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上(譯林版)

飄:上(譯林版)

《飄:上(譯林版)》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李美華翻譯,2010年由江蘇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的薰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卻流淌著野性的叛逆因素。隨著戰火的蔓廷和生活環境的惡化,郝思嘉的叛逆個性越來越豐滿,越鮮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變了個人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成為時代時勢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作品在描繪人物生活與愛情的同時,勾勒出南北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次的異同,具有濃厚的史詩風格,堪稱美國歷史轉折時期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成為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

人物及作品賞析

《飄》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可算是最具吸引力的小說人物之一。出身種植園主家庭的她年輕漂亮,個性鮮明。不幸的是,在尚屬青春年少的十六歲花季,郝思嘉就遭遇了情場失意的痛苦。她愛上了風度翩翩的鄰居衛希禮,可衛希禮卻娶了善解人意的表妹媚蘭。使郝思嘉更加不幸的是,戰亂接踵而至,整個南方社會不得不捲入戰爭。在殘酷的戰爭和艱辛的生活這雙重重壓之下,歷經磨難的郝思嘉成長為一位成熟女性。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這是郝思嘉的座右銘。她相信,所有的痛苦和挫折都將成為過去,明天將會是另一個開始。只要自己付出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郝思嘉一生坎坷,歷經磨難,支撐她挺過一道道難關的,就是這一信條。

有人認為,《飄》出版的年代是三十年代,正是美國歷史上的大蕭條時期。由於經濟滑坡,全國人口失業率激增,許多人生活沒有保障,過著艱難的日子。人們於是很想逃避現實,試圖回到過去的歲月當中去。他們發現自己正在為生存打一場惡仗,這場惡仗和內戰以後重建時期郝思嘉為生活而打的戰役如出一轍。它們同樣艱辛,同樣困難。雖然郝思嘉採取的作戰方式並不是全都合乎道德規範的,但是她至少沒有躺下等死,而是竭盡全力去拼搏,去奮鬥。人們從郝思嘉身上多少獲得了面對現實、克服困難的勇氣。

這種想法不無道理,也許,郝思嘉不畏困難、面對現實的精神和勇氣也正是小說魅力至今仍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 1900-1949)美國女作家。出生於美國南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父親是個律師,曾任亞特蘭大歷史協會主席。米切爾曾就讀於華盛頓神學院、麻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其後,她曾擔任地方報紙《亞特蘭大報》的記者。1925年與約翰·馬爾什結婚,婚後辭去報職,潛心寫作。

米切爾一生中只發表了《飄》這部長篇巨著。她從1926年開始著力創作《飄》,10 年之後,作品問世,一出版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由於家庭的薰陶,米切爾對美國歷史,特別是南北戰爭時期美國南方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在家鄉聽聞了大量有關內戰和戰後重建時期的種種軼事和傳聞,接觸並閱讀了大量有關內戰的書籍。她自幼在南部城市亞特蘭大成長,耳濡目染了美國南方的風土人情,這裡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成了米切爾文思縱橫馳騁的背景和創作的源泉。

目錄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 (代譯序)

僅僅寫了一部作品就名揚天下並在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是絕無僅有的。而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便是這樣一位絕無僅有的作家。她唯一的作品《飄》一經問世便成了美國小說中最暢銷的作品。自一九三六年出版之日起,《飄》這部美國內戰時期的羅曼史便打破了所有的出版紀錄。一九三七年,小說獲得普利茲獎。三年後它被改編成電影,連電影也成了美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第一部

郝思嘉其實長得並不漂亮。然而,男人們被她的魅力迷住時,卻極少意識到這一點。塔爾頓家那一對孿生兄弟就是如此。她的臉上顯然融合了她的母親(沿海一位法蘭西血統的貴族)和她的父親(愛爾蘭後裔)的特點,既標緻嬌柔,又紅潤粗獷。這張臉實在迷人,非常引人注目,尖尖的下巴,方形的下顎,雙眼則呈淡綠色,一點茶褐色也沒……

第二部

一八六二年五月的一天早晨,思嘉乘著列車北上時,心裡還在想,亞特蘭大可能不至於像查爾斯頓和薩凡納那樣單調乏味。所以,雖然她不喜歡白蝶小姐和媚蘭,但還是好奇心十足,想知道自從上次到過亞特蘭大後,這個城鎮又有了哪些新變化。那還是去年冬天的事,那時戰爭還沒開始呢。 和其他城鎮相比,她對亞特蘭大的興趣總是更大……

第三部

一八六四年五月到了——這個五月炎熱,乾燥,鮮花剛結出花蕾,就已經枯萎了——舍曼將軍率領下的北方軍再次進軍喬治亞,開到了離亞特蘭大西北部一百英里遠的多爾頓。有傳言說,喬治亞和田納西的州界附近會發生惡戰。北方軍正集結部隊,要對西部和亞特蘭大的鐵路線發起攻勢。這條鐵路線是連線亞特蘭大和田納西及西部的幹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