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州

韋州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以安樂州改置威州,治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下馬關鎮紅城水古城。領鳴沙、溫池二縣,轄境約當今中寧縣、同心縣北部,鹽池縣西部。五代時,移至靈州方渠鎮(今甘肅省環縣)。北宋鹹平年間被西夏攻占。西夏在今寧夏同心縣東北韋州鎮復置威州,或稱韋州、南威州,置韋州靜塞監軍司,後改祥祐軍。

韋州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為陝甘寧邊區的一部分,是紅軍西征奪取重要城鎮,由紅十五軍徐海東部在1936年解放[2]。紅軍西征同樣開闢了廣大的蘇區,建立了豫海回族自治政府等蘇維埃政權,換起了民眾,尤其是廣大回族民眾和宗教界人士的支持,凝聚了抗日力量。[3]

由於地理環境和交通限制,韋州經濟相對貧困。2012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強調要加快推進包括韋州在內的老區發展,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將陝甘寧地區建設成為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重點紅色旅遊區、現代旱作農業示範區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區,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基本信息

簡介

韋州歷史悠久,聞名遠近,漢代屬北地郡地,唐靈武郡地時稱安樂州和長樂州,北宋鹹平年間為西夏地,西夏李元昊改為韋州。當年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慶王府就建在韋州。 有一首詩概括了韋州古景迷人風光。
羅山疊翠賽美蘭,韋州古城象只船。金頂塔身鋼鈴響,菩陀寺內鬧嚷嚷。青龍山下馬踏井,雪玲山下暖骨泉。觀亭月夜浮水旋, 鴛鴦二湖在城南。

古景

韋州古景如下:

1: 大羅山位於同心縣韋州鎮西距鎮區30公里,山勢挺拔、獨然訖立、峰巒重疊、蒼翠如染。面積50.05萬畝,森林面積4.7萬畝,主峰“好漢圪塔”海拔2624.5米。
大羅山在唐初稱“墮落山”,後來唐高宗李治將吐谷渾族安置在這一帶,讓其安居樂業,幫稱為“安樂山”。宋時有和尚在此修奇悟道。大羅山形如一個扣在地上的貝殼,四周緩緩上升,山峰陡然突起。古時候稱“貝”為“蠡”,故大羅山又稱“大蠡山”。明代人以其形蠡(螺),故又稱螺山,之後逐漸演變為現在的羅山。
大羅山植被種類較多,共有植物169屬275種,有青海雲衫、油松等。草本植物主要以豆科、菊科等為主;藥用植物有細百合、麻黃、柴胡等200多種;野生動物、鳥獸蟲類138種。有泉眼30餘處,是遊覽觀賞避暑的好去處。明代明慶王朱智在此山修建行宮“擁翠樓”。

2: 雲清寺位於大羅山東麓山腰,選址絕佳。整個羅山東麓,遠看酷似一尊面東而座的巨佛,而雲清寺正好就在巨佛的中心(山腰間),這種佛心懷古寺,古寺藏佛心的絕妙境界,從而使人們不難理解明慶王朱旃為何要將整個慶府小朝及祖輩墳墓策擇於此地良苦用心。更令人叫絕的是,在巨佛的“兩腿”正檔處,至今還淙淙流淌著一泉甘甜清澈的泉水。
每逢廟會,寺里香菸雲繞,鐘聲長鳴。但在“文革期間”,這座約千年的古剎便在“破四舊”中被拆,砸成了一片廢墟。
改革開放,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於1991年初在原址依原來建築模式,重修寺廟各大殿主體工程及整十間住房,已初具古時規模。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廟會,吸引甘肅、陝西、內蒙及我區大批佛教信徒、香客前來拜佛,場面隆重熱鬧.

3" 大明慶靖王陵墓:
位於羅山東麓,面積約30平方公里,墓冢34座。明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封為慶王,在韋州修築王府,史稱慶靖王府。由於當時韋州恰似江南風景,西有羅山森林,山下一片綠洲,是一個很好避暑山莊,風水極佳的地方。慶王朱旃選中了這一風水寶地,作為他的陵園地。他的子孫也相繼在這裡建造陵墓。據《明史》記載,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 年),朱元璋封第16 子朱旃為慶王,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就藩,後子孫相襲為王,各王的陵墓大多數修建在羅山東麓。慶王朱旃墓位於陵區最北端。陵園坐西朝東呈長方形,東西200 米,南北100 米。陵園東面原有門樓,高大的圓形陵台在陵園西端正中間,陵台下即為墓室。朱墓墓室由前殿、後殿及左右配殿五室連線而成,全長約18 米,寬13 米,全部使用磨光的青色長條磚砌成,做工精細。整個墓室結構嚴密,宏大寬敞。據1967年,韋州鎮周大隊為修建水利工程,挖墓拆磚,將慶靖王朱旃墓拆毀,從墓內挖出墓誌一盒。墓誌盒方形,有蓋,青石質。四周有線雕雲龍紋飾邊欄。志蓋正中堅刻陰文楷文“大明慶靖王墓”。據上面記載朱墓生於洪武戊午(1378 年)正月九日,二十四年辛未(1391 年)四月十三日冊封為慶王,二十六年辛巳(1401 年)就藩寧夏,正統三年(1438 年)八月三日病逝,享年61 歲。配室為券頂、前、中後室為穹窿頂,規模宏大寬敞,除材料的質地和規模的大小略遜於北京十三陵中的萬曆朱翊鈞定陵外,基本形制則完全相同。陵區現存王陵和陪葬墓30 余座,大部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陵墓全部為坐西朝東,選擇在兩條山水溝的交匯處,使陵台左右二溝環繞,在風水上象徵著“二龍戲珠”。每座陵園的建築,也根據主人生前身份不同其規模大小也不盡相同,從陵園地面遺留的大量琉璃磚瓦等構件,說明園內有不少富麗堂皇的地面建築。屬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

4: 韋州鎮區內有兩座古城,東西座落,僅一牆之隔。東邊俗稱新城,明治十三年建。都御史王旬東關,關門一,城門二。西城稱為老城,建於西夏,城池規模為新城之二倍。夏主崇奉佛教,在老城內建康濟寺塔及九級浮圖(佛塔),明代兩度修葺,於九級之上更增四級,是密檐式八角磚塔,此即為康濟塔。與康濟塔南北輝映有一小塔,為實心喇嘛式墓塔,明朱元璋十六子朱旃建王府於此。在城西大羅山東麓還有三十餘處明王陵墓。

圖片圖片

圖片

據說:古城四周建有護城河,看上去古城就像浮在水面上一樣,故有“韋州古城像只船”的說法。

5: 康濟寺塔是一處寶貴的革命文物。1936 年,中國工農紅軍西征時路過韋州,被土豪官吏阻擊,紅軍以康濟寺為陣地與敵人進行激戰,一位紅軍指揮員在塔上指揮戰鬥,不幸中彈犧牲,被迫撤離。土豪官吏得意忘形,指使團丁毀掉古塔,不料,青磚掉落,砸死不少匪徒。老百姓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神塔顯靈了,為紅軍報仇了,為百姓除害了”。
康濟寺塔是歷史古蹟。塔高42 米,是一座8 角13 層密檐式磚塔,塔身第1 層較高,2 層以上檐與檐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最高一層裡面放置著一個佛龕。塔頂為八面桃形攢尖式剎頂。塔南面有高1.95 米的券門,進入塔室,裡面有八角空心木板樓梯,可以登梯上頂。塔囚周懸掛風鈴,風吹鈴動,叮噹作響。塔的後面有兩座石碑,記載著該塔的來歷。康濟寺塔始建於西夏,座落在大羅山東麓的韋州鎮。公元1391 年,朱元璋的第16 個兒子朱旃受封到韋州當慶王,看到西夏古城裡康濟寺,是一座孤零零地豎在那兒的塔,大殿柱廊全沒有了,只剩下一些碎磚爛瓦和長滿青苔的遺址,就捐資興修了一座大殿——千佛殿。後來,這個寺的和尚,發起化緣募捐,重修培身,兩殿兩廊,修整得金碧輝煌。又歷經幾代,在九級塔上又增高四級。
康濟寺塔和靈武塔很相似,康濟寺西北角,還有一座小塔。這樣奇特的格局,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傳說康濟寺塔是從天而降的三姐妹之一,另外兩姐妹一個沉入黃河,一個落在靈武。因此,康濟寺塔和靈武塔很相似。康濟寺塔因想念她沉入黃河的姐妹,常常發出動人的哀鳴聲。人們為了安慰她,便在古塔西門角修建一座小塔陪伴著她。

6: 溫泉歷史悠久,知名度很高,而且是至今全寧夏唯一一處碩果僅存的溫泉。是韋州古八景之一。
據史料記載,早在2000多年以前,人們就已發現了它。它與附近的鹽池,是這一帶的勝景和財富。西漢初年歸三水縣管轄。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三水)縣東有溫泉,泉東有鹽池。”三水縣,在西漢、東漢時隸屬安定郡,因其地安置匈奴族,所以成為“屬國都尉”治所。所謂“屬國”,是指:匈奴族本為—國,後來歸降漢朝,但不改風俗,所以把他們的居住地叫屬國。王莽時改“三水”為廣延亭(“亭”是—種軍事設施,即通常所謂“塞”),址在今同心縣下馬關鄉北紅城水古城。轄境約當今同心縣大部、鹽池縣西南部及利通區南部。溫泉正在其轄區內。
歷史上,韋州溫泉水勢較大,知名度也高。因泉旁不遠有鹽池,“周圍三十一里”,所以,唐朝神龍元年(705年),還在這裡設定過溫池縣(址在今惠安堡),屬靈州(今吳忠),大中四年(850年)改屬威州(今韋州)。溫池縣名,就是取韋州之溫泉的“溫”字,加泉東鹽池的“池”字而來。
隋唐時期,韋州溫泉是遠近聞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那時的溫泉,水流量很大,常在旁邊匯聚成一大湖。因溫泉水裡含鹽量高,水味鹹苦,不能食用。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當時,這裡有一個面積很大、且關乎國計民生的鹽池就以“溫泉”命名,叫“溫泉鹽池”。為了加強對這裡的管理,唐神龍元年(705年)特意設溫池縣。據《唐會要.鹽鐵使》載,當時的溫池縣,專設“榷稅使”—員,“推官”兩員,“巡官”兩員,“胥吏”39人,“防池官健”及“池戶”165戶。是當地政府重要的財政來源。
到了明代,這裡的風景和重要性仍然不減當年。唐時的溫泉鹽池,已改名為小鹽池,以與今定邊境內的大鹽池相區別;而溫泉則以風景宜人著稱。據明《萬曆朔方新志》記載,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三邊總制黃嘉善,指示其部下盧文善將溫泉“擴大其基,建亭鑿池”,建成“為制府行邊憩息之所”。當時的溫泉“泉水環繞其間,樹木茂盛”,使這裡的湖光山色,呈現—派溫潤婉秀的美麗景象。
到了清代,由於濫采亂挖,小鹽池的鹽漸至枯竭;但溫泉的景色仍有可稱道之處。據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銀川小志》說:“暖泉,在鹽池(惠安堡)西南三十里,泉水環繞,樹木蔥蘢”。
後來,由於氣候的變遷、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使這裡的環境日趨惡化。雖見此地仍有“泉水環繞”之象,卻無“樹木蔥蘢”之景。不過,與今天相比,那時泉眼尚可稱“多”----約有20多眼;泉水也可稱“大”----其中有3個大泉眼若碗口粗細,泉眼汽泡翻滾,咕嘟之聲此起彼伏,水流在附近匯聚了約有5畝大的一個湖泊,據當地人說最深處有2米多深,有幾叢蘆葦生長在湖邊。湖水清沏,中有魚、鳥游翔。湖周圍沙丘起伏,蒿草叢生,偶有放牧者經過,唱一支信天游,則有別樣風味。冬季,泉眼不涸,泉水蒸騰,頗為可觀。可惜近年來此景很難再見。泉水雖然有,泉眼卻少了許多----只有13眼;流量也不大----水泡有氣無力,流出的水在附近只匯聚了一個約有半畝地大小的湖面,然後從湖西向荒原慢慢流去…… 所幸,明代的“制府行邊暫憩之所”和“暖泉亭”的遺址尚在。在溫泉南面不遠的沙丘之間,有—明代古堡遺址----這就是當年黃嘉善指示其部下盧文善築建的“制府行邊暫憩之所”。古堡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80米,門向東開。堡城用當地一種特有的白韁土夯築而成,殘高2—3米,堡內的荒草叢中,布滿了明代的殘磚斷瓦、柱礎及牆腳石。在古堡的西北約100米的地方,有一用白土夯築的土墩,殘高約9米,土墩上面也有殘磚斷瓦----很明顯,這就是明代的暖泉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