顎口線蟲

顎口線蟲

顎口線蟲屬於線形動物門、鏇尾目、顎口科、顎口屬動物。該屬動物前端呈頭球狀,其上布滿小棘,其餘體表也布滿小棘,體前部小棘呈鱗片狀。該屬的棘顎口線蟲能導致顎口線蟲病。 顎口線蟲主要分布於亞洲,中國、日本、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體感染的報導。顎口線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通過食用、接觸及母嬰間的胎盤傳播,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均有較大危害,嚴重時可導致癲癇、肢體癱瘓和腦疝。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顎口線蟲 顎口線蟲

顎口線蟲,蟲體長10~30毫米,寬2~3毫米,呈細線狀。蟲體有1個圓形頭球,頭球有4個亞中腔與頸囊收縮,使其頭部固著於宿主的組織上.此時頭部膨大,頭球具有多條橫裂的溝,並有大而扁的刺,密生於蟲體前1/3處,雄蟲側腹.尾部有二枚交合刺。雌蟲陰戶位於距尾蚴端4~8毫米處。蟲卵呈橢圓形。

成蟲

顎口線蟲生活史圖 顎口線蟲生活史圖

蟲體圓柱狀,短粗。活時呈鮮紅色、略透明。頭尾稍向腹面彎曲,頭端為球形,頭球上有8圈小鉤。N周圍被1對唇包繞,唇呈肉質狀,每個唇上各有2個乳突。頸部狹窄。蟲體前部和尾部被有體棘,體棘的大小和形狀在不同的身體部位各異,是蟲種分類的依據之一。消化器官由食管、腸和直腸構成,食管長度幾乎為蟲體的1/2,食管兩側有2對頸囊,最終匯合開口於唇部。雄蟲長為11~25 mm,末端形成膨大的交合傘,1對不等長的交合刺,左刺長於右刺。泄殖腔周圍有一無棘區,呈“Y”字形。尾端有4對小乳突和4對大的柄乳突。雌蟲大於雄蟲,長為25~54 I'nIYI,陰門位於蟲體中後部。

蟲卵

橢圓形,卵殼表面粗糙,大小為(62~79)“m×(36~42)gm,蟲卵在子宮內時無色透明,落入腸腔後被染成棕黃色,一端具有特殊的帽狀突起結構,內部含有1~2個卵細胞。

第三期幼蟲

第三期幼蟲 呈“6”字形狀,長約4 mm,頭頂部有唇,頭球上有4圈小鉤,小鉤的形狀和數量不同,由前向後逐漸增多,具有鑑定蟲種的重要意義。頭球及全身均被有體棘,體棘列數達200列以上,體前部棘長、後部棘較短,由前向後體棘逐漸由10肛rn變到2 pm,排列稀疏。食管分為肌性和腺性兩段,食管周圍的前1/4處的4個頸囊呈管狀,開口於頭球內的氣室內,開口不匯合,囊內含有囊液,這4個頸囊對頭球的膨脹和收縮具有重要意義。

生活史

顎口線蟲 顎口線蟲

棘顎口線蟲成蟲寄生在終宿主胃壁的腫塊內並在其內產卵。典型的腫塊具有洞穴的特徵,有一個小孔和胃腔相通,成蟲產出的蟲卵經小孑L進入胃腔,隨宿主的食物殘渣一起排到體外。到達外界的蟲卵入水後在27~31℃下,經7日時間孵出第一期幼蟲,如遇到第一中間宿主劍水蚤則被其吞食,經7~10日繼續發育到第二期幼蟲後,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黃鱔、泥鰍、烏鱧等)吞食含有第二期幼蟲的劍水蚤,幼蟲進入體內穿過腸壁到達肌肉,發育為被囊壁包裹的第三期幼蟲,當終宿主貓科或犬科等動物吞食含有第三期幼蟲的第二中間宿主或轉宿主後,幼蟲進入終末宿主體內,脫囊,穿過胃、腸壁到達肝或在肌肉和結締組織內移行。發育為第四期幼蟲,然後回到胃內,發育為成蟲,並在胃壁形上形成腫塊,成蟲體前端埋入其內寄生。每個宿主胃壁上一般只有1個腫塊,個別患者有2個或更多個。每個腫塊內常寄生有1~2條蟲體。自宿主感染到在糞便中可查到蟲卵需要100~150日。

一些動物(蟹、蜊蛄、蛇、龜、鳥、雞、鼠、豬及靈長類動物等)若食入了含有幼蟲的第二中間宿主後,幼蟲在其體內不再繼續發育.而是形成結囊的幼蟲。此類宿主為棘顎口線蟲的轉續宿主,當終宿主食入轉續宿主後。幼蟲在終宿主體內繼續發育為成蟲。人不是棘顎u線蟲的適宜宿主,人體感染多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第三期幼蟲的魚類或轉續宿主。在人體內,本蟲也保持在第三期幼蟲階段或者是發育為性未成熟的早期成蟲階段。幼蟲在人體內可存活數年,最長報導為10年以上。

生物種類

顎口線蟲 顎口線蟲

顎口線蟲已確定的共有10種,其中在東南亞報導5種,在我國發現的有剛刺顎口線蟲(G. hispidum)、陶氏顎口線蟲(G. doloresi)和有棘顎口線蟲(G. spinigerum)。

剛刺顎口線蟲寄生於豬胃內。新鮮蟲體呈淡紅色,表皮薄,可透見體內白色生殖器官。頭端呈球形膨大,其上有11橫列小棘。全身都有小棘排列成環;體前部的棘較大,呈三角形,排列較稀疏;體後部的棘較細,形狀如針,排列緊密。雄蟲長15-25mm,有交合刺1對,不等長。雌蟲長22-45mm。蟲卵呈橢圓形,黃褐色,一端有帽狀結構。

陶氏顎口線蟲寄生於豬胃內。雄蟲長20-38mm,雌蟲長27-52mm。蟲卵兩端各具一個透明突起。

有棘顎口線蟲寄生於貓、犬、貂等肉食性動物的胃內。雄蟲長10-25mm,雌蟲長9-31mm。

臨床症狀

蟲體寄生於食管壁,引起咽下困難或嘔吐,嚴重者食管形成憩室,不能進食。蟲體寄生於心肺等胸腔器官,引起心臟穿孔,出血,心跳受阻,心臟發炎,腫大,心力衰竭而死。例如,病貂表現消化紊亂,嘔吐,剩食,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喜臥小室內,不願活動,被毛蓬亂,可視黏膜蒼白,最後昏迷而死。

感染疾病

檢測 檢測

棘顎口線蟲的機械性刺激以及其所分泌的毒素引起的化學性刺激是主要致病機制。蟲體在人體組織內移行,可到達全身各處,對皮膚、肌肉組織等均造成損害。蟲體的代謝產物及分泌物(類乙醯膽鹼、透明質酸酶、蛋白水解酶等)對機體造成刺激。根據病變的部位,將其分為皮膚型顎口線蟲病和內臟型顎口線蟲病兩種。

1.皮膚型顎口線蟲病

幼蟲進入人體後,穿過胃腸壁進入到肝,短暫停留後可在肌肉或皮膚出現,身體各部分逐漸出現條索狀或圓形腫塊。蟲體在表皮和真皮之間遊走時,可形成隧道引起皮膚幼蟲移行症,患者出現移動性腫塊並伴有紅腫、疼痛。蟲體如接近體表,則可出現匐形疹.伴有劇痛。移動性腫塊可出現在面頰、頸、手臂、腋下、胸腹、背等全身各處。

2.內臟型顎口線蟲病

內臟型顎口線蟲病可出現在全身各個器官(腦、眼、肺、氣管、胃腸道、子宮、陰莖、尿道等),臨床表現依據寄生位置而異。一般損害分為急性和慢性炎症,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漿細胞和淋巴細胞聚集。幼蟲進入人眼部、腦部的比例極高,並可引起嚴重的後果。進入眼內,出現眼瞼紅腫、癢痛;進入眼球,可引起創傷性視網膜穿孔、玻璃體出血或虹膜穿孔,患者可出現視力障礙甚至失明;侵入腦部,可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脊髓炎,導致患者死亡;侵入肺部,出現咳嗽和胸痛,侵入胃腸道,引起腹痛、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

預防與治療

豬顎口線蟲病的控制主要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首先要控制和消滅感染源,原則上應有計畫地進行定期預防性驅蟲。丙硫咪唑、氟化鈉銨、阿苯噠唑、甲苯咪唑及複方伊維菌素等廣譜驅蟲藥對成蟲有較好的療效。其次要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儘可能地減少宿主與感染源的接觸機會。防止豬吃入生的魚類及兩棲動物等。避免豬到水邊吃到劍水蚤和第二中間宿主的機會。保持環境衛生,對有可能感染顎口線蟲的食物進行加熱處理,避免傳染源的傳入。

人類對顎口線蟲的防治沒有特效藥,多採用手術摘除幼蟲。某些藥物對顎口線蟲病可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服用潑尼松龍或硫酸奎寧可使移行性腫塊消退;噻苯咪唑、阿苯噠唑有一定療效。顎口線蟲病最好的預防措施就是避免生食或食未熟淡水魚類(或其它肉類)。其次,在加工或處理生肉時,應注意自我保護。在流行區避免直接接觸疫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