9個,其中國家馳名商標1個(金灶);著名品牌11個,其中國家名牌1個(嶺頭單叢茶);專利產品313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民營科技企業21家、農業龍頭企業8家、省智慧財產權企業3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8個、省民營企業自主創新500強企業1個、國家農業部“水產品加工示範基地”1個。2010年被省評為“技術創新專業鎮”,水族機電產品類被省列為“廣東省特色產品示範基地”。2012年全鎮工業總產值38.46億元,外貿出口1.8億美元,年外貿出口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23個,利稅4.18億元。

社會事業

轄區內現有中共饒平縣委黨校和饒平廣播電視大學2所高等教育學校;貢天、現代、鳳江3所技術職校; 11所中學,其中饒平二中是國家示範性高中,省一級學校5所,市一級學校2所; 28所國小,其中省市一級學校各2所;幼稚園54所,其中省一級園1所,市一級園3所。有2個獎教獎學基金會;30個圖書館(文化站),藏書量達3.64萬冊。國中普及率99%,國小普及率99.9%。鎮內還建成有縣圖書館、縣文化中心以及縣博物館等。

轄區內現有縣人民醫院、華僑醫院、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慢病站、防疫站及鎮衛生院等8所衛生醫療機構。

轄區內現有郵政、電信機構有4個,2012年末固定電話擁有量約4.13萬戶,手機擁有量約14萬個,寬頻接入約3萬個,形成以程控電話、行動電話為主,數字數據網,公用電子信箱、網際網路、視聆通等各種通信手段並用的電信網路。

歷史文化

黃岡鎮 文化源遠流長,積澱深厚,潮汕本土文化和生活習慣、方言民諺、民間傳說、鄉土氣息十分濃郁,造就了根深葉茂的民間民族文化藝術。今日的黃岡,秉承先人文化之底蘊,文化氛圍濃厚,霞西布馬舞、龍舟賽會等傳統文化藝術享譽海內外,書畫、木雕、潮樂曲藝等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民眾性體育特別是老年體育事業發揚傳統、展現風采,開展得有聲有色、紅紅火火,鎮老年人體育協會已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有影響力的先進單位。民間民族文化藝術和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使黃岡鎮先後被國家體育總局、國家農業部和中國農民體育協會授予“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鄉鎮”、被省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2011年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風景名勝

黃岡依山傍海,峰巒疊翠,古有“嶺南佳勝地,瀛洲古蓬萊”之稱,名勝古蹟眾多,擁有以山海為主的自然景觀和以古文化、古建築、民俗風情為主的人文景觀。名勝古蹟屬省市級文化保護37處,其中古墓3處、石刻1處、古建築25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8處,其中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和黃岡丁未革命聚義誓師處等地。主要景區景點有位於鎮區北面二公里的棲雲山的石壁山風景區,該景區集古今寺廟、石刻、建築於一體,擁有“粵東一璧”牌坊、涑玉泉、古雷音寺、南海庵、納海樓、慈悲亭、烈士陵園、麗澤湖等景點勝觀;有“市重點開發旅遊島”、素有“白鷺天堂”之美譽的汛洲島;有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丁末黃岡起義秘密會所舊址“名賢余氏家廟”,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