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家庵村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鞠姓看庵居此,後繁衍成村。因地處嵩山西麓,松林環繞,故命名萬松莊,後改為鞠家庵村。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徐姓十二世祖徐老三自萊陽萬第逃荒至此,後有李、劉、王等姓自外地遷入。 鞠家庵村位於海陽市南部,地處東經121°13′,北緯36°44′。東依嵩山,西與開發區中村一山之隔,南與市磷肥廠相連,北與山口村接壤,隸屬鳳城街道辦事處,距街道辦事處駐地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8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0.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等。 2002年,全村有113戶,322人。有鞠、徐、李、王、劉、賀、姜等7姓,均為漢族,其中鞠姓居多,約占80%。

大事記

1942年9月本村解放。 1947年11月在攻打國民黨五十四師的神童山戰鬥中,村民鞠樹給解放軍送飯途中,光榮犧牲。 1948年成立第一個互助組。 1952年成立了全區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紅星社。 同年首建全區第一個果園。 1956年8月以鞠榮為首,組織鞠家庵、石人泊、聯合、中房、中村、西大灘、趙家等七個村,成立縣內第一處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光明社。 同年建成橫山後水庫,灌溉面積10公頃。 1965年在全鎮首批購進手扶拖拉機2台。 1980年集體投資10萬元,建成灌溉面積16.7公頃的水利工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5年村民鞠軍自籌資金,租地3300平方米,建成友誠毛衫廠。 2000年村投資1萬餘元,安裝程控電話90部,成為海陽市首批電話村。 2001年村投資1.2萬元,安裝有線電視。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37年冬,成立鞠家庵初級國小。1965年,集體投資2500元修建新校舍。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1人。鞠家庵村的秧歌是“海陽大秧歌”南部流派之一。2001年,榮獲市秧歌民間藝術節比賽三等獎。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人均糧食大多年份僅80公斤左右,只能過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95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245公斤,全村總收入7.5萬元。2000年,全村收入450萬元,人均存款12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64輛,WC─1.6/5型空氣壓縮機18台,電話90部,彩電100台,電冰櫃45台,洗衣機10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本村僅有房屋30棟,居住70戶人家,人均住房面積僅有3平方米。解放後,在黨的領導下,加強村莊建設,擴大居住面積,改善了人民生活。到2000年,全村有平房180棟,二層樓房5棟;村投資10萬餘元,建學校、敬老院、村辦公室、麵粉加工廠等,占地0.67公頃。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5年,集體投資2672元,在全鎮首家自行發電,用於照明。1979年,集體投資5519元,全村改用電網供電。1982年,集體投資4838元,全村用上自來水。2000年5月,集體投資1萬元,安裝程控電話90部,成為海陽市首批電話村。同年9月,投資1.2萬元安裝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鞠洪基在鎬地村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2年成立黨支部,鞠洪基任黨支部書記,有黨員7名。後有鞠登太、鞠洪元、鞠榮、鞠洪寬任書記。1994年起,鞠利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有黨員23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為村政府,鞠洪基任村長。1958-1999年,先後有鞠登民、鞠登太、鞠洪寬、鞠登連、鞠登斌、鞠利、鞠兆坤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1999年5月,鞠兆軍當選為首任村民直選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