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建築

自地球上產生建築以來,建築與聲音之間便建立了某種特殊的淵源關係。西方人喜歡將美麗的建築比喻為“凝固的音樂”。在古老的希臘傳說中,太陽神阿波羅將七弦豎琴送給了他鍾愛的歌手奧爾菲斯,歌手在一塊空地上彈起動聽的琴聲,周圍的木石聞聲起舞,組合成了各式各樣的建築,而音樂中的旋律與節奏便轉化成了建築中的比例與均衡。

音響建築

簡介

在中國古代,智慧高超的工匠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聲學與建築的關係,並別具匠心地將音樂融入建築中,創造了如天壇回音壁、三音石,以及“蛙音塔”、五音橋等奇妙的音響建築。
北京天壇皇穹宇的回音壁,也許並非古人刻意為了讓人玩說悄悄話的遊戲而建的。回音壁之所以能夠傳聲,是因為它是正圓形磨磚對縫的圍牆。事實上,只要是正圓形的建築,並且表面足夠光滑,都會有回音的效果,這樣的建築並不止天壇回音壁一處。
在天壇皇穹宇台階前,還有三塊奇妙的石板,稱“三才石”,亦稱“三音石”。站在第一塊石塊上擊一掌,能聽到一聲回音,這是天石。站在第二塊石板上擊一掌,能聽到兩聲回音,這是地石。站在第三塊石板上擊一掌,能聽到三聲回音,則是人石。這種奇妙的聲學現象,是由於聲波從圓壁反射回來的距離不同,因而造成次數不同的回聲。在500多年前的封建社會,能產生如此精確的聲學設計,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
在中國建築史上,還有兩座奇特的“蛙音塔”。一座是河南郟縣的蛤蟆塔,一座是山西永濟縣普救寺的鶯鶯塔。以鶯鶯塔為例,在塔的周圍擊石或拍手,便可聽到清晰的蛙音回聲,隨著位置的變換,蛙音有時仿佛來自空中,有時又好像來自地下。夜深人靜之時,在塔旁某一特定位置,甚至可以聽到千米之外普救屯農舍中的動靜。鶯鶯塔的奇特現象,據傳是匠師築塔時,曾安放一對金鑄青蛙在內所致。其實,卻是由於塔身中空,以及塔檐上的複雜結構,造成某種奇特的反射聲的聚合,最後形成類似蛙鳴的聲音。
在我國天津,清東陵順治皇帝的孝陵神道上,有一座110米長的七孔橋,兩邊裝有石欄板126塊。敲擊橋板,會發出叮冬悅耳的聲音。每塊欄板大小一樣,形狀相同,但發出的聲音卻大不相同。有的清脆悠揚,有如木魚輕敲;有的渾厚低沉,仿佛鐘磐轟鳴。我國古代聲樂中分五個音階,所以人們稱它為五音橋。原來橋石用的是一個含有約50%鐵質的方解石,因此能夠發聲。
現代建築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類能夠更加隨心所欲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例如法國馬賽市有一堵綠色的音樂牆,行人經過音樂牆時,經過電腦特殊的程式處理,將行人的動作配製成樂曲,同時演奏。在日本愛知縣豐田市,則建造了一座音樂石橋,橋兩側裝有109塊不同規格的音響欄板,過橋的行人敲打一側,便能奏出法國名曲《在橋上》,回來時,敲打另一側,發出的聲音則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名歌《故鄉》。
建築中將音樂融入的例子不勝枚舉,隨著時代的進步,一定會有更多更奇妙的音響建築出現,讓人們大飽眼福,大飽“耳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