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飄升機運用了由Prof.Biefeld和
Thomas Townsend Brown在1928年發現的Biefeld Brown效應(別費爾德-布朗效應),它可以安靜地漂浮而不依靠螺鏇槳等機械構件。
工作原理
關於飄升機的飛行原理的解釋有不同的版本,下面是一篇Jean-Louis Naudin的文章。
在正電極附近(圖中用紅色方塊表示的為細導線的橫截面)電勢非常高,電子被從電子和周圍媒質(空氣)的分子中剝離出去。這些游離出的電子迅速向正電極靠攏並被收集起來,從而在細導線周圍形成了正離子云(圖中橙黃色部分),同時這些正離子云處在負電極(金屬鋁板,圖中綠色部分)的上方。受到正離子云吸引的鋁板,將在靜電力作用下朝上運動(就像帶正電的塑膠尺會吸引很小的鋁片)。 同時,這些受鋁板(負電極)吸引和正電極排斥的正離子云會沿著電場線的方向朝下運動。這些帶正電的原子和離子被負極板碰撞並且中和。他們的碰撞太強烈了以至於額外的電子被從極板上剝離出,然後被原子和分子捕獲而使這些原子和分子帶上負電。這樣便產生了負離子云(圖中淡藍色部分),負離子云被鋁板向下排斥,從而為飄升機(Lifter)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推力。
正離子云在正電極周圍不斷地產生,並且這個過程被一遍遍重複。 所以說,飄升機是在它運動的媒質中把電能量轉換為動電(electrokinetic)推力並反作用於周圍媒質。
今天,這是對觀測到的飄升機現象的一種解釋。動電學模型(electrokinetic model)在空氣媒質中表現很好,有趣的是在一些真空環境的測試中已經證明了仍然存在從微牛頓到毫牛頓級的推力(這個事實已經在一些由NASA和其他公司申請並被批准的專利中完全證實)。這個領域的研究非常有趣並且值得被深層次的探究和發展,因為它打開了一扇通往宇宙探索的大門。
價值
飄升機是一種離子推進的飛行器,也是電流體動力學的設計模型。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有關飄升機的實驗已經越來越普及,而飄升機本身的結構也越來越複雜,由最簡單普及的三角形發展到多格三角形、六邊形、圓柱形、傘型以及多層結構等,其尺寸也越來越大,日本出現了直徑達五米的飄升機。而最大的飄升機提升重量達到了一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