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宗教術語]

須彌山[宗教術語]
須彌山[宗教術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須彌山(梵語: Sumeru),又譯為蘇迷嚧、蘇迷盧山、彌樓山,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 古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來),後為佛教所採用。

基本信息

來源

須彌山[宗教術語] 須彌山[宗教術語]

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傳說在須彌山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須彌山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構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約13公里,即110萬公里),山頂為帝釋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

根據《長阿含經》的說法,須彌山北為北俱蘆洲、東為東勝神洲、西為西牛賀洲、南為南贍部洲。

《起世因本經》卷第一〈閻浮洲品第一〉描述了須彌山的具體景象:

諸比丘,須彌山半,四萬二千由旬中,有四大天王宮殿……須彌山上,有三十三天諸宮殿,帝釋所住。三十三天,向上一倍,有夜摩諸天宮殿住。其夜摩天,向上一倍,有兜率陀諸天宮殿住。其兜率天,向上一倍,有化樂諸天宮殿住。其化樂天,向上一倍,有他化自在諸天宮殿住。其他化自在天,向上一倍,有梵身諸 天宮殿住。其他化上梵身天下,於其中間,有魔波旬諸宮殿住。倍梵身上,有光音天。倍光音天,有遍淨天。倍遍淨上,有廣果天。倍廣果上,有不麤天。廣果天 上,不麤天下,其間別有諸天宮住,名為無想眾生所居。倍不麤上有不惱天。倍不惱上,有善見天。倍善見上,有善現天。倍善現上,則是阿迦尼吒諸天宮殿……阿 迦尼吒上,更有諸有,名無邊虛空處天、無邊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此等盡名諸天住處……如是之處,如是界分,眾生所住,若來若去,若生 若滅,邊際所極,是世界中,諸眾生輩,有生老死墮在……。

傳說

須彌山[宗教術語] 須彌山[宗教術語]

佛教宇宙觀主張宇宙系由無數個世界所構成,一千個一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層系一層氣,稱為風輪;風輪之上為一層水,稱為水輪;水輪之上為一層金,或謂硬石,稱為金輪;金輪之上即為山、海洋、大洲等所構成之大地;而須彌山即位於此世界之中央。

相傳此山有八山八海繞其四周,入水八萬由旬,出於水上高八萬由旬,縱廣之量亦同。周圍有三十二萬由旬。由四寶所成,北面為黃金、東面為白銀、南面為琉璃、西面為頗梨。而須彌山四方的虛空色,也由這些寶物所反映。七金山與須彌山間的七海(內海),充滿八功德水,七金山外隔著鹼海(外海)有鐵圍山,鹼海中有郁單越(北)、弗婆提(東)、閻浮提(南)、瞿耶尼(西)四大洲,此即所謂的“須彌四洲”。

在上列諸山中,須彌山及七金山皆為方形,只有鐵圍山是圓形。以上九山、八海由三輪所支持。風輪在最下,其量廣無數,厚十六億由旬。其上有水輪。水輪上部則凝結成金輪。水、金二輪深度共達十一億二萬由旬,下方八億由旬是水輪。而兩輪之廣,直徑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最初,由於有情業增上力,風輪生,依止於虛空,又依有情之業力,大雲雨起,澍風輪上,積為水輪,又因業力風起,擊水,上部結為金輪。這是有情的依處,即器世間,住在此間的有情有天、人、阿修羅等六趣。

諸天中有地居天、空居天之別,六欲天中的忉利、四王二天屬地居天位,忉利天位於須彌山頂上。四王天位於須彌山的第四層級。又須彌山的第三層級以下,有四王天的眷屬夜叉神止住,住第三層的稱為恆憍,住第二層的稱為持鬘,住初層的稱為堅手。七金山以及日輪、月輪的宮殿內,也有四王天的眷屬止住。六欲天(欲界)上面有色界四禪十六天,其上更有無色界四天。

依上述三輪的支持,由九山、八海、四洲構成的國土,稱為一世界或一須彌世界。一千個須彌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午世界稱為大千世界。由於有小中大的區別,所以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為一佛的化境。此世界乃是為六趣二十五有界的有情作依止,相對於有情世間,而稱為器世間。

在六趣中,地獄(奈落)在南閻浮洲下一千由旬至四萬由旬間,有等活地獄至無間地獄的八熱地獄。其眷屬地獄,即十六游增地獄,位在各地獄的四門。又,八寒地獄亦在其附近,南閻浮洲以及東西二洲,也有孤地獄散布。一說地獄趣在大鐵圍山間。其次,餓鬼趣除居其本處南閻浮洲下五百由旬外,也散住於人天間。畜生趣以大海中為本處,而遍在諸趣中。阿修羅趣以須彌山麓與須彌海為本處,又遍在各處,以和忉利、四王二天戰鬥為事。人趣居四大洲及其眷屬八洲,但南洲所屬的遮末羅洲,是羅剎的住處。四王、憍利等六欲天,及色界、無色界都是天趣的住處。

記載

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據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記載,須彌山高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達八萬四千由旬。其山直上,無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宮殿,山基有純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級“七寶階道”,夾道兩旁有七重寶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其間之門、牆、窗、欄、樹等,皆為金、銀、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之奇鳥,相和而鳴,諸鬼神住於其中。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為帝釋天所居住之處。

須彌山 須彌山

據立世阿毗曇論卷二數量品記載,以須彌山為中心,外圍有八大山、八大海順次環繞,整個世界之形相團圓,有如銅燭盤。須彌山周遭為須彌海所環繞,高為八萬由旬,深入水面下八萬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圍有三十二萬由旬,繼之為八山,山與山之間,隔著七海。八山之山名順次為:由乾陀(梵Yugandha^ra ,巴Yugandhara )、伊沙陀(梵I^s!a^dhara ,巴I^sadhara )、訶羅置(梵Khadiraka ,巴Karavi^ka )、修騰娑(梵Sudars/ana ,巴Sudassana )、阿沙乾那(梵As/vakarn!a ,巴Assakan!n!a )、毗那多(梵Vinataka ,巴同)、尼民陀(梵Nimim!dhara ,巴Nemindhara ),鐵圍山(梵Cakrava^d!a ,巴Cakkava^l!a )。七海之前六海名稱,即隨其所環繞之山而得名。第七山外有鹼海,其外有鐵圍山。須彌四洲:弗婆提、瞿陀尼、閻浮提、郁單越,各位於鹼海中之東西南北四方,吾等眾生即居住於南面之閻浮提洲。然關於八大山之名稱及順次,於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大樓炭經卷五災變品之記載,略有不同。

位置分析

天柱斷裂一般人根本去不了,當我們站在北極往南極方向去看,其實我們的前後左右都是南方,所以必須依靠指南針找方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