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全球風險社會,媒介是風險治理的一個關鍵要素。如何認識風險的客觀性和建構性,如何洞悉風險傳播的生產規律,如何把握客群的風險感知特點,如何從中國社會、媒介實踐和客群心理出發,最大限度地發揮媒介在風險複合治理中的作用,是本書的重點所在。全書以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為切入點,首次提出風險傳播場這一概念,並從自主極和他律極出發,對場域的生產機制進行深入剖析。為此,在研究方法上,實現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文化學、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領域的融合,定量分析與定性研究的結合,歷史研究和文獻研究的並重。在研究中,借用和改造了休梅克的把關層次理論,分析了自主極和他律極的不同資本的生產力在場域的不同時空中的變化過程,論述了風險傳播場的動態性和半自主性。針對國內風險傳播的定量研究少、風險感知調查薄弱、實證研究往往僅限於某單個案例的情況,進行了兩項實證研究:第一,1200名客群的風險感知與媒介使用的調查;第二,1095名媒介人員的風險傳播素質的調查。在此基礎上,以媒介為出發點,構建了風險複合治理框架,提出了政府、組織、媒介、個體等風險治理單元在常態和異態環境下的不同策略。
作者簡介
胡登全(1975—)男,漢族,四川德陽人。四川外國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重慶市廣電集團節目評審組專家。主要從事文化與傳媒研究,近年來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多項,參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傳媒文化與媒介影響》,在《文藝理論與批評》、《當代傳播》、《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西南大學學報》、《四川大學學報》、《探索與爭鳴》等刊物上發表文章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