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背景
乘坐過飛機的用戶都知道,出於技術與安全性考慮,飛機在起飛前都會通知用戶關閉手機、電腦等通訊電子設備,而實際上,在高空即使不關閉手機,手機也是收不到信號的,這主要是因為手機運營商的地面信號達不到萬米高空
2010年6月23日,國航、南航、東航三大中國國內航空公司表示已經和移動運營商簽署了機上通訊軟體的開發協定,並已呈報相關政府部門審批。
一旦審批通過,乘客在機上用手機可自由打電話,收費為每分鐘15元左右。
國際情況
目前(2010年),英國、美國等幾個國家,機上通話均已經開放。
2008年3月,阿聯航空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家允許旅客在飛行途中使用手機通話的航空公司,機上通話費是每分鐘1美元。
技術原理
現代所用的飛機上打手機是與專用的衛星通訊系統相連線,使頻段與飛機導航系統的頻段相差比較遠,對飛行安全應該是沒有影響的。此外,在通信上可通過頻率編碼等技術來實現防干擾技術。
各方觀點
航空公司
“國外航空公司大約每分鐘收10元人民幣,相比海事電話的1分鐘可能50元人民幣,還是便宜的。”
網友
面對這15塊錢一分鐘的手機費,許多網友感覺到不能接受———這不等於明擺著在搶錢嗎?
《價格法》23條規定,制定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應當建立聽證會制度,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主持,徵求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
另外,作為物價部門,出於責任與職權問題,更應當主動審定15塊錢的收費是否合理,然後再明確給公眾一個合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