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靳埭強1957年定居香港,做學徒,滿師後當裁縫師,如此10年之外。其後在香港中文大學部攻讀設計課程。1967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屢獲獎項,享負盛名;1967年創辦設計公司,作品受高度評價,成為馳名中外的設計師。靳埭強曾在各種競賽中,獲獎數百項;其中包括數十項紐約創作歷年展優異獎;於1991及1994年亞洲廣告獎之最佳企業形象設計;美國洛杉磯國際藝術創作展金獎;多項美國紐約CLIO大獎總決賽狀;日本字型設計年刊之最佳作品;紐約水銀金獎;多項美國《傳遞藝術》獎;波蘭第1屆國際電腦藝術雙年展冠軍。在香港,靳氏於1979年成為首位入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設計師;1984年更是唯一的設計師給頒贈市政局設計大獎;又於1991年獲香港藝術家年獎之設計師年獎,1992年被選為90年代風雲男士之一;1998年再獲傑出成就獎。其作品被德國、丹麥、法國、日本、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美術博物館收藏。
靳埭強曾出任香港設計師協會三任主席、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設計學院院長,現任香港藝術館榮譽顧問、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廣西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榮譽教授、香港美術家協會理事會副主席、比利時國際商標中心榮譽大使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出版有《平面設計實踐》、《商業設計藝術》、《海報設計》、《廣告設計》、《日本設計師對談錄》及《商標與機構形象》。
獲得獎項
紫荊勳章。
設計觀
靳埭強在平面設計界是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特彆強調設計師的專業精神,他認為漂亮的設計並不一定是好的設計,最好的設計是那些適合企業、適合產品的設計。靳埭強是靳與劉設計顧問公司創作總監,靳與劉設計顧問公司是香港一流的設計公司,為無數企業進行過包裝設計。靳在8 0年代初設計的中國銀行的行徽至今仍然被視為典範。
企業就是品牌
靳埭強認為,成功的企業必須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企業本身是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基礎,作為企業,應該有真的形象、真的體質,應該有清晰完善的理想和目標,以及美的內在和外在。而作為設計師,則必須了解企業的這些特點,了解企業的本質,確定企業的文化,塑造企業的真形象。
同時他認為,設計不單是企業促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為企業塑造形象,準確地傳達企業的文化精神。設計一方面發揮其商業功能,達到應有的市場效應;另一方面又能蘊涵比較深厚的文化素質,為企業建立一個正面的視覺形象。靳在給企業設計的過程中,也是按照這個原則來進行的。
設計要了解市場
靳埭強設計的猛龍牛仔就是這一宗旨下的傳神之作。" 因為美國以出產優質的牛仔褲而聞名,所以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為猛龍牛仔的形象增加了美國色彩。同時在其外包裝上增加了充滿節日氣氛朱古力形象,使得這個包裝有了濃郁的人情味。" 新的包裝推出來後,猛龍牛仔的市場迅速打開,猛龍牛仔已是香港人過節送禮的佳品。
靳埭強認為一個好的設計師不僅應該掌握現代的設計語言,還應具備市場分析能力,對市場有敏銳的觸覺,為產品進行市場定位,這樣才能創造出出類拔萃的品牌形象。
融合中西的設計理念
靳埭強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靳埭強強調這種相融並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國銀行的標誌,整體簡潔流暢,極富時代感,標誌內又包含了中國古錢,暗合天圓地方之意。中間一個巧妙的" 中"字凸現中國銀行的招牌。這個標誌可謂是靳埭強融貫東西方理念的經典之作。
裁縫出身的靳埭強坦言自己"並不是很聰明",創作靈感主要來自平常生活中的發現。靳埭強說:"我不是天生的設計師,只是自然地從生活中培養潛能。熱愛生活幫助我領悟寶貴的人生觀,同時給予我神妙的創作動力。
未來的設計在大陸
靳埭強認為亞洲的設計,除了日本,就要算香港,若論將來的發展,中國大陸有很大的潛力。開放了15年,中國的現代設計也發展了1 5年左右,21世紀,中國人的設計力量很可能就在大陸,香港年輕一代的設計師若不是努力不懈,將來必將被同輩的的大陸設計師所超越。
靳埭強認為深圳和廣州集中了內地一流的設計人才,但設計師工作的環境,包括社會對設計行業的認同,還有一段長路要走。靳埭強一直呼籲在廣州建立一個具有世界先進設計水平的設計中心,目的是" 為了給設計師們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幫助更多的廣東企業打造優秀品牌"。
靳埭強希望繼續為中國的設計事業作一些事,希望中國能有一本真真正正具有權威、又在國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設計刊物,將世界的設計信息帶到中國,亦將中國的好東西推廣出去- -作為橋樑,增進互相交流,提升中國的設計到國際水平。
設計是為他人度身訂做
靳埭強說:做裁縫是注重為他人度身訂做一套衣服,是要別人穿起來舒適,看起來美觀,又合他的心意。這套觀念是一個設計師亦須要有的。你要為別人- -消費者或者委託人去創作一件設計品,是要滿足他,而不是為了自己而做。正如裁縫做的衣裳須要適合別人的身材,不是做來自己穿。我很容易明白這套觀念,我不會好似一個藝術家只是自持有藝術氣質而去設計,我會為委託人度身訂做一件適身合體的設計。
1986年開始中國銀行使用古錢形狀的標識就是由靳埭強設計的。
2006年1月16日,由他設計的“人人重慶”標誌被官方(重慶市政府)確定的城市形象標誌。“人人重慶”,兩個歡樂喜悅的“人”字重疊加成為一個“慶”字,取“雙重喜慶,以人為本,攜手並進”之意。城市形象標誌多用於外界宣傳,而非城市的官方徽章,這一點有別於市徽。
畫字我心
靳埭強在1970至80年代的水墨畫揉合較多設計元素,後轉為寫實風 格,多取材自中國山水。靳氏的作品,是結合文字的實用性和藝術性,並參考了行草書法的結體,一些作品化成七或九屏躍動 的雲山及流水,將設計和藝術、山水與書法融合。遠看,是氣勢磅礴的行草,近觀,是峰迴路轉的山水,靳埭強以設計師的精心布局,藝術家的率性揮灑,將胸中幽壑傾注於「畫字我心」內。
在「畫字我心」的展覽中,大都是水墨為材料,山水為主題的作品。平易近人的靳埭強曾表示,自幼受到工藝師祖父的薰陶,愛上了水墨如書法、繪畫等,到了後來讀設計時,依然以水墨為創作媒體。靳埭強他最初創作是一九六九年,那時的作品形式是素描水彩,風景為主,以幾何構圖為主,一九七二年學習設計後,逐步受西方藝術如波普、包浩斯影響,作品風格具有機械、立體的元素畫中有了更多立體、幾何與山水的糅合,加上設計色彩濃厚的構圖,令他的創作風格,在飄逸之外還多了凝鍊與冷峻。但慢慢他有所醒悟:「為何別人的潮流,我要去追?後來跟隨呂壽琨學習水墨,受到他的思想影響,而我在小時候,也已受到當工藝師的爺爺薰陶,鍾意畫畫、刻圖章,因此一直以來,我的創作形式都以水墨為主。」
到了九十年代,靳埭強又尋找到自己的藝術個性,不再跟風,而是回歸高山大水,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很早已到內地的名山大川寫生、感應,然後在畫作中揮灑胸中幽壑。靳埭強說,他的創作題材一直都愛大自然山水,早在一九八一年,已到黃山旅遊,欣賞黃山雲煙,後來也到歐洲的雪山、尼亞加拉大瀑布、大峽谷等,始終愛好大自然山水石頭等奇景。這時的作品不是鮮明地展現某座山脈,而是將內心中對大自然的浩然之氣,書寫於畫中,帶有半抽象的意境。
從事設計幾十年的靳埭強表示,他創作的時候不免也有設計上的思考,而且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還要細心用鉛筆起稿,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效果,才正式創作,可說是不容有失。字中有畫藏山水之氣近兩年,靳埭強的創作又向更新更難的方向走去。他的作品,遠遠望去,是超大的行草運筆節奏,但要再走近細觀,原來是字中有畫,每個大字里都蘊含著水氣氳氤的山水,有些是如古畫般,由山腳行上山峰,中間有松林雲煙,也有世外高人在打坐。而書法字型的內容,都是表達靳埭強樂山愛水的喜好,如「山外有山」、「山在心中」及「雲山動」等,而為《仁者》的則寫上「樂山」。
靳埭強曾自豪的說,他很高興這種創意應是書畫界中未有人嘗試過 的;而最初那幅,則是為一個以香港為題材的現代水墨畫展所繪畫的《香江如畫》,他介紹其創作心得時說:「人在城市中生活,不能像古人慢慢感應山水,這些作品有點夢幻境界,既實在又疏離,也讓人們了解到香港也有雲山的。」。他的創作靈感源泉,可以是很傳統的,例如一些傳統繡花工藝,就在「壽」字之中,以嬰戲、八寶、景色等來點綴,這些都為他提供不少創意。
中國文化尋創作之根靳埭強認為,無論設計師或藝術家,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根,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他要在中國的文化之中尋回自己的根,創作起來便意念無窮,所以他很早已常回內地,接觸到當地的藝術、文化與人。他更擔任了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時常來回汕港,還有其它內地的學院之間,為內地的設計事業培養新一代人才,他發覺內地的年輕人求知慾強,進步極快,希望香港的年輕人,不要在香港這個小天地里困住自己。
靳埭強對比設計與創作,覺得設計是要因應需要而去構思,不可任自己的意思想怎樣就怎樣,創作則是任意發揮,有感而發,觀眾不想看也沒所謂,但他兩樣都那么愛好,所以這么多年來都是兩者兼善。未來他希望在字畫創作上更加大膽、更抽象,改善較拘謹的效果。