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發生在1918年,又稱“民七事件”。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無力西顧,英帝國主義乘機慫恿西藏當局派兵東侵。1914年十三世達賴喇嘛派噶倫降巴登達為西康總管,又派兵進駐太昭、39族地方準備東侵。是時邊軍統領彭日升率兵三個營駐昌都、類烏齊、39族一帶與藏軍形成對峙。1917年9月,駐昌都川軍炮隊連長余金海因割草與藏人爭鬥,彭日升不問事由斬殺被擒藏兵二人,引起藏方憤怒。英帝國主義乘機接濟快槍5000支、子彈500萬發,唆使西藏當局進攻康區。藏軍節節東進,邊軍望風潰退。1918年1月類烏齊失陷。4月15日昌都城外四川橋失守,彭日升投降。藏軍占領昌都後分南北兩路東進。南路之察雅、武城、貢縣、寧靜及北路之同普、德格、鄧柯、石渠、白玉相繼失守。藏軍進而東逼甘孜、瞻化。8月川邊鎮守使陳遐齡派員赴拉薩交涉,達賴喇嘛始允議和。是時英帝國主義指示潛入該地的副領事台克滿以調解為名直接干涉。1918年8月與邊軍代表劉贊廷訂立停戰協定13條。陳遐齡認為有損權威不予承認。台克滿又跑到甘孜與陳遐齡的交涉員韓光鈞、西藏代本穹然木締結了停戰協定四條,基本內容是;l邊軍退駐甘孜,藏軍退駐德格,自退兵之日起,)CI方軍隊停戰後一年間不得再進一步,靜候民國大總統及達賴喇嘛派員解決。:;退兵期限自12月];日至3u日止:藏兵退駐德格,邊軍駐守甘孜,雙方以絨壩岔為界-此次事件以邊軍失敗而告結束。
相關詞條
-
民七事件
民七事件是西藏地方政府和中華民國川邊特別區在民國七年(1918年)歷時10個月的戰爭事件。
時間介紹 背景 戰爭起因 戰爭經過 戰爭結局 -
噶舉派
名稱概述 噶舉派始祖米拉日巴尊者 噶舉派是以教法傳授方法的特點而命名的,注重密法的修習,而修習密法又必須通過師徒口耳相傳的途徑。...
名稱概述 歷史發展 兩大流派 修持法要 達波四支 -
昌都戰役[歷史]
漢事件”,7月11日、17日、20日,藏軍分三批將國民政府駐藏辦事處...,迫使他們返回內地,並對外宣稱,這是為了防止共產黨人,這一事件表明了西藏...,事件並沒有按照拉魯的計畫發展。鄧柯地區的康巴人欺騙了穆恰代本,沒有...
戰役背景 戰役過程 戰役結果 -
藏傳佛教
赤熱巴堅)再次對佛教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有一個事件可以表現他...
教派起源 發展時期 宗教特點 五大支派 六字真言 -
青藏戰爭
青、藏雙方矛盾遂起。西藏當局在親英派唆使下,以尕丹寺事件為藉口,由駐在...、類烏齊26族頭目人等擔保。青海軍隊侵略西藏境界,有玉樹25 ...
戰爭背景 雙方兵力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後記 -
黃慕松
挑唆同鄉學員散布流言,借孫中山奉安大典的事件,誣告黃慕松在孫中山靈車經過...
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 人物軼事 -
川藏線
金沙江大橋入藏,再經江達、昌都、類烏齊、巴青、索縣、那曲至拉薩。北線相對南線...
路線簡介 修築背景 路線規劃 自然景觀 民居建築 -
西康省
歷史沿革準備期 光緒三十年(1904年),建昌道趙爾豐向四川總督錫良上“平康三策”:第一策是整頓治理西康與川滇腹地邊境野番地區。...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地理 人口 -
西康
省會省會初為康定縣,實際上駐雅安縣(今四川省雅安市)。民國20年(1931年)4月改駐巴安縣(今四川巴塘縣政府駐地夏邛鎮)。民國...
省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