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介紹
正宗韋氏一一京兆堂,皇帝裔孫。
1、皇帝一昌意一顓頊一稱一老童(卷章)一吳回一陸終一彭祖。
2、元哲一彭祖(娶49妻生54子)別孫。夏朝人,夏朝時代於封地豕韋(今河南省滑縣)創立韋國,是韋氏的得姓始祖。
3、韋伯遐一商朝雍州韋川(今陝西省扶風縣)人,元哲第二十代孫。商未重建韋國,周初再受封回豕韋國。
4、韋孟(約前228一約前156年),韋伯遐第二十四代孫。西漢楚諸候國傅(相),去位後徙居魯國鄒城(今山東濟寧市鄒城市)。
5、韋賢(前148一66年)西漢魯國鄒城人,韋孟第五代孫。漢宣帝丞相,攜子韋方山、韋弘、韋玄成在封地京兆平陵(今陝西西安市興平區)定居,留第三子韋舜於鄒城守祖業,死後葬於鄒城。其第四子韋玄成(漢哀帝丞相)封地於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韋曲鎮)。
6、韋山濤(1007-1091年)宋朝鄒城人,韋賢第五十四代孫。1052年攜景岱、景明、景宗、景福、景文、景武六子帶兵隨狄青征剿農智高,後又隨狄青回朝。
7、韋景岱(1028-1099年)山濤長子。1053年奉命摔部逆紅水河追剿農智高之弟農日照殘部到東蘭將其殲滅,再受命戍守東蘭坡豪(原屬東蘭縣大同鄉管轄)。
人物代表
京兆人韋大猷(字山濤)於宋皇祐五年(1053)自中原隨狄青副將南平儂智高獲勝後,山濤六子留桂戍邊,千一韋景岱受命沿紅水河而上,追殲其殘部儂日照兵獲勝,落籍木蘭峒(今東蘭)都邑(原屬東蘭縣大同鄉管轄),設行轅於今坡豪蘇仙地方,後又有行轅數遷的歷史。現行轅舊址仍清晰可見(照片)。韋景岱宗支遷徙世代明白,軌跡清晰,記載清楚,碑記猶存。《明故東蘭州牧韋正寶墓誌碑記》曰:伯爵正寶韋氏其先系也,自宋元迄今,世守東蘭,君朝實創州祖焉,曾大父諱玩,大父諱宗興,項背相承,勵精圖治於州治益明,父號半山名祖宏,又應朝而出.......時廣東潮惠等府寇作,剽掠橫恣,正德已巳冬,奉調征剿,身先士卒,勇於就義,勁氣忠肝......直抵九連山巢,一鼓擒之。陣傷,庚午春三月二十三薨於惠州行營,........命以冠帶優禮厥嗣虎臣,復州政時扶襯西歸,......安厝於州之南,地名岸莊(今三石納臘村地)乾山巽向。......穀旦東蘭世襲知州,孤子韋虎臣、虎麟泣血立石”。
《重修韋侯墓記》曰:“奉訓大夫子韋侯諱虎臣漢承相韋公賢之流蔭,牧守正寶之嫡裔弘治乙卯年正月二十四日戌時而誕生,領世授簪纓際經邦,才調握貔貅烈士鋤草莽妖,名垂豸台,將膺鳳詔......東蘭州知州,孤子韋起雲偕宗孫應龍等立石”。
更有東蘭土司分支——大化縣貢川鄉形內村隆侯韋氏土司洞碑詞曰:“......計遠姑祖韋神機,宋朝時人,妣顏氏,系韋超之三世孫,從宋狄青宣撫廣西參將,韋景岱,宋朝時人,系大猷之子,奉調到廣西,征服儂智高有功績,入都邑渡河招撫,初授木蘭冠帶洞長,屢次有功,題授東蘭安撫司,世襲管理,職故。傳至元末明初,第十四代孫韋富撓承襲,於弘武十二年開避宜州之都街、洛索、金城一帶地方,疏通道路有功,及奉調從軍,開闢貴州郡縣有功,題授東蘭世襲土知州,任故……。同治壬申年(1872)甲辰月庚寅日辛巳時安碑”。由此可以雄辯地認為,桂西北東蘭州韋氏土司是宋皇祐時的外來遷客,不是土著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