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蓋骨骨折

顱骨是類似球形的骨殼,容納和保護顱腔內容。顱骨骨折的重要性不在於顱骨骨折本身,而在於顱腔內容的並發損傷。按骨折形狀分類為:線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兒童生長性骨折。凹陷或粉碎骨折的骨折片,既可損傷腦膜及腦又可損傷腦血管和顱神經。顱骨骨折約占顱腦損傷的15—20%,可發生於顱骨任何部位,以頂骨最多,額骨次之,顳骨和枕骨又次之。一般骨折線不跨過顱縫,如暴力過大,亦可波及鄰骨。頭顱正側位可確診。由於骨折形態不同,其治療及預後亦各不相同。

臨床表現

1.線形骨折:頭部傷區可有或無頭皮挫傷,如不合併顱內損傷,常無顯著症狀,如合併顱內血腫、腦或顱神經損傷時有相應的症狀和體徵。

2.凹陷骨折:頭顱局部出現變形、凹陷、頭皮腫脹與皮下血腫,可引起局部挫裂傷,骨折範圍較大者引起腦受壓。有時傷及靜脈竇,合併顱內血腫,可於傷後早期或晚期出現癲癇。

3.粉碎骨折:受傷較重,常合併頭皮挫傷和腦挫傷。

4.生長性骨折:多見於3歲以下嬰幼兒,以前有線形骨折,3—4月後骨折處頭皮隆起,有搏動和波動感,穿刺可抽出蛋白含量較高的腦脊液,久之顱骨骨折線增寬乃至形成顱骨缺損。

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頭外傷史。

2.線形骨折:頭顱X線平片示單發或多發骨折線。

3.凹陷骨折:頭顱X線平片示骨碎片重疊,密度增高或骨片移位元,或局部陷入,嬰兒顱骨凹陷常呈桌球樣凹陷。

4.粉碎骨折:頭顱X線平片示多條交叉的骨折線。

5.生長性骨折:傷後傷區腫脹不消退或3—4個月後骨折處頭皮隆起,有搏動和波動感,再攝頭部X線平片見:線形骨折裂增寬。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凡有顱蓋骨骨折都要觀察有無合併顱內血腫、腦挫傷與顱神經損傷,要同時治療。

2.線形骨折,輕微凹陷骨折,無骨折片移位的粉碎骨折都可待其自愈。

3.下列情況需手術處理:(1)骨折並發顱內血腫。(2)凹陷骨折位於運動區域,或凹陷深達1cm以上,凹陷範圍較大,引起腦受壓。

(3)骨折片刺破硬腦膜,引起腦挫傷、出血。

(4)骨折片傷及大靜脈竇。

(5)開放性顱骨骨折或傷口不愈,有碎骨片存留。

(6)生長性骨折。

用藥原則

1.傷後立即使用精製破傷風抗毒素,選擇有效的抗菌素。

2.如需要手術治療的,術後應使用抗菌素。

3.如有癲癇發作者應使用抗癲癇藥,控制癲癇後持續用藥半年以上,然後逐漸減量。

4.若有腦水腫,顱內高壓者需使用脫水劑,神經營養性藥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