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赫氏反應

類赫氏反應是由驅梅療法所致的梅毒惡化導致的一種反應。

簡介

驅梅療法所致的梅毒惡化,稱赫克斯海默反應(Herxheimers reaction)的赫氏反應,表現為一過性可逆性病灶增大,淋巴結增大,胸膜炎等“惡化現象”。結核病在套用強力抗結核藥物,如H、 R中出現暫時惡化,稱類赫氏反應,又稱化療中的“矛盾反應”。類赫氏反應,在繼續抗結核中約15--20天,這種暫時性病灶增多現象很快消失,對機體不會造成危害,因此不能視為“治療無效”。

機理

傳染性肺結核特別是大量排菌的肺結核強化治療期,由於H、R特別是R的強烈殺傷結核菌的作用,造成大量菌體蛋白、磷脂、肽糖及代謝毒素的產生。這些物質作為一種抗原刺激機體產生一種超敏反應,類似驅梅治療時的赫氏反應,暫時惡化,再發熱,熱度增加,在某些局部產生特異性反應。比如胸腔、腹腔、腎臟、淋巴結、胸壁。可表現為浸潤性肺結核病灶增多病變增大,產生胸腔積水,胸包炎,頸淋巴結核,胸壁結核。粟粒性肺結核產生頸淋巴結核。單側結核性胸膜炎產生對側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腹膜炎。

病理生理

類赫氏反應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中性粒細胞滲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聚集成結節。

臨床表現

多表現為結核病治療過程中,特別是菌陽(塗陽培陽集陽)治療的強化期,4--8周,平均17.2天,20--180天,症狀緩解或消失,痰菌陰轉,但肺結核暫時增多,突然再次出現咳嗽咯痰、發熱胸悶、胸疼、腹脹腰疼、頭疼頭暈,但痰、胸水、淋巴結均無結核菌存在,血常規檢查正常,血沉不升高,胸片病灶明顯惡化,胸痛加重,新結核出現,呈現矛盾現象,肺門、縱隔、腹腔頸部、鎖骨上、乳腺淋巴結腫大,甚至出現大量胸水腹水、 胸壁結核、腹股溝淋巴結核。很難與腫瘤區分,甚至導致多年誤診。強化期出現暫時性惡化現象,病灶惡化與臨床成矛盾現象。原發熱者化療熱退後又復生。

診斷

(1)強化期治療中出現症狀緩解或消失,臨床再次出現症狀加重,但痰、胸水、淋巴結查不出結核桿菌。

(2)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治療 繼續治療,症狀往往消失,且不遺留任何後遺症。

鑑別診斷

(1)要與真性惡化相鑑別 初治大量排菌者,套用H、R頭兩個月內病灶播散,惡化同時痰菌陰轉,肺外新結核病灶未見結核菌,不改變方案,原有病變與惡化病變迅速好轉,一般三個月內繼續服藥後症狀完全消失。如全身病灶擴散,全身中毒症狀及臨床無改善,反而加重,應及時調整化療方案。(2)要與耐藥結核相鑑別 誤診為耐藥結核占36.7%。

治療方法

症狀加重後繼續原抗癆方案治療,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30--60mg/d,3--10天,如合併胸水腹水必要時抽水或配合

閉式引流,往往2--3個月病灶吸收,無須特殊處理,腫大淋巴結變小消失,胸片病灶明顯吸收,病理查不出結核桿菌。

護理方法

(1) 針對恐懼、不安、悲觀、失望,耐心解釋,說明這是暫時現象,是一種超敏反應,消除緊張心理,鼓勵配合治療。(2)針對發熱,大量出汗時及時補液,及時更換衣被。高熱時,唾液減少,口腔內分泌物減少,注意預防口腔炎、舌炎、口腔潰瘍,及時用生理鹽水漱口,每天3--4次。(3)針對咳嗽 注意通風、輕拍背部、霧化吸入。(4)針對飲食 發熱後厭食,消化酶分泌減少,應及時補充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5)消毒 84或過氧乙酸。(6)健康宣教 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強化期、繼續期服藥的時間,異煙肼利福平可能出現類赫氏反應,一旦出現發熱、胸痛、腹脹,要及時就診,定期複查。適當休息合理營養。

預後方法

不遺留任何後遺症,3--5個月症狀完全消失。

預防方法

正規抗結核治療合併免疫製劑胸腺肽可明顯降低類赫氏反應的發生率。發生率0.1--3.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