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風水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從中國風水學的基本情況介紹入手,按地區、國別分章而成,為讀者全面且獨到地呈現風水文化在世界各國的傳播情況以及對世界的影響。作者例舉各個案例,鮮明且新穎,語言更是言簡意賅。圖書名稱:風水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 作者:於希賢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6月 |
ISBN:978-7-5012-3806-4 | 定價:35元 |
內容簡介
風水產生於古代,一些內容只適用於古代的生產力水平,適用於當時學術思想與相關學術發展狀況。到了21世紀,隨著城市、交通、通訊、光電、網路技術與建築裝修材料等方面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整體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風水走上了“古今交融、中西科學薈萃”之路,這必然會促進風水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作者簡介
於希賢先生,出生於一個世代中醫的書香世家,是享譽國際的著名風水文化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5年世界文化寬容年大會亞洲唯一應邀風水專家,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文史館館員。
曾任國際地理學會地理學思想專業委員會委員,任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歷史地理》雜誌副主編,中國古都學會理事,中國地方志協會第二屆理事,六屆中國方誌協會學術委員。現任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經濟地理》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
於先生精於治學,潛心研究風水幾十年,早在1990年,他就被公派到莫斯科授課;曾在加拿大駐華大使狄莪邀請下對在華38國大使作風水報告;1992年以卓越的風水研究出席日本大阪東亞科學技術史會議;1993年應邀赴香港大學研究風水;2004年受奧地利維也納市長之邀赴奧作城市風水考察與學術演講------20年間,享有廣泛盛譽,國際交流成果斐然。 著作有:《現代住宅風水》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走近風水
第一節 風水文化走向世界
一、西潮東漸與東學西漸
二、風水輪流轉
第二節 風水:幾千年來的民俗文化
一、護脊神獸、照壁與鬥神
二、東西南北四神獸
第三節 風水與現實生活
一、住宅風水
二、台灣民俗風水
第二章 中國風水在朝韓
第一節 中國風水在朝鮮的流傳與影響
一、箕子與中國文化的擴散
二、《三國史》中的風水實踐
三、風水師考試及風水機構
第二節 韓國學界和國家生活中的風水
一、風水研究在韓國
二、韓國的幾種風水術
三、從“風水申遺”到遷都公州
第三章 中國風水在日本
第一節 早期日本風水學發展概觀
一、日本都城風水
二、日本的“家相”
第二節 當代日本風水研究
一、日本風水學研究的特點
二、日本風水學的代表作品和研究角度
三、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風水觀
第四章 中國風水在東南亞
第一節 中國風水在新加坡的流傳和影響
一、風水的傳入與發展
二、安居樂業
第二節 中國風水在馬、泰等國
一、馬來西亞:移神與敬神
二、泰國:四面佛與首相府
三、越南、菲律賓:祖先崇拜與風水儀式
第五章 中國風水在美國
第一節 中國風水與美國“生態建築學”的誕生
一、中國風水受到重視由來已久
二、前途無量的風水
三、生態建築為之更添華章
四、開課招生已登大雅之堂
第二節 美國房地產業中的風水學
一、風水學的盛行
二、美國白宮與中國風水的契合
第六章 中國風水在歐洲
第一節 英倫風水面面觀
一、中國風水的傳入:從英國傳教士說起
二、英倫日常生活中的風水觀
第二節 俄羅斯風水面面觀
一、莫斯科城的風水
二、俄羅斯人對風水的看法
三、痴迷風水的俄國人
第七章 建築學領域的中國風水學展望
第一節 獨具中國特色的風水建築文化
一、風水學:儒、釋、道相結合的建築文化
二、風水學:東方環境中審美詩性的藝術
第二節 中國風水學展望
一、中國風水學的建築學貢獻
二、克紹箕裘、事實求是
內容摘要
第一章 走進風水
第一節 風水文化走向世界
一、西潮東漸與東學西漸
自明清以來,在西潮東漸的同時也有東學西漸的趨勢,但直到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風水學一直不為西方接受和認可。從世界範圍來看,西潮東漸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17世紀中葉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第二個時期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在這兩次世界文化浪潮的衝擊下,中國的風水建築文化遭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在第一個時期的世界文化浪潮中,風水被斥之為封建迷信,遭到了滅頂之災;而在第二個時期的世界文化浪潮中,風水建築文化卻備受青睞。
第一次世界文化浪潮自明末開始,也就是17世紀中葉,這是“西學東漸”的開端。西方人對中國風水的真正接觸,始於西方傳教士來華之時。最早撰文的是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年~1610年),他在1582年被羅馬耶穌會派到中國傳教。他在《中國傳教史》中說:“地理師根據山陵、河流的地理位置來預知吉凶,風水師認為風水能決定一家人的健康、財運、功名成就及禍福,真是愚昧極了。”16世紀~17世紀歐洲傳教士利瑪竇的《基督遠征中國》從傳教士和宗教的角度,即殖民主義論的角度侮蔑中國文化,將風水斥之為“野蠻”、“瞎子領瞎子”的“迷信”。德國傳教士艾德(Ed,1838年~1908年)於1862年被巴色會派到中國廣州傳教,他曾任《中國評論》的編輯多年,寫過許多關於中國的文章。艾德所撰《風水——中國自然科學的萌芽》於1873年在香港出版發行。他在書中寫道:“什麼是風水?這個問題在近三十年來一直被人們探討,因為自從外國人被允許在大清帝國這個陌生的國家定居後,風水問題總是不斷地困擾著人們。當人們買塊地、建一座房子、推倒一座牆或升一根旗桿時,住在通商口岸的居民遇到了數不清的困難,所有這些都用看風水來解決。”上面的這些話表明了西方漢學家對中國風水的基本認識和態度。利瑪竇和艾德的這些言論在西方國家的影響極大。
到19世紀中葉,英國傳教士伊特爾(ErnestJ.Eitel)在1873年發表的《風水——中國古代神聖的景觀科學》中仍從殖民者的角度看待風水,認為“風水是一種科學與宗教混合的前科學。由於其淪為迷信,必然會走上消亡。”由於西學統治著世界的主要學術殿堂,殖民主義傳教士對包括風水、中醫藥、針灸等中國的原創文化、傳統文化極端蔑視。直到現在,仍有極少數學者站在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立場上,比如《東方的發現》一書作者,仍把中國人視為野蠻、迷信、沒有科學的代表。
20世紀初是西學東漸、中西文化碰撞的一個高潮期。在這期間,西方近代科學文化及地理學、建築學相繼傳入中國。從此,學者們大多藉助西學方法來對中國傳統文化加以整理研究,凡與西方傳統學術概念相牴牾的中國傳統學術,包括中醫、中藥與風水地理在內,往往被蔑視,甚至被斥之為迷信。在中國的學術舞台上,更是出現了“只有徹底打倒舊文化,才能建立新文化”、“全盤西化”、“陰陽五行學說是封建迷信,阻礙了中國科學的發展”、“科學不會說中國話”、“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更沒有科學思想”等風行一時的時髦口號。北洋政府在當時世風的影響下明令禁止中醫、中藥和風水。風水,這一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古老的建築文化,就被作為“封建迷信”、“宿命論”而不能登學術大雅之堂。殊不知,在中國還沒有進入封建社會的幾千年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風水便已存在了。用西學的思維模式和科學標準來衡量中國古代的學術思維方式,正如過去的《馬氏文通》用英語語法的原則來衡量漢語的語言句子,認為“漢語不合語法”、“漢語不通”,同樣是“漢人學得胡兒語,爭向城頭罵漢人”。
“文化大革命”運動以“改造自然”、“人定勝天”為口號,與風水追求人與環境和諧吉祥的目標格格不入。在“徹底清除舊社會物質文化”的口號下,大量的古城牆、古建築、歷史名人宅居被毫不留情地拆除了,這對中國古老的建築以及這些建築規劃之中深層次的建築文化是極大的破壞。以拆除北京舊城為代表的全國拆城之風,愈演愈烈,代之而起的是在中國大地上,到處泛濫著克隆外國的垃圾建築,以“洋”為榮,盲目地把外國的東西放到自己的祖先牌位上,致使千城一面,缺乏地方個性、民族個性和文化內涵的建築比比皆是。
第一次世界文化浪潮洶湧澎湃之日,是考驗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中醫、中藥、風水等一系列與西方純理性科學所不同的東方學術之時。東方的學術能否被世界學術之林所接納,並成為世界學術文化之林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它就必然會喪失自身的生存空間。那么大量的古代中醫、中藥、風水等著述,只能落得任其放在圖書館古籍部塵封音絕的命運。
1942年,當時的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學羅庸教授說:“中國建築在中國文化上有著極重要之地位,如看西洋中世紀以前的建築(如羅馬教堂),往往使人感覺宗教之崇高而自己的渺小,至近代的紐約建築則予人以壓迫的感覺。中國建築反之,中國建築予人之感覺則以人為主、以物為賓。任何建築似均可玩之於掌上者,尤以色澤之調和,富藝術之價值,如故都宮殿,牆基白色,上為紅牆,再上為紅柱黃瓦,給予人玲瓏美麗之感。中國建築不亡,則中國本位文化亦必不亡,且進而將影響西人之建築。”
羅庸先生把中國建築文化存亡的命運與中華民族文化的命運關聯起來,將兩者視為共存亡的一個整體,或者說中國建築文化的存亡是中華民族文化存亡的一個指示器,這多么警醒、多么深刻!這段話寫在六十多年之前的抗日戰爭時期,其先見之明令人至今讀起來仍佩服不已。
作者簡介
於希賢,出生於一個世代中醫的書香世家,是載譽國際的著名風水文化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5年世界文化寬容年大會亞洲唯一應邀中國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文史館館員。
曾任國際地理學會地理學思想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歷史地理》雜誌副主編、中國古都學會理事、中國地方志協會第二屆理事、六屆中國方誌協會學術委員;現任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經濟地理》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
於先生精於治學,潛心研究風水幾十年,早在1990年,他就被公派到莫斯科授課;曾在加拿大駐華大使狄莪邀請下對在華38國大使作風水報告;1992年以卓越的風水研究出席日本大阪東亞科學技術史會議;1993年應邀赴香港大學研究風水;2004年受奧地利維也納市長之邀赴奧作城市風水考察與學術演講……20年間,享有廣泛盛譽,國際交流成果斐然。
他的著述不勝枚舉,如:《中國古代傳統地理學》、《人類生存環境的滄海桑田》、《於希賢中國方誌評論集》、《國學智慧——風水文化套用篇》、《國學智慧——風水文化案例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