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風起苗舞(苗族卷)》:廣西世居民族文化叢書。
圖書目錄
引言 風的影子
風的影子
第一章 順著風的方向走
足音篤篤五千年
蚩尤祭
永遠飛翔的脊宇鳥
第二章 每一年的這一天
需要等待的鼓聲
痛快是苗年
打同年
歡樂坡場
芒哥的舞蹈
鬧蘆笙
禾心之願
與魚之樂
吃醋的馬
第三章 炊煙漫起時
家有酸壇
火燒的雕塑
辣椒骨無骨
就好這一口
味在清水中
處處見蹤影
茶要這么喝
飯有三味
第四章 鄉風曼舞
酒香四季
綿綿鄉情
石頭的誓言
蠟染的風雅
苗女秘繡
朝著屋頂,箭心向上
飛刀砍旗
第五章 月亮下的抒情
踩月亮
那一口溫情脈脈的定情水
坡地之約
戀愛的道具
說出來的姻緣
結一趟婚不容易
嫁:不落夫家
第六章 四季如花
花和葉
百鳥身上飛
多列,讓目光生愛
渾身閃光
第七章 山之巢
風景里的風景
住在半空的感覺
求得一宿獨自在
人新屋
參考文獻
後記
附錄 本書圖片攝影者、提供者名單
後記
2006年,廣西民族出版社為弘揚廣西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組織策劃了《廣西世居民族文化叢書》。該叢書以廣西的12個世居民族為主敘對象,每個民族1卷,以飽含民族感情的文字,再配以豐富而精美的圖片,全景式地描繪這些民族古老的歷史文化與現代化進程,以全新的角度詮釋了充滿神奇魅力的12個民族的新形象。叢書得到廣西區黨委宣傳部的高度重視和幫助,叢書執行副主編、時任區黨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現為廣西文化廳副廳長)的唐正柱對整套叢書的體例和風格進行了指導,明確了寫作大綱和基本要求,並審閱了全部書稿。
叢書主編、國家民委副主任羅黎明從民族、政治的角度對叢書進行了嚴格細緻的總審,並為叢書作序。
在叢書編撰的過程中,項目組成員跋山涉水深入廣西各地拍攝、徵集圖片,得到了各地市縣宣傳部、民族局的熱情幫助和各地攝影家及攝影愛好者的踴躍賜稿。
本卷經由廣西水產畜牧局原局長陳榮貴和防城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蘇維生審讀,他們特別就本書的政治傾向性和民族、宗教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把關。在攝影和徵集圖片的過程中,項目組得到了防城港市政府副秘書長黃景群、防城港市文聯主席江天、防城港市公安局辦公室主任韋浩明、東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陸俊菊及宣傳部工作人員蘇凱等人的熱情幫助。防城港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劉小明、副主席李奇東、秘書長周俊臣及攝影家龍相東等人不僅提供了自己的攝影精品,還主動幫助我們聯繫其他攝影者,為我們提供了精美的攝影圖片(具體名單詳見附錄“本書圖片攝影者、提供者名單”。有少數圖片未能確定圖片作者,作者見書後請與出版社聯繫)。
在此,對上述人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由於這是首套以分冊的形式介紹廣西12個世居民族文化的叢書,屬開創性、基礎性的艱苦繁雜的文化工程,若叢書存在不足,或因編輯水平所限而導致的錯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序言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北部灣沿海,是我國唯一與東協國家海陸相接的省區,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是民族成分較多的自治區之一。
在廣西這片奇山秀水間,世居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主要民族,另外有25個其他少數民族成分。這裡山環水繞、四季花開、稻香蔗甜、魚肥蟹黃,這裡有歌仙劉三姐繚繞不絕的動人歌謠。在年復一年炊煙相望、唇齒相依的共同生活中,廣西各族人民既有著相似的生活熱情和命運軌跡,也有著基於不同生存環境、不同繁衍過程、不同族群基因而各自形成的獨特文化,他們和諧共存卻又不丟失自己的斑斕個性,讓美麗的民族文化之花綻放在八桂大地上。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文化總和。每一個民族總是生活在既成的文化環境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密碼,並且一代代薪火相傳。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之根。民族文化中蘊涵的優秀精神品質可以在經過動態解讀之後,與現代思想相結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過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廣西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區,各民族的文化既各具個性空間,又在自我發展中不斷交流與溝通,這種文化上的多樣性,使人們對廣西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更多樣的文化感知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