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余香
拼音
yú xiāng
引證解釋
1、殘留的香氣。
《西京雜記》卷一:“中設木畫屏風……綠熊席。席毛長二尺餘,人眠而擁毛自蔽,望之不能見,坐則沒膝,其中雜熏諸香,一坐此席,餘香百日不歇。”
唐 李商隱 《過伊僕射舊宅》詩:“幽淚欲乾殘菊露,餘香猶入敗荷風。”
《大唐西域記卷九 一國》:雞足山東北行百餘里,至佛陀伐那山,峰崖崇峻, 巘崿隱嶙,岩間石室佛嘗降止,傍有盤石,帝釋梵王 魔牛頭栴檀塗飾如來,今其石上余香郁烈。五百羅漢潛靈於此。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昨日得卿《黃菊賦》,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
2、濃郁的香氣。
唐 丘為 《左掖梨花詩》:“冷艷全欺雪,餘香乍入衣。”
3、其他香氣。
唐 王維 《六祖能禪師碑銘》:“林是旃檀,更無雜樹,花惟薝蔔,不嗅餘香。”
4、餘下的香料。
三國 魏 曹操 《遺令》:“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紆廣念於履組,塵清慮於餘香。”
明王船山《生查子·詠史》第三闋:“千秋銅雀台,腸斷西陵妓。誰念故園空,豆蔻含胎死。清漳自東流,粉黛愁難洗。分得餘香歸,驕殺邯鄲子。”
相關連結“分香”
唐 溫庭筠《金虎台》句:“倚瑟紅鉛濕,分香翠黛顰。”
宋 李清照《金石錄後序》:“(趙明誠)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