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偉

韓江偉

韓江偉,男,漢族,1964年10月生,廣東雷州人,中共黨員,曾任廣東省湛江雷州市第一中學黨總支書記、副校長。雷州市人民政府在2008年5月至6月人事任免當中宣布韓江偉不再擔任雷州市第一中學黨總支書記、副校長職務,並同時聘任韓江偉為雷州市第二中學校長。 現任廣東省湛江雷州市第二中學校長、兼任學校黨委書記。

個人簡介

韓江偉自2008年開始擔任廣東省湛江雷州市第二中學校長,兼任學校黨委書記。分管黨政全面工作。

相關作品

2011年2月韓江偉在雷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活動當中所發表的《讓學生自主飛翔------普通中學發展性學生評價的研究》課題,經過雷州市“十二五”教育規劃課題經專家們公平、公正、客觀、挑剔的評審,反覆的論證之後,槌響定音,決定為雷州市第二中學韓江偉等10人分別主持的10個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為雷州市“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雷州市教育局對所取得的立項課題在全市範圍內予以通報。

2012年5月3日有效課堂研究在雷州啟動。湛江市中國小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重點立項課題——高中政治“二動三自四感”有效課堂研究開題大會在雷州二中舉行。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楊加林、副主任李智明、雷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蔡日春,雷州市第二中學校長韓江偉參加並擔任了本次會議的主持人。其中“高中政治“二動三自四感”有效課堂研究是湛江市中國小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立項重點課題之一,由雷州市第二中學校長韓江偉負責。近幾年來,雷州二中狠抓常規教學,拓實抓好教研教改工作。認真學習推廣洋思、東滬課堂教學經驗,積極開展新課標教學專題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有效教學研究、藝體特色教學研究和校本教材研發,青年教師校本研訓活動。培養了一批年輕教師,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迅速提高,近幾年該校考上本科人數成倍增長,連續三年質量綜合評價穩居湛江市面上中學前二名。在這樣的背景和條件下,該校韓江偉校長的“高中政治“二動三自四感”有效課堂研究應運而生,在湛江、雷州市教育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成為湛江市中國小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在會上,楊加林首先宣讀了湛江市中國小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的通知。課題負責人韓江偉校長與會人員做了開題報告,詳盡地闡述了本課題的意義、核心價值、研究方向及創新之處。韓江偉的開題報告獲得了楊加林、蔡日春等領導、專家們的一致好評,,,,,尤其對該課題的研究思路和實施方案及規劃給予了高度肯定。專家們特彆強調:該課題的研究,通過探索構建和諧互動課堂教學的策略及機制,最終形成師生、生生、師生與環境高度和諧的理想課堂和課外活動形式,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同時指出課題研究,通過對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性研究,建立課堂中師生合作的新機制,推動師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促進課堂教學行為的改善,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專家的指導與引領,對課題的實施提供了明晰的方向,對在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也都給予了充分的分析與建議。

2013年12月韓江偉發表了“嚴實精活新”五字教學模式的體驗與踐行專題。

“嚴實精活新”五字教學模式的體驗與踐行

——雷州市第二中學課改側記

韓江偉

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而高效教學則來源於教師的探究、引領和啟發的運用,來源於學生的心智、態度和方法的培養。近年來雷州市第二中學嘗試開展“五字”教學模式以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渾然一體,指導性和主動性相得益彰,斐然的教研教改成績,魅力四射的聯考中考成績,有力地佑證了當今課改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

十年前湛江市教育局提出的“精講、善導、激趣、引思”八字教學方針,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教學要求。但其更多地突出了教學的環節、過程和方法的操作,而忽略了知識教學的演繹、歸納和推理,忽略了知識教學挖掘、拓展和總結,忽略了知識的講述、評析和解讀。因而在課堂教學和聯考、中考的備考工作方法指導和操作中未能得到廣大教師的回響和運用。同樣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也有其方法、形式上的不足。“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更多地突出知識學習、教學的方法、方式和技巧,而未涉及知識模組的教授,知識維度的挖掘,知識層構的導引等。筆者認為,一節完美的課堂教學,既要包括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方法,又要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引領,更要包括知識的篩選和比較、融會和貫通、概括和總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如何駕馭教材,如何處理教材,如何把握知識要點、脈絡,如何詮釋知識的重難點等問題。其關鍵是老師能否把握知識的維度:小知識、輕知識、易知識不必放大,深知識、難知識、重知識,不應當縮小。因此,作為教師把控一節課的能力也就隨之顯露出來。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師,一下子就捕捉到這節課的知識核心和關鍵,就能有條不紊地處理每一知識的脈絡聯繫,合理地安排知識的層次和結構,從而有聲有色地組織教學;而能力低下的教師,旁敲側擊、困惑、疑慮,入不了道進不了門,且受零碎雜亂的知識所困擾,導致方法失當、形式單一、教條呆板。

“嚴實精活新”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模式,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嚴”即“嚴密”、“嚴謹”,嚴密的知識,嚴謹的態度;“實”即“紮實”、“務實”、知識要紮實,教學要務實;“精”即“精講”、“精練”,精湛的講述,精細的訓練;“活”即“靈活”、“鮮活”、教學模式要靈活,學習方法要鮮活;“新”即“創新”“求新”,教學理念要創新,教學思想要求新。當然,“五字”方針是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嚴”是要求,“實”是目的,“精”是方法,“活”是形式,“新”是動力。一節完美的課堂教學應在“五字”上下功夫,孰重孰輕,還要看不同的課型、課目、知識的層構等。因此,“五字”模式既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又是課改的動力,應加以貫徹和落實。

(一)知識嚴密、態度嚴謹是一節課的根本。

要吃透大綱,吃透考綱和教材,真正做到,不可隨意盲目。一本完整的教材,一章節內容有它的嚴密性,上一模組知識的構建是為下一模組知識的展開埋下伏筆,此塊不通,彼塊即堵,因而要疏通此塊知識,吃透知識與知識之間的內在本質聯繫,既要顧此,又要及彼。例如思想政治課《哲學與生活》若從複習課的角度去思考。其教材的編寫結構,就遵循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過程。整本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先唯物論後到辯證法再到認識論:即世界是什麼?(即世界的本源問題),世界是怎么樣的(即怎樣變化、發展)?人們怎么樣去看待它?所以作為知識教學的一線老師必須吃透教材,弄清知識框架、結構和脈絡,真正理解知識的邏輯性、條理性和嚴密性,才能高屋建瓴把握巨觀,否則理不清線索,理不清頭緒,理不清眉目來。

(二)課堂教學必須實實在在,求真務實。

這既是態度又是方法,紮實是處理教材、講授知識、訓練知識的要求,務實是要把基礎知識通過老師的講授,傳遞給學生,這是教學的關鍵,又是知識本身的內在要求。一節不管是複習課,還是新課,或者是訓練課,都要紮實地推進知識、紮實地訓練知識。評價一節課的完整性,要看知識教學是否紮實,是游離在形式上、方法上,還是分析細緻深入,訓練是走走環節過程,還是導到關鍵,練到點子上。有人上課追求形式上的熱熱鬧鬧、華華麗麗、裝模作樣沒有實際的東西。聽完一節課後學生感到頭腦空白一片迷茫,特別是作為聯考中考教學,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紮實的教學、紮實的訓練是何其重要啊!聯考中考訓練既要弄通弄懂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和基本方法,又要掌握知識的縱橫交錯、融會貫通,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應試能力。

(三)課堂教學呼喚精講、精練的模式和方法。

精是一種效率,是一種要求。知識浩如煙海,每個人學習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老師的教學不從“精”字上下功夫,那么每科知識從何學起,從哪部分開始,都是無法把控,何談高效課堂呢?老師的精選、精講、精煉是融為一體的,精講是要求,精練是關鍵,精通才是目的。有效課堂教學主張一節課45分鐘,教師的講不得超過20分鐘,學生的練不少於25分鐘,教師把控課堂而不是包辦課堂。如何才能做到精講精練,最後達到精通領會知識呢?這需要不斷地鑽研教材、吃透大綱考綱,洞察知識的走向和趨勢。例如聯考語文一科,閱讀理解部分的考題,要求考生閱讀材料(一般為名句名篇),概括原文內容,另一種根據原文回答問題,這就需要考生理解名句名篇的深刻含義。選擇出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既考知識又考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平時必須強化這部分的訓練,教會學生選擇解答的方法和技巧。

(四)培育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方法,一種境界。

切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效率,一種完美。要確保一節課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維能力跟著老師的思路鏈條轉,這需要老師靈活多樣的藝術和技巧來增強教學效果,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課堂教學關鍵在選什麼方法最有效,從知識內容看,理科的實驗教學多組織學生動手操作,數理知識教學多讓學生歸納;人文學科教學多讓學生動口、動腦、動筆,即讀讀、講講、寫寫、議議、練練。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是增強課堂感染力、控制力和誘惑力的重要環節。一節好課,先從導入開始到結束,若果方法靈活多樣,材料、事例、數據的鮮活,老師的活用且導之有度,學生就能活學、學活、有法有趣,一節教學就能在快樂中完成,學生就會欣賞老師完美獨特的教學藝術和風格。

(五)創新是課堂教學的動力和源泉。

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創新的教學理念會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望。“新”在教師身上是理念新,思想新,思路新。江澤民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創新的熱忱需要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過程都要加以培育。若果一堂課毫無創意、毫無動感,就會抑鬱了學生的個性、求知慾和創新精神,影響了一代人的創造力,造成教育工作的嚴重失誤,窒息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錢學森老先生的世紀之問正好觸及了國人之痛,就是教學的創新精神缺乏,影響到學生的創造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每一位老師在教學的章節、過程,內容的取捨、剪接,知識的分析、解讀都要從創新能力培養的高度加以重視。例如中學思想政治課《政治生活》部分,它涉及國家、政黨、民族、宗教和對外關係等一系列問題。老師的導讀、通解、引領都要匠心獨運、深思熟慮地設計好、安排好;又如數理化知識教學,定理、公式和圖表,均應在教學方法、手段、形式上下功夫。總之,把課堂還給學生,變學生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是提高教學技能的根本要求,不可等閒而視之。

幾年來的教學探索和實踐,我校加大了課改的力度,借鑑別人的經驗,修正教學的不良習慣和行為,倡導“五字”教學模式,推動了教學工作的全面進步和提高,從2009年起,聯考連續躍上湛江市面上中學的最前列,幾次綜合考評第一名,其他年級的各類考試檢測均走在湛江雷州兩市同類學校的前列。“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我們大膽嘗試、勇於探索,必定會“映日荷花別樣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