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音樂劇《音樂之聲》根據真實故事《托普家族的歌手》改編,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奧地利。修女瑪麗亞成為了奧地利海軍上校家的家庭女教師,上校自妻子去世後,像管理軍隊一樣經營自己的家庭,7個孩子個性叛逆,而瑪麗亞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家:她教會孩子們遊戲、唱歌,也用音樂融化了上校冰冷的心。其時恰逢德國納粹占領奧地利,上校帶領他的孩子們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合唱一曲《雪絨花》,深愛家國的情懷感人至深。
作品版本
羅傑斯版
1959年,電影導演文森·唐納修(Vincent J. Donehue)將崔普的故事介紹給百老匯夫妻檔:製作人理查·哈勒岱(Richard Halliday)和女演員瑪莉·瑪汀(Mary Martin)。兩夫妻對這故事十分有興趣,在從德國電影公司那兒取得著作權後,開始計畫重新創作一部全新的音樂劇。這齣音樂劇打算以崔普一家的著名演唱歌曲為主軸,其中插入幾首創作歌曲,於是哈勒岱夫婦找上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dgers)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協助。經過一年準備,《音樂之聲》於1959年11月16日在魯德-方特恩劇院(Lunt-Fontanne Theatre)正式上演音樂劇上演後造成轟動,不但連續演出1443場,1960年該劇還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六個托尼大獎。1963年6月15日《音樂之聲》風光下檔,並被英國、澳洲等地重新改編,登台上演。原劇下檔30多年後,1998年又曾登上百老匯舞台。
倫敦新版
1981年,在製作人蘿絲·泰勒(Ross Taylor)請求之下,佩托拉·克拉克(Petula Clark)同意主演在倫敦西區劇院的阿波羅·維多利亞劇院(Apollo Victoria Theatre)重新登台的《音樂之聲》。雖然1981年佩托拉·克拉克已經51歲,但其飾演的女主角讓所有的劇評一致讚揚(該劇也成當時英國劇院史上票房最好的作品)。崔普本人也出席該劇首演,並描述克拉克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瑪麗亞”。
韋伯版
介紹: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全新製作的音樂劇《音樂之聲》 從2006年11月開始在倫敦帕拉丁劇院(London Palladium Theatre)駐演就一票難求、好評如潮,不斷打破記錄。直到2009年2月21日閉幕演出為止共演出954場,吸引了超過200萬的觀眾。2009年7月該版本的演出在英國開始了為期106周的巡演,超過150萬名觀眾觀看。無論是電影,還是音樂劇,《音樂之聲》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尤其是劇中的多首插曲,早已成為人們記憶中最值得珍藏和回味的經典之作。2014年,韋伯版《音樂之聲》將來到中國開啟全國巡演。
主創人員
製作:安德魯·羅伊德·韋伯
音樂:理察·羅傑斯
歌詞:奧斯卡·漢姆斯特恩二世
原著:霍華德·琳賽,羅素·克勞斯
指導:瑪利亞·奧古斯塔·托普
中國巡演信息
城市 | 地點 | 時間 |
青島 | 青島大劇院 | 2014-11-29~2014-12-5 |
北京 | 北京展覽館劇場 | 2014-12-10 ~ 2014-12-14 |
重慶 | 重慶大劇院 | 2014-12-27 ~ 2014-12-30 |
上海 | 上海大劇院 | 2015-01-08~2015-01-18 |
廣州 | 廣州大劇院 | 2015-01-24~2015-01-30 |
經典曲目
《哆來咪》(Do-Re-Mi)
《雪絨花》(Edelweiss)
《孤單的牧羊人》(The Lonely Goath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