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項桂發(1202—1272),字岩叟,幼名燈,號若光,平陽縣金舟鄉鹹通里瀛橋西堡(今蒼南縣錢庫鎮項橋村)人,為項橋項氏十一世祖,與弟弟榮發、詞發為三兄弟。其祖父項杲,字德初,為善積德好布施,以孫貴被宋理宗贈朝散大夫。父項公名(明),字子真,推恩封左武(武經)大夫。據項橋《項氏宗譜》記載:項桂發誕生時有神光馨馥,故取名桂發。幼時天資聰穎,長大後天資秀拔,器宇軒昂。
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文取科第,淳祐四年(1244)甲辰科武舉第一名。理宗御批項桂發策論曰:“韜略貫通議高古,可作第一人,賜狀元及第,官秉義郎,閣門舍人。”不久,又赦封曰:“項桂發系朕親擢第一人,宜授以親民事。”於是,封項桂發為訓武郎,臨安府(南宋京都)通判,兼宣差遣發諸軍事。
寶祐元年(1253)封武經郎、右領軍衛中郎將兼京城環衛官。過二年又加封為殿前司正將,節制皇城兵馬,進階翌衛大夫。寶祐三年(1255)封為武德大夫、知閣門事。
開慶元年(1259)詔命項桂發出知循州(今廣東惠州、揭陽一帶)兼節制鎮海軍事,翌年加封中衛大夫,海南制置使兼雷州府事。雷州百姓兇悍,好毆鬥仇殺,若鳴鑼鼓,立刻雲集鬧事,地霸胥史趁機謀逆作亂,當地府縣無法制止。項桂發到任後,馬上採取措施,加以教化勸阻,恩威並施,叛亂得以平定,百姓為稱其功德,建“生人祠”,春秋二季朝拜祭祀,以報桂發之德。
景定二年(1261年),宋理宗任項桂發為御營統兵護駕防禦使,帶御器械節制皇城司兼管轄內侍省提督,親衛軍務事,進升忠亮大夫,對項桂發寄予厚望,把他作為託孤重臣。但此時南宋王朝已四面楚歌,項桂發縱有雄心壯志,也已無力回天。度宗即位,奸臣賈似道統攬朝政,襄樊保衛戰連連失敗。鹹淳庚午年(1270年),度宗效法理宗,再給項桂發升遷,詔授同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項桂發深知朝政日非,勤王報國已經無望。加之自己年將古稀,身體欠佳,因此堅辭不就,乞休歸里。上無奈,只得欽賜宮婢謝氏和劉氏二人以侍奉終身。
鹹淳七年(1271)項桂發辭官榮歸故里,翌年去世,享年71歲。皇帝詔賜光祿大夫、雷陽郡伯,贈謚肅惠。並親派欽差致祭,敕葬親仁鄉蓀湖徐家奧(今望里社區雅儒村儒家岙)。由項桂發的好友、同科進士、後任吏部侍郎的應節嚴撰寫墓志銘。項桂發平生著作甚豐,詩歌、文稿、政績均收錄在《皇華集前後集》,項桂發原配陳氏,贈淑人;繼配吳氏,封夫人。生子一女二。其子項宗亮(1224—1284)字友明,號棠軒,以父蔭授秉義郎、閤門舍人,宋度宗鹹淳元年(1265),充遣元國報謝使,集途中往來題詠詩及賜宴謝表文,編著成《奉使錄》。歸,拜武節郎右領軍衛參軍。次年春升武經大夫、海南提舶檢查使兼節制沿邊兵馬事,屢與元將楊勝吉戰,敗之。及宋滅亡,隱歸故里,數次拒絕元朝給他封官。死後葬項桂發墓左首。項宗亮娶項桂發同科進士梧州知府朱尚志(今平陽縣水頭鎮三橋村人)女,贈宜人;繼室為韓尹大人女,封令人。項桂發大女嫁陳營進士陳過(官監察御史),次女嫁霞嶺(炎亭下嶺村)武進士林弅(官殿前正將)之小兒子。
項桂發的故交 應節嚴(1211~1300),字和父,晚號平坡居士,平陽(今屬浙江)人。
項桂發陵墓位於二十五都蓀湖徐家岙(今蒼南蒼南縣望里鎮儒家岙)。這座占地2.3畝的石質墓葬,由主墓、石翁仲、石馬、石羊、石涼亭、石牌坊、石墓坪等幾部分組成。
軼事典故
明初,項桂發的第五代孫 項佑、項律兄弟是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項佑,字孟賢,號愛松,金舟鄉項橋(今錢庫鎮項橋辦事處項橋村)人。據項氏族譜記載,永樂二十一年(1423)項佑與從弟項律同中秋第進士。宣德間(1426-1435),授鎮江府學訓導,立學規、行新法、嚴試課、名聞於時。後又嘗攝丹徒,金壇二縣事。正統間(1436-1449)知懷安縣,史部考績以最聞送都察院考試,只因語涉時政,得罪中貴,遂遷永興王府教授。為康王至浩所器重。項律(?-1431),字孟陽,賦性穎悟,總角入癢,弱冠補廩,永樂二十一年與兄項佑同舉於鄉。宣德五年(1430)會試南宮擢魁上第,赴喜宴時突發急病,不能殿前對策。大廷賜黃甲扶養歸里,次年不治而卒。民間曾有傳說,言項橋有狀元衣錦還鄉,中途而歿。為他建造的狀元橋也只建一半中途而廢,這可能是指項律這一事變。在金鄉鎮的黃泥岙村,有一所佛堂。佛堂很平常,特別的是進入山門後,迎候善男信女的是一對石馬和一個半石俑。石俑石馬大小與真人真馬相若,雕刻精細,栩栩如生,只是因歲月長久,馬韁繩第處已殘破。這裡的石俑石馬原為項桂發的第五代孫進士項律墓前的“儀仗”。墓就在佛堂對面的山腳,墓前有石俑、石馬、石猴。
項桂發詩文
項桂發著作已散佚,目前發現流傳下來的詩文只有《游南雁盪山》和《義陽郡溯源敘》:
游南雁盪山
來游南雁見名山,石洞天窗夜不關。
樹色逢迎如有約,雲陰往復幾曾閒。
晴虹靜聽琴應潤,卓筆交題世莫攀。
憶昔越王經此日,尚留遺勝在人間。
義陽郡溯源敘
天下之山皆山也,而揆其所自,則發於崑崙,跎邐於中國,而山觀止矣。天下之水皆水也,而溯其本源,則自積石、自嶓冢,而水觀止矣。其於人也亦然。
曩自開子辟醜生子寅以來,人類無幾。至三代後,人丁日盛。其在《書》曰: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此其大彰明較著者也。至若受姓之初肇,自夏後氏至武王大封功臣,凡伯有十國,而其間姓遂不一,有因地為姓焉,有因食採為姓焉。
朱之先,曹俠之後也,食采於邾,郡由沛國,後為楚所並,子孫去邑,曰朱氏。至唐昭宗中,以材公破黃巢有大功,進爵金紫光祿大夫,封義陽侯。後朱溫篡唐,惡無別溫氏,遂以義陽名郡。故吾族自侯以前皆為沛國,而後侯之族,獨為義陽,苟非詳其由來,疑曰沛國與義陽非同族也,是何異於指天下之眾山而名之曰:泰山也,岱山也,衡山也,與崑崙不相系也,徒駭之;大史也,三江也,滄浪也,與積石嶓冢不相系也,又烏知其皆出於一本哉?後之觀姓者,尚其知於此,勿為觀山水笑雲。賜廷對狀元及第、特贈雷陽郡伯、同邑瀛橋項桂發書,大宋景定壬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