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兀勒札兒

食不兀勒札兒,蒙古族傳統婚俗。出自《蒙古秘史》,《元史·太祖紀》作“飲布渾察兒”。“不兀勒札兒”或“布渾察兒”為蒙古語音譯,意為“羊的喉頸”。加動詞“食”或“飲”即為“吃羊喉頸肉”。因羊喉頸的筋骨肉堅韌、耐嚼,且不易分離,故許婚喜宴、成婚喜宴以及婚後三天都要吃羊喉頸肉,藉以象徵夫妻百年好合,經久不離或永不翻悔。亦成為許婚、成婚喜宴的代詞。此俗早在成吉思汗時代就普遍流行,王罕、桑昆父子欲以許婚喜宴除掉宿敵鐵木真(即成吉思汗),未遂。流傳至今不衰,並加入許多新內容。有時女方親友故意出難題,將羊喉頸煮個半生,或在椎骨中插入堅實的小木棍,使女婿掰不開骨節,如用刀子割開,則要罰酒。除了取其堅固不離之意,亦使婚宴充滿樂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