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大院君屠殺天主教徒大大刺激已經在印度支那建立了立足點的法國,促使它對韓國採取侵略行動。法屬印度支那艦隊司令P.C.羅斯海軍上將率領他的分艦隊於1866年10月13日駛抵江華島附近海域,並令軍隊在島上登入。可是,他們被韓國軍隊擊退,於是法國艦隊被迫撤走。
日本從1868年起,作為實施對韓半島侵略政策的第一步,開始逼迫韓國舉行旨在修改傳統關係的談判。從美國的觀點看,作這樣一種修改也是十分可取的。“謝爾曼將軍號”事件促使美國加緊努力,迫使韓國開放其港口。1871年,華盛頓指示其亞洲艦隊進犯江華島。美國軍隊被韓國守軍擊退,於是他們的艦隊撤出韓國海域。
當日本表示它打算終止同韓國的傳統外交關係時,攝政王表示了一種不同的見解。他主張恢復由對馬島的統治氏族充當兩國政府的中間人這種行之已久的辦法。
由於攝政王在這件事上態度堅定不移,日本領導人抓住“韓國問題”作為緩解國內不滿情緒的排泄口,制訂發動侵略戰爭的計畫。駐在這個地區的日本官員奉命暗中收集有關韓國國內形勢的材料。日本領導人建議派30個團占領整個韓半島。韓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大米產量成為日本侵略陰謀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他們的目的,日本人製造了許多事件。他們派遣軍艦襲擊韓國沿海的一些地點,釜山和江華島,製造一種眼看就要實際開戰的氣氛。1876年1月16日,由400人的軍隊護衛,配備了齊全的戰鬥裝備的日本代表團在江華島甲串登入。
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締結了一項12條條約。這項條約是日本單方提出的,規定要修改兩國外交關係。由一項貿易協定和一項關稅協定組成的條約附約於7月份簽署。貿易協定和關稅協定全部都是日方起草的,這些檔案給予日本方面諸如治外法權、免除關稅和在對外通商港口正式承認日本貨幣等特權,因而為日本進行侵略提供了法律基礎。這些為日本在韓國進行侵略奠定法律基礎的條約,是強加於韓國的不平等條約,就像一些年前日本受到歐洲國家和美國的脅迫一樣。
1881年,日本的侵略範圍擴大,迫使韓國方面開放元山港和仁川港。另一個要求是日本要在韓國首都派駐一名領事。在發生這些事件的過程中,韓國人中有兩種強烈的意見,一種主張打退“刁滑的”外國勢力,另一種則主張進行國內改革。
主要事件
辛未洋擾
辛未洋擾(朝鮮語:신미양요)是指1871年(按乾支紀年為辛未年)美利堅合眾國武裝侵入朝鮮王朝的歷史事件。繼法國入侵朝鮮的“丙寅洋擾”之後,美國為了追究1866年“舍門將軍號事件”的責任及打開朝鮮國門,於1871年5月派軍隊開赴朝鮮,6月10日開始與朝鮮軍隊發生衝突。美軍後來在朝鮮的抵抗下撤退到海上,並與朝鮮政府通信要求其打開國門。在發覺朝鮮政府的嚴拒態度之後,美國不得已撤兵。辛未洋擾之後,朝鮮各地到處豎立“斥和碑”,排外情緒達到頂峰。
壬午兵變
壬午兵變,又稱壬午軍亂、壬午事變、漢城士兵起義,是1882年7月23日(農曆壬午年六月初九日)朝鮮發生的一次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質的武裝暴動。朝鮮王朝京軍武衛營和壯御營的士兵因為一年多未領到軍餉以及對由日本人訓練的新式軍隊別技軍的反感,而於1882年7月聚眾譁變。大量漢城市民加入了起義隊伍。起義士兵和市民焚毀日本公使館,殺死幾個民憤極大的大臣和一些日本人,並且攻入王宮,推翻了閔妃外戚集團的統治,推戴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執政。這次兵變引發了中國和日本同時出兵干涉,並且很快被中國清朝的軍隊鎮壓。
甲申政變
甲申政變是指1884年12月4日(農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鮮發生的一次流血政變。這次政變由以金玉均為首的開化黨主導,並有日本協助。政變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脫離中國獨立,二是改革朝鮮內政。開化黨暗殺了7名守舊派大臣後,發布了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政綱,因此甲申政變也是朝鮮第一次資產階級改革的嘗試。12月6日,袁世凱率領清朝駐朝軍隊鎮壓了這次政變,開化黨的“三日天下”結束。開化黨人或被處死,或亡命日本。甲申政變在朝鮮國內外都具有重大影響。
甲午農民戰爭
公元1894年(按乾支紀年為甲午年)在朝鮮境內爆發的由東學道領袖全琫準領導的反對朝鮮王朝封建統治、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侵略的農民起義。由於這次起義是打著東學道的旗號,並以東學道徒為核心,而統治階級多稱呼其為“東學黨”,因而歷史上又稱之為東學黨起義。甲午農民戰爭是朝鮮歷史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次聲勢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革命運動。同時,它直接導致了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因而也是近代國際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農民戰爭持續了10個月,最終在朝鮮國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以失敗告終。
光武改革
光武改革(韓語:광무개혁)是指1896年到1904年期間朝鮮王朝(大韓帝國)所實行的一系列旨在獨立自主與富國強兵的改革政策,由於這一時期韓國主要使用的年號是“ 光武”,因此被稱為“光武改革”。1896年以後,隨著日本和俄國兩大勢力在朝鮮半島趨向均衡,朝鮮所受的外部壓力也相對減輕,在這一背景下,以朝鮮高宗李熙為首的朝鮮王朝統治者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維護國家獨立,開始主導繼甲午更張後的新一輪的近代化改革——光武改革。
光武改革以“ 舊本新參”(以舊制為根本,參酌新事物)為基本路線,在政治上趨向復古與保守,在經濟和軍事上推進近代化。具體表現為在政治上宣布成立大韓帝國,構建獨立自主的國家形象,頒布《大韓國國制》,強化君主專制政體;在軍事上引進近代軍事制度,全力建立一支新式軍隊——大韓帝國軍;在經濟上殖產興業,開港招商,整頓財政與金融,並實行“光武量田”等國土開發政策。同時在社會等方面也實行了改革。
1904年,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大韓帝國逐漸被日本控制,許多改革措施被迫中斷,光武改革以失敗告終。
春生門事件
春生門事件(朝鮮語:춘생문사건),是指1895年11月28日(朝鮮高宗三十二年十月十二日)朝鮮王朝發生的一次宮廷政變。這次政變是李范晉、李學均等朝鮮親俄派、親美派為從金弘集、俞吉濬為首的親日派手中奪取政權而發動的。李范晉等人依靠朝鮮已被解散的侍衛隊士兵,同時聯絡俄國、美國駐朝公使館,以為閔妃復仇為名義,準備從春生門攻入王宮景福宮,奪取高宗李熙,殺死內閣總理大臣金弘集等人。但事先計畫敗露,剛入春生門就遭到朝鮮親日軍隊的伏擊,迅速以失敗告終。
三一運動
1919年的“三一運動”是朝鮮人民為抗議日帝的殖民統治,發起的宣告獨立的萬歲運動。‘高宗毒死說’為這次運動的導火索。這次運動持續了近2個月,在朝鮮各地均有回響。日本殖民統治者以屠殺和野蠻的方式鎮壓了民眾。 3.1運動之後的三個月內先後有202萬人參加了示威遊行,示威次數達1542次,死亡7509人,傷者15961,被逮捕者46948人。有715戶人家,47所教會堂,2所學校被破壞。
運動
六·十萬歲運動(朝鮮語:6·10만세운동)是指1926年6月10日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朝鮮繼“三一運動”之後爆發的一次大規模的反日運動。這次運動的導火索是朝鮮王朝最後一位君主純宗李坧的病逝。純宗將於1926年6月10日舉行國葬,以此為契機,朝鮮京城(今韓國首爾)的人民展開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高呼“獨立萬歲”。此後這次運動逐漸蔓延朝鮮全境。朝鮮共產黨在這次運動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六·十萬歲運動後來由於計畫泄露等原因而被日本破壞,最終運動的領導人被捕,遭到鎮壓。
歷史
朝鮮時代
(1392-1910)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為了抵銷在高麗時間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用儒教代替了佛教。
朝鮮統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利用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社會運動狀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當時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而鄙視工商業。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鼓勵下創製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年青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他通過崇尚儒教來提高他的統治地位。此後,儒教便支配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準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李舜臣將軍(1545-1598)——一位在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1598年,隨著日本軍閥豐臣秀吉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終於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紀初,韓國的“實學”運動在思想開明的士大夫中開始盛興起來。他們想借“實學”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他們極力建議改良工、農業,主張大刀闊斧地對土地分配製度進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貴族統治者尚無適應這種巨大變革的準備。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產生傾軋。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採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中庸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檔案、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一系列政治與文化改革。這一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一些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文章,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
獨立運動
(1910-1945)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與西方建立外交與貿易關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1910年,日本強占了韓國,開始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語授課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儘管“三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在中國上海成立了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州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鬥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國家假日。
在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以前,韓國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統治者對韓國和其人民實施經濟掠奪。當日本靠從韓國掠奪的財富暴富起來時,韓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日趨惡化。
韓國的誕生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為界,分別由蘇聯紅軍和美國陸軍接收。三八線以南成立了美國軍政廳,以北則由蘇聯軍事政府統治。因此,1947年秋,美國在聯合國提出朝鮮半島問題,聯合國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朝鮮半島舉行自由大選,選出政府後,占領軍撤軍。1948年,選舉僅在南部舉行。在選舉結果的基礎上,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布成立。北部反應迅速。9月9日,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6月,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部隊發動了針對大韓民國政府的韓戰,朝鮮人民軍剛開始一路勝利,將南韓軍壓制到釜山一帶,於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在仁川登入,朝鮮人民軍面臨被攔腰斬斷之勢,被迫撤退,並被美軍一路壓制到鴨綠江一帶。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協商後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幫助朝鮮向南發動戰爭。經過反覆的拉鋸戰以後,雙方最終決定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聯軍”與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
•1953年7月27日韓朝雙方在板門店簽訂休戰協定後,雙方不時都有小規模衝突,而雙方的社會、經濟發展亦迥異,至今仍然處於分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