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邊上

雖然《音樂邊上》的作者在“前言”中謙稱“這是一本關於音樂的書,卻注定不是職業音樂人的宏篇力作或者資深業者的權威指南。 在《音樂邊上》我看到兩篇有關蕭士塔高維奇的文章,都是宋念申寫的。 我聽蕭士塔高維奇,也是從他的自傳《見證》開始的,陸陸續續地邊聽音樂邊看書,領略苦難是另一種流亡的黯然與憂傷。

內容介紹

現代美國傑出的作曲家和指揮家艾倫·科普蘭說過這樣一番話:“讀一本關於如何理解音樂的書並不能加深對這門藝術的理解。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麼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我想艾倫·科普蘭先生這番話對不少音樂愛好者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艾倫·科普蘭簡直是在宣判文字在音樂領域的死亡。然而我的一位好友卻並不畏懼這種說法,反而出版了一本叫做《音樂邊上》的妙書,以文字的方式宣告音樂的復活,在“音樂邊上”跳起自由之舞,痛快淋漓地書寫內心深處對音樂的愛與哀愁。
《音樂邊上》里的所有文字均選自本書作者們(主要作者有宋念申、達巍、王呈、王靜等)在一個個人音樂網站(黑繆網)中發表的原創文章,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輯“主題聚焦”、第二輯“唱片分說”、第三輯“從書架到音樂廳”。雖說是有分類,但落到文字的根底仍是人的靈魂寫照,正如“後記”所云:“本書的文章大抵都是從音樂的鏡頭看出去,通過個人心智的思索,落在更寬泛、也更深刻的藝術、思想和生活上。”確實如此,這些文章記錄的是作者們個人心靈與音樂碰撞產生的火花,而不僅僅是“就樂談樂”。
雖然《音樂邊上》的作者在“前言”中謙稱“這是一本關於音樂的書,卻注定不是職業音樂人的宏篇力作或者資深業者的權威指南。”但對於我這樣的音樂門外漢而言,卻已經非常專業了,譬如其中談到的皮埃爾·布萊茲、帕勃羅·卡薩爾斯等著名音樂大師,我都是第一次聽說。還好,在這本書中我也見到了久違的巴赫、蕭士塔高維奇、威爾第、貝多芬等人的名字。不認識的音樂家,我通過文字來了解一下;認識的我倒要看看別人是如何寫他的。讀文學的都知道有一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音樂而言,也是如此。
這些作者顯然對巴赫情有獨鍾,專門以“創造巴赫的16種方式”來懷念一位逝去的音樂大師,而這16位詮釋巴赫的音樂家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還是達巍說的好:“如果我們把巴赫比作一座大教堂,那么在漫長時間之流中,這座教堂早已倒塌,很長時間內只是一片殘垣斷壁。現在的大師們基本上只有這兩類:一是墨守成規,復原巴赫;另一類則追求‘神似’,力求準確地傳達巴赫音樂的本質。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人們才能在浪漫主義之後看到另一種選擇——神性的、對位的、節制的、清澈的音樂,巴赫和整個巴洛克音樂才能在20世紀得以復活。”
我敬畏蕭士塔高維奇,但我並不敢深陷於他的音樂之中。在《音樂邊上》我看到兩篇有關蕭士塔高維奇的文章,都是宋念申寫的。一篇是“籠中的蕭士塔高維奇”,一篇是“散亂讀《見證》”。我聽蕭士塔高維奇,也是從他的自傳《見證》開始的,陸陸續續地邊聽音樂邊看書,領略苦難是另一種流亡的黯然與憂傷。讀此書時正是深夜,想到自己尊敬的音樂家馬勒在晚年的第八交響樂里,團結眾人的力量給他處的世界一記響亮的耳光。而蕭士塔高維奇在自己的暮年,只是靜靜地坐在屋裡,用幾根琴弦的聲音對所有人說“晚安,朋友”。
記得農曆已卯年初夏漫遊北平,於國林風書店購得作家李杭育編撰的《唱片經典》(增補本·三聯版)一書,隨手翻閱,略略長了一些音樂唱片方面的印象。此次看到《音樂邊上》一書中的第二輯“唱片分說”,不禁有種親切的味道。當然同是寫唱片,各有其風格,李杭育的寫法是一種。而宋念申、達巍、王呈、王靜等作者“不但彼此寫法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有很大差異,常常只是一時一地的感受。”這就與權威的唱片指南拉開了距離,更突出了私人聽樂的獨特感受極其魅力。
對於我來說,我更喜歡那種私人性的音樂感受與理解,而非專家式的指南或教導。譬如宋念申的“樂色撩人”與達巍的“有情無色:柴科夫斯基的交響曲”等文字,無論他們的理解正不正確,反正是寫出了他們心中所聽到的音樂,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這樣的音樂文字才是令人快樂的,正如我們像蝴蝶一樣成長,不斷地蛻變,但那顆飛翔的心是從不改變的,因為飛翔是快樂的,尤其是在音樂邊上飛翔。
——樸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