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古文記載
原文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於饒山。是無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駞,其鳥多鶹。歷虢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有師魚,食之殺人。——《山海經·卷三·北山經》
翻譯
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饒山。這座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山中的野獸大多是駱駝,而禽鳥大多是鵂鶹鳥。歷虢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師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中毒而死。
饒山,上古山名,位於陽穀縣城北5公里,《山海經》中記載饒山屬於北方第三列山系,饒山位於北方。饒山位於陽穀縣城北5公里,轄48個行政村,33000人,總面積48.8平方公里,耕地50000畝。饒山自然環境優美,交通、通訊設施發達。京九鐵路、聊商一級公路縱貫全境,從鄉駐地4個小時可到達北京,5個小時可到達青島,18個小時可到達香港。這座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山中的野獸大多是駱駝,而禽鳥大多是鵂鶹鳥。歷虢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師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中毒而死。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於饒山。是無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駞,其鳥多鶹。歷虢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有師魚,食之殺人。——《山海經·卷三·北山經》
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饒山。這座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山中的野獸大多是駱駝,而禽鳥大多是鵂鶹鳥。歷虢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師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中毒而死。
饒(形聲。從食,堯聲。本義:飽) 同本義。饒,飽也。――《說文》。富裕,豐足,饒,多也。――《小爾雅》,這個家族的最初發祥之地,是古代的饒陽,提起饒陽,...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傳統文化 宗祠楹聯 歷史名人饒(形聲。從食,堯聲。本義:飽) 同本義。饒,飽也。――《說文》。富裕,豐足,饒,多也。――《小爾雅》,這個家族的最初發祥之地,是古代的饒陽,提起饒陽,...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傳統文化 宗祠楹聯 歷史名人饒(形聲。從食,堯聲。本義:飽) 同本義。饒,飽也。――《說文》。富裕,豐足,饒,多也。――《小爾雅》,這個家族的最初發祥之地,是古代的饒陽,提起饒陽,...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傳統文化 宗祠楹聯 歷史名人饒國華(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男,,名厥卿,字弼臣,四川省資陽市東鄉(今雁江區寶台鎮)張家壩人,抗日英烈。生前系川軍第145師師長...
人物生平 主要事跡 人物紀念饒姓是中國眾多姓氏之一,《百家姓》也有收錄此姓。饒姓源起華北,出現時間約在戰國,至今已有2200年以上的歷史,而後由北向南發展,並在江西繁衍擴大。此外,...
起源發展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研究考證金饒山位於建寧,面積14.26km2(包括建寧)。是花崗岩石蛋地貌區。據景觀的分布特點,可分白石頂、寶峰山二個景群。
簡介 資源饒宗頤(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又號固庵,廣東潮州人。中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教育家和...
簡介 學術年表 藝術年表 主要貢獻 藝術造詣饒國華(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男,,名厥卿,字弼臣,四川省資陽市東鄉(今雁江區寶台鎮)張家壩人,抗日英烈。生前系川軍第145師師長...
人物生平 主要事跡 人物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