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 年,到馬街大成殿國小讀初小。結業後,於1914 年又到紫虛觀讀高小。顧文彬年小志高,學習成績較好,父母望子成龍,一心培植,於1918 年被送到昆明市昆華中學讀書。畢業回家兩年後,經人介紹,前往尋甸縣亦郎壩國小任教。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辭職回家務農。
1949 年4月,楊守篤帶領的“邊縱”三支隊到款莊地區,大力宣傳黨的奮鬥目標,動員民眾起來參加解放雲南的戰鬥。當時,款莊部分民眾紛紜要求參加“邊縱”,參加戰鬥,結果有30餘人被部隊批准入伍,顧文彬是其中年齡最大的一個,被編在三支隊十七團當戰士。在款莊進行了近一個月的政治、軍事訓練後,於1949 年7月從款莊出發,長途跋涉,經馬龍、宜良行至陸良的召夸,與數倍於我的強敵遭遇,戰鬥十分激烈,連續打了三天兩夜,“邊縱”三支隊在英勇奮戰中付出了較大的犧牲和代價,顧文彬在這次戰鬥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戰鬥結束後,當地民眾掩埋他的屍體。後來黨和政府為他築了烈士墓,他的英名銘刻在陸良縣馬街國小烈士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